一种液态全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4869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态全降解地膜,包含玉米秸秆、发酵菌、羧甲基纤维素、硅溶胶、木质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植物提取素和水。本申请提供的液态全降解地膜,将玉米秸秆和发酵菌混合后发酵,并经过细化和干燥得到有机物料,使得地膜降解后具有培肥的作用,而且能很好的做到保水,维持环境的稳定;在液态全降解地膜中加入了羧甲基纤维素、硅溶胶和木质磺酸盐能很好的在喷施后形成薄膜,并保证地膜的覆盖时间。本申请提供的地膜,原料环保可降解,在缓解土壤板结、提供养分的同时,还可以自行降解,对环境无害,可以除草剂配伍施用,并具有防治地下害虫作用,减少农药使用量,符合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态全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液态全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民以食为天”,表达了人与食物的关系,食物的自给自足是一个国际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用塑料薄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塑料薄膜在土壤中较难降解,碎片化后形成的微塑料不仅污染土壤、水体环境,甚至危害人类健康。塑料薄膜长久的混杂在土地中,造成了土壤的板结,水土流失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施加肥料,肥效也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物的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液态全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态全降解地膜,由包含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玉米秸秆50~80份,发酵菌1~5份、羧甲基纤维素15~25份、硅溶胶5~15份、木质磺酸盐30~40份、表面活性剂15~20份、植物提取素5~15份、水200~300份。作为优选,所述发酵菌为酵母菌、乳酸菌、米曲霉、双歧杆菌或丁酸梭菌。作为优选,所述硅溶胶的质量浓度为25~45wt%。作为优选,所述木质磺酸盐包含木质磺酸钙、木质磺酸镁和木质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所述表面活性剂包含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司盘20、司盘60和司盘80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所述植物提取素包含丁香酚、苦皮藤素和印楝素;所述丁香酚、苦皮藤素和印楝素的质量比为1:0.4~0.6:0.2~0.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液态全降解地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下列步骤:(1)将玉米秸秆和发酵菌混合后进行发酵、干燥和细化,得到有机物料;(2)将羧甲基纤维素、硅溶胶、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溶液;(3)将有机物料、混合溶液、木质磺酸盐和植物提取素混合,即得所述液态全降解地膜。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发酵的温度为70~80℃,所述发酵的时间为15~25天;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60℃,所述细化的粒径为300~400nm,所述有机物料的含水率小于等于1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混合的方式为搅拌,所述搅拌的转速为700~1000rpm,所述搅拌的时间为40~60min。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混合的温度为40~50℃,所述混合的方式为搅拌,所述搅拌的转速为300~400rpm,所述搅拌的时间为20~30min。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态全降解地膜,包含玉米秸秆、发酵菌、羧甲基纤维素、硅溶胶、木质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植物提取素和水。本申请提供的液态全降解地膜,将玉米秸秆和发酵菌混合后发酵,并经过细化和干燥得到有机物料,不仅解决了无机肥料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土地板结问题,而且能很好的做到保水,维持环境的稳定;在液态全降解地膜中加入了羧甲基纤维素、硅溶胶和木质磺酸盐能很好的在喷施后形成薄膜,保证有机物料的长效释放。本申请中使用的植物提取素,对作物无害的同时可有效的防治害虫,防止作物生长初期的病虫害的发生。本申请利用农用废弃物资源生产液态全降解地膜,兼具普通地膜增温、保墒、防风蚀等特点,而且降解后的有机物料具有培肥土壤作用,同时还可与除草剂等农药配伍施用,在缓解土壤板结、提供养分的同时,还可以自行降解,对环境无害,符合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态全降解地膜,由包含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玉米秸秆50~80份,发酵菌1~5份、羧甲基纤维素15~25份、硅溶胶5~15份、木质磺酸盐30~40份、表面活性剂15~20份、植物提取素5~15份、水200~30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玉米秸秆为50~80份,优选为60~70份,更优选为63~67份。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玉米秸秆为原料不仅可以作为有机物料,而且因其自身存在的维管束,无需进一步的加工,形成了蓬松多孔的结构,便于收集养分和水分,维持水土防止流失。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发酵菌为1~5份,优选为2~4份,更优选为2.5~3.5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发酵菌优选为酵母菌、乳酸菌、米曲霉、双歧杆菌或丁酸梭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为15~25份,优选为16~24份,更优选为18~22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硅溶胶为5~15份,优选为6~14份,更优选为9~11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硅溶胶的质量浓度优选为25~45wt%,进一步优选为30~40wt%,更优选为33~37wt%。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木质磺酸盐为30~40份,优选为32~38份,更优选为34~36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木质磺酸盐优选包含木质磺酸钙、木质磺酸镁和木质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15~20份,优选为16~19份,更优选为17~18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包含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司盘20、司盘60和司盘80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羧甲基纤维素、硅溶胶、木质磺酸盐和表面活性剂的组合,不仅能将各组分充分分散,而且能很好的在喷施后形成薄膜,成膜后的性能得到提升,不易破裂和损失,保证地膜的覆盖时间,降低作物生长中的成本。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植物提取素为5~15份,优选为7~13份,更优选为9~11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植物提取素优选包含丁香酚、苦皮藤素和印楝素;所述丁香酚、苦皮藤素和印楝素的质量比优选为1:0.4~0.6:0.2~0.3,进一步优选为1:0.44~0.56:0.21~0.29,更优选为1:0.48~0.52:0.24~0.26。在本专利技术中,添加植物提取素,可对地下害虫有一定防治效果,避免大剂量杀虫剂的使用,保护作物生长。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为200~300份,优选为220~280份,更优选为240~260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液态全降解地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下列步骤:(1)将玉米秸秆和发酵菌混合后进行发酵、干燥和细化,得到有机物料;(2)将羧甲基纤维素、硅溶胶、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溶液;(3)将有机物料、混合溶液、木质磺酸盐和植物提取素混合,即得所述液态全降解地膜。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1)中发酵的温度优选为70~80℃,进一步优选为72~78℃,更优选为74~76℃;所述发酵的时间优选为15~25天,进一步优选为16~24天,更优选为18~22天。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50~60℃,进一步优选为52~58℃,更优选为54~56℃;所述细化的粒径优选为300~400nm,进一步优选为320~380nm,更优选为340~360nm;所述有机物料的含水率优选小于等于10%,进一步优选小于等于8%,更优选小于等于6%。在本专利技术中,降低有机物料的含水率有利于长久保存。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2)中混合的方式优选为搅拌,所述搅拌的转速优选为700~1000rpm,进一步优选为800~900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态全降解地膜,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玉米秸秆50~80份,发酵菌1~5份、羧甲基纤维素15~25份、硅溶胶5~15份、木质磺酸盐30~40份、表面活性剂15~20份、植物提取素5~15份、水200~30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全降解地膜,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玉米秸秆50~80份,发酵菌1~5份、羧甲基纤维素15~25份、硅溶胶5~15份、木质磺酸盐30~40份、表面活性剂15~20份、植物提取素5~15份、水200~3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全降解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为酵母菌、乳酸菌、米曲霉、双歧杆菌或丁酸梭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全降解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溶胶的质量浓度为25~45wt%。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态全降解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磺酸盐包含木质磺酸钙、木质磺酸镁和木质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态全降解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含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司盘20、司盘60和司盘80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液态全降解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提取素包含丁香酚、苦皮藤素和印楝素;所述丁香酚、苦皮藤素和印楝素的质量比为1:0.4~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良山杨宁刘春峰邵敏刘国惠刘国为王英丹杜晓宁王丽李婷婷冯晨李颖向午燕赵凤艳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顺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