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酸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611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基酸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高压微波法将至少含有两个N原子的多氮氨基酸与金属离子进行螯合,制备氨基酸水溶肥,提高了多氮氨基酸金属螯合物的生物利用率;进一步添加第二含氮化合物,其生物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氨基酸水溶肥不含有毒化合物及非生命活动所需重金属,安全环保,合成的多氮氨基酸金属螯合物在植物体内活性高,转运快。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耗时短,无需高成本设备,有利于氨基酸水溶肥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酸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溶肥
,特别涉及一种氨基酸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溶肥即水溶性肥料,是指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多元素复合型、速效性肥料。施用方式主要有3种:随水冲施、营养液栽培和叶面喷施,具有配方可控、吸收效率高等优点。氨基酸水溶肥是指以游离氨基酸为主体,按适合植物生长所需比例,添加适量的铜、铁、锰、锌、硼、钼微量元素或钙元素而制成的液体或固体水溶肥料。随着人们对化肥的缺点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增产增收、改善品质和环保等优点的氨基酸水溶肥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目前的采用混合方式制得的氨基酸微量元素混合肥存在金属元素生物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氨基酸水溶肥中金属元素的生物利用率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酸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高压微波法螯合氨基酸与金属元素,提高了氨基酸与金属元素的螯合率;选用至少含有两个N原子的氨基酸与金属元素进行螯合,提高了作物对金属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加入第二含氮化合物,可进一步提高作物的金属元素生物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一种氨基酸水溶肥,组分包含多氮氨基酸与金属元素组成的螯合物;其中,多氮氨基酸与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2~4):1。优选的,所述氨基酸水溶肥的组分还包含第二含氮化合物,其中第二含氮化合物与多氮氨基酸的质量比为(1~2):1。优选的,所述多氮氨基酸为至少含有两个N原子的氨基酸;所述金属元素为锌、镁、钙、锰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至少含有两个N原子的氨基酸为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第二含氮化合物为尿素和/或硝酸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提供一种上述氨基酸水溶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氮氨基酸溶于水中,加入可溶性金属盐,调节pH值为5.0~6.0,在高压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制得液态氨基酸水溶肥。优选的,将上述液态氨基酸水溶肥喷雾干燥,制得固态氨基酸水溶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提供上述包含第二含氮化合物氨基酸水溶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氮氨基酸溶于水中,加入可溶性金属盐,加酸调节溶液pH值为5.0~6.0,在高压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加入第二含氮化合物,制得液态氨基酸水溶肥。优选的,将上述液态氨基酸水溶肥喷雾干燥,制得固态氨基酸水溶肥。优选的,所述多氮氨基酸与水的质量比为1:(4~8);所述酸为柠檬酸;述所高压条件的压力为3~4MPa。较高的固液比可明显提高传质推动力,但当固液比过高时,会使后续的处理难度增加,也浪费了原料。优选的,所述微波处理采用分段微波处理,条件为先在300~350W的功率下处理5~10min,再于500~600W的功率下处理2~5min。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四:上述氨基酸水溶肥作为叶面肥的应用。优选的,将氨基酸水溶肥加水配置成适宜浓度,对果树作物施用时,在新梢期、现蕾期各施用一次,挂果期施用3-4次;对多次采摘作物,新梢期、初花现蕾期各施用一次,每采摘完第二轮施用一次;对短周期蔬菜作物,幼苗期施用一次,10-12天后施用一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选用多氮氨基酸与可溶性金属盐进行螯合,合成的多氮氨基酸金属螯合物在作物中活性高,转运快。制备氨基酸水溶肥用于叶面喷肥时,能够快速被植物吸收,提高了氨基酸水溶肥的利用率,增产增收,可提高作物的品质。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氨基酸水溶肥不含有毒化合物及非生命活动所需重金属,安全环保。本专利技术采用减压微波法合成多氮氨基酸金属螯合物,与传统的水体系合成法相比,微波法具有更高的金属螯合率。在微波电磁场作用下,极性分子从原来的热运动状态转向依照电磁场的方向交变而排列取向,微波处理过程中金属离子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活性大大提升;理论上微波功率越高,金属离子活性越强,但长时间的高功率微波会破坏氨基酸分子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段微波处理,在低功率微波条件下,游离金属离子与氨基酸分子先进行螯合,再切换短时间的高功率微波,进一步促进游离金属离子与氨基酸进行螯合;采用高压处理的目的在于,在微波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活性会得到极大提升,会阻碍金属离子与氨基酸的螯合,在短时间的微波处理中,高压条件可有效抑制水分子的活性,提高氨基酸与金属离子的螯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步骤简单,耗时短,无需高成本设备,有利于氨基酸水溶肥的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实施例1将精氨酸与水按质量比1:5混合,搅拌至精氨酸完全溶解;加入硫酸锌,其中硫酸锌与精氨酸的摩尔比为1:3,搅拌至硫酸锌完全溶解;用柠檬酸调节溶液pH值为5.5,对微波处理设备进行增压,使内部压力维持在3~4MPa,压力稳定后先在300W的功率下微波处理10min,再于600W的功率下微波处理2min,取出冷却,制得液态氨基酸水溶肥。将上述液态氨基酸水溶肥喷雾干燥,制得固态氨基酸水溶肥。实施例2将组氨酸与水按质量比1:4混合,搅拌至组氨酸完全溶解;加入硝酸钙,其中硝酸钙与组氨酸的摩尔比为1:2,搅拌至硝酸钙完全溶解;用柠檬酸调节溶液pH值为5.0,对微波处理设备进行增压,使内部压力维持在3~4MPa,压力稳定后先在350W的功率下微波加热5min,再于500W的功率下微波处理5min,取出冷却,制得液态氨基酸水溶肥。将上述液态氨基酸水溶肥喷雾干燥,制得固态氨基酸水溶肥。实施例3将赖氨酸与水按质量比1:8混合,搅拌至赖氨酸完全溶解;加入硫酸锌,其中硫酸锌与赖氨酸的摩尔比为1:4,搅拌至硫酸锌完全溶解;用柠檬酸调节溶液pH值为6.0,对微波处理设备进行增压,使内部压力维持在3~4MPa,压力稳定后先在320W的功率下微波加热8min,再于550W的功率下微波处理4min,取出冷却,加入尿素,其中尿素与赖氨酸的质量比为1:1,搅拌均匀,制得液态氨基酸水溶肥。将上述液态氨基酸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酸水溶肥,其特征在于,组分包含多氮氨基酸与金属元素组成的螯合物;其中,多氮氨基酸与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2~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酸水溶肥,其特征在于,组分包含多氮氨基酸与金属元素组成的螯合物;其中,多氮氨基酸与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2~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氨基酸水溶肥,其特征在于,组分还包含第二含氮化合物,其中,第二含氮化合物与多氮氨基酸的质量比为(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基酸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氮氨基酸为至少含有两个N原子的氨基酸;所述金属元素为锌、镁、钙、锰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基酸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含氮化合物为尿素和/或硝酸铵。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氨基酸水溶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氮氨基酸溶于水中,加入可溶性金属盐,调节pH值为5.0~6.0,微波加热,制得液态氨基酸水溶肥。


6.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氨基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良山杨宁刘春峰邵敏刘国惠刘国为王英丹杜晓宁王丽李婷婷李颖向午燕赵凤艳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顺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顺风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