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81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包括纤维主体,所述纤维主体外侧设有支撑网架层,所述支撑网架层与纤维主体之间设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设有银质颗粒、干燥剂颗粒、活性炭颗粒,所述支撑网架层外侧设有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包括抗静电涂层与驱虫涂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外侧设有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包括阻燃涂层与防辐射涂层,所述第二防护层外侧设有第三防护层,所述第三防护层包括耐磨涂层与抗紫外线涂层,该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提高了防护效果,有利于纤维的使用。利于纤维的使用。利于纤维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属于涤纶纤维


技术介绍

[0002]涤纶(PET)纤维因其成本低、性能优良、用途广泛,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是现有的涤纶纤维性能不好,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包括纤维主体,所述纤维主体外侧设有支撑网架层,所述支撑网架层与纤维主体之间设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设有银质颗粒、干燥剂颗粒、活性炭颗粒,所述支撑网架层外侧设有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包括抗静电涂层与驱虫涂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外侧设有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包括阻燃涂层与防辐射涂层,所述第二防护层外侧设有第三防护层,所述第三防护层包括耐磨涂层与抗紫外线涂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纤维主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金属丝。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之间、第二防护层与第三防护层之间均设有粘结层。
[0008]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涂层、驱虫涂层、阻燃涂层、防辐射涂层、耐磨涂层、抗紫外线涂层均由液体涂剂经烘烤而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防护层外表面设有蓄水槽,且所述蓄水槽均匀设于第三防护层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槽之间设有耐磨突起,且所述耐磨突起设于第三防护层外表面。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第三防护层,提高了纤维的抗静电性能、驱虫性能、阻燃性能、防辐射性能、抗紫外线性能、耐磨性,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0012]2、通过设置填充腔、银质颗粒、干燥剂颗粒、活性炭颗粒等结构,提高了纤维的弹性,并且减少细菌的滋生,潮气及灰尘的侵蚀,有利于延长纤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的第一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的第二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种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的第三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纤维主体;2、支撑网架层;3、填充腔;4、银质颗粒;5、干燥剂颗粒;6、活性炭颗粒;7、第一防护层;8、抗静电涂层;9、驱虫涂层;10、第二防护层;11、阻燃涂层;12、防辐射涂层;13、第三防护层;14、耐磨涂层;15、抗紫外线涂层;16、空腔;17、金属丝;18、蓄水槽;19、耐磨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如图1

图4所示,一种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包括纤维主体1,所述纤维主体1外侧设有支撑网架层2,所述支撑网架层2与纤维主体1之间设有填充腔3,所述填充腔3内设有银质颗粒4、干燥剂颗粒5、活性炭颗粒6,所述支撑网架层2外侧设有第一防护层7,所述第一防护层7包括抗静电涂层8与驱虫涂层9,所述第一防护层7外侧设有第二防护层10,所述第二防护层10包括阻燃涂层11与防辐射涂层12,所述第二防护层10外侧设有第三防护层13,所述第三防护层13包括耐磨涂层14与抗紫外线涂层15。
[0021]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纤维主体1内设有空腔16,所述空腔16内设有金属丝17,所述第一防护层7与第二防护层10之间、第二防护层10与第三防护层13之间均设有粘结层,所述抗静电涂层8、驱虫涂层9、阻燃涂层11、防辐射涂层12、耐磨涂层14、抗紫外线涂层15均由液体涂剂经烘烤而成,所述第三防护层13外表面设有蓄水槽18,且所述蓄水槽18均匀设于第三防护层13上,所述蓄水槽18之间设有耐磨突起19,且所述耐磨突起19设于第三防护层13外表面。
[0022]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时,第一防护层7、第二防护层10、第三防护层13提高了纤维的抗静电性能、驱虫性能、阻燃性能、防辐射性能、抗紫外线性能、耐磨性,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填充腔3、银质颗粒4、干燥剂颗粒5、活性炭颗粒6等结构,提高了纤维的弹性,并且减少细菌的滋生,潮气及灰尘的侵蚀,有利于延长纤维的使用寿命。
[0023]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包括纤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主体(1)外侧设有支撑网架层(2),所述支撑网架层(2)与纤维主体(1)之间设有填充腔(3),所述填充腔(3)内设有银质颗粒(4)、干燥剂颗粒(5)、活性炭颗粒(6),所述支撑网架层(2)外侧设有第一防护层(7),所述第一防护层(7)包括抗静电涂层(8)与驱虫涂层(9),所述第一防护层(7)外侧设有第二防护层(10),所述第二防护层(10)包括阻燃涂层(11)与防辐射涂层(12),所述第二防护层(10)外侧设有第三防护层(13),所述第三防护层(13)包括耐磨涂层(14)与抗紫外线涂层(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再生涤纶超细有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主体(1)内设有空腔(16),所述空腔(16)内设有金属丝(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高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铭亚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