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73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包括泡沫浮球,所述泡沫浮球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立柱,所述泡沫浮球的外表面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的外表面设置有吊绳,所述泡沫浮球的外侧设置有双层无纺布环形布袋,所述固定立柱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辅助固定叉,所述固定立柱的外表面靠近一号辅助固定叉的一侧设置有二号辅助固定叉,所述固定立柱的外表面靠近一号辅助固定叉的一侧设置有三号辅助固定叉,所述固定立柱的外表面靠近三号辅助固定叉的一侧设置有四号辅助固定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该装置结构简洁,制造和使用成本低,有针对性调配营养配方,定期更新布袋内物料即可,可用于淡水、半咸水、海水等不同盐度水体。海水等不同盐度水体。海水等不同盐度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缓释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是一种水产养殖用缓慢释放调节剂的装置;在河道湖泊水质治理领域和水产养殖领域,优良的藻相对稳定水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由于营养盐不均衡、水温过低、水体垂直流动不足、水流速度过快等因素,造成水体表层浮生生物容易出现蓝藻裸藻甲藻等单一藻类爆发、藻类总量过低、水体表层生态结构脆弱等问题,在实践中,人们往往采用泼洒投加水质调节剂的形式改善水质,可是部分难溶性的和需要缓释性的调节剂,难以实现长时间同步供给,水质调节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包括泡沫浮球,所述泡沫浮球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立柱,所述泡沫浮球的外表面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的外表面设置有吊绳,所述泡沫浮球的外侧设置有双层无纺布环形布袋,所述固定立柱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辅助固定叉,所述固定立柱的外表面靠近一号辅助固定叉的一侧设置有二号辅助固定叉,所述固定立柱的外表面靠近一号辅助固定叉的一侧设置有三号辅助固定叉,所述固定立柱的外表面靠近三号辅助固定叉的一侧设置有四号辅助固定叉,所述一号辅助固定叉、二号辅助固定叉、三号辅助固定叉与四号辅助固定叉的内侧外表面连接有辅助固定圈。/>[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泡沫浮球与双层无纺布环形布袋的漂浮上下滑动使用。
[0007]优选的,所述泡沫浮球与固定立柱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泡沫浮球为中空圆球结构,所述固定立柱为圆柱结构,且为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泡沫浮球的外表面与双层无纺布环形布袋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吊环,且吊环为圆环结构,所述吊环数量为若干组并呈环形排布,所述双层无纺布环形布袋为非金属材料制成,且为环形结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确保泡沫浮球与双层无纺布环形布袋的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吊绳固定连接与吊环的内侧外表面,且吊绳的数量为吊环数量的二分之一,所述吊绳为可塑结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吊绳与吊环之间的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立柱与一号辅助固定叉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一号辅助固定叉的长度小于固定立柱的长度,所述固定立柱与二号辅助固定叉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二号辅助
固定叉的长度与一号辅助固定叉的长度相同,所述固定立柱与三号辅助固定叉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三号辅助固定叉的形状与二号辅助固定叉的形状相同,所述固定立柱与四号辅助固定叉之间为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固定立柱的稳固使用。
[0013]优选的,所述一号辅助固定叉、二号辅助固定叉、三号辅助固定叉与四号辅助固定叉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固定圈,且辅助固定圈为圆环结构,所述辅助固定圈为耐腐蚀材料制成。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辅助固定圈的固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大幅度减少由于水体流速过大造成的营养盐难以有效供给、减少春秋季节水温过低和底泥低温造成的营养盐难以足量释放、水体垂直流动不足造成的营养盐不均衡,长期稳定供给浮游生物所需物质,有效解决藻相单一、藻类总量过低、水体表层生态脆弱等问题;布袋内部,在放入水中约3天后形成稳定的好氧细菌、兼性厌氧菌、真菌、少量藻类、少量原生动物的生物絮团,调节后的水体,藻相丰度高,稳定性佳,溶解氧稳定受阴天和低气压影响小;该装置结构简洁,制造和使用成本低,有针对性调配营养配方,定期更新布袋内物料即可;可用于淡水、半咸水、海水等不同盐度水体。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的泡沫浮球与双层无纺布环形布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泡沫浮球;2、固定立柱;3、吊环;4、吊绳;5、双层无纺布环形布袋;6、一号辅助固定叉;7、二号辅助固定叉;8、三号辅助固定叉;9、四号辅助固定叉;10、辅助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包括泡沫浮球1,泡沫浮球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立柱2,泡沫浮球1的外表面设置有吊环3,吊环3的外表面设置有吊绳4,泡沫浮球1的外侧设置有双层无纺布环形布袋5,固定立柱2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辅助固定叉6,固定立柱2的外表面靠近一号辅助固定叉6的一侧设置有二号辅助固定叉7,固定立柱2的外表面靠近一号辅助固定叉6的一侧设置有三号辅助固定叉8,固定立柱2的外表面靠近三号辅助固定叉8的一侧设置有四号辅助固定叉9,一号辅助固定叉6、二号辅助固定叉7、三号辅助固定叉8与四号辅助固定叉9的内侧外表面连接有辅助固定圈10,有利于双层无纺布环形布袋5的固定使用。
[0022]泡沫浮球1与固定立柱2之间为活动连接,泡沫浮球1为中空圆球结构,固定立柱2为圆柱结构,且为耐腐蚀材料制成,泡沫浮球1的外表面与双层无纺布环形布袋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吊环3,且吊环3为圆环结构,吊环3数量为若干组并呈环形排布,双层无纺布
环形布袋5为非金属材料制成,且为环形结构,有利于泡沫浮球1与固定立柱2之间的连接使用。
[0023]吊绳4固定连接与吊环3的内侧外表面,且吊绳4的数量为吊环3数量的二分之一,吊绳4为可塑结构,有利于吊绳4与吊环3之间的连接固定使用。
[0024]固定立柱2与一号辅助固定叉6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一号辅助固定叉6的长度小于固定立柱2的长度,固定立柱2与二号辅助固定叉7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二号辅助固定叉7的长度与一号辅助固定叉6的长度相同,固定立柱2与三号辅助固定叉8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三号辅助固定叉8的形状与二号辅助固定叉7的形状相同,固定立柱2与四号辅助固定叉9之间为连接,有利于固定立柱2和一号辅助固定叉6、二号辅助固定叉7、三号辅助固定叉8与四号辅助固定叉9之间的固定放置。
[0025]一号辅助固定叉6、二号辅助固定叉7、三号辅助固定叉8与四号辅助固定叉9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固定圈10,且辅助固定圈10为圆环结构,辅助固定圈10为耐腐蚀材料制成,有利于辅助固定圈10的连接固定使用。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双层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包括泡沫浮球(1),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浮球(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立柱(2),所述泡沫浮球(1)的外表面设置有吊环(3),所述吊环(3)的外表面设置有吊绳(4),所述泡沫浮球(1)的外侧设置有双层无纺布环形布袋(5),所述固定立柱(2)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辅助固定叉(6),所述固定立柱(2)的外表面靠近一号辅助固定叉(6)的一侧设置有二号辅助固定叉(7),所述固定立柱(2)的外表面靠近一号辅助固定叉(6)的一侧设置有三号辅助固定叉(8),所述固定立柱(2)的外表面靠近三号辅助固定叉(8)的一侧设置有四号辅助固定叉(9),所述一号辅助固定叉(6)、二号辅助固定叉(7)、三号辅助固定叉(8)与四号辅助固定叉(9)的内侧外表面连接有辅助固定圈(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有机营养盐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浮球(1)与固定立柱(2)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泡沫浮球(1)为中空圆球结构,所述固定立柱(2)为圆柱结构,且为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泡沫浮球(1)的外表面与双层无纺布环形布袋(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吊环(3),且吊环(3)为圆环结构,所述吊环(3)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严卫李云高柴琦张翠翠王俊梅王俊野王学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奇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