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66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其包括底座、防护壳和储存罐。储存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呈中空圆柱体的进气出气管,进气出气管向上纵向延伸穿过防护壳。进气出气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管盖。进气出气管在管盖与防护壳之间设置有直径增大的外凸部。两个径向移动组件以径向对称的方式设置在外凸部内,且与相对应的第一挡块或第二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挡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第二挡块的另一侧开设有卡槽,卡槽与卡块相匹配。在径向移动组件的推动下,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可沿径向相向移动,从而使卡块卡接在卡槽内,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封闭进气出气管的横向截面,达到了对储存罐进行有效的密封,防止储存罐出现泄漏。防止储存罐出现泄漏。防止储存罐出现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氢氰酸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氢氰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又名甲腈、氰化氢,化学式是HCN,分子结构是C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存在碳氮叁键。分子为极性分子,可以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氢氰酸属于剧毒类,急性氰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呼出气中有明显的苦杏仁味,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率加快、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重度中毒主要表现呈深昏迷状态,呼吸浅快,阵发性抽搐,甚至强直性痉挛。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常把氰化氢作为毒气室的杀人毒气使用。
[0003]氢氰酸在加工出来后需要用到一些储存装置进行储存,但现有的储存装置储存效果差,以至于容易导致其出现泄漏,不仅为工作人员的身体带来危害,而且时间一长便容易发生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其解决了储存过程中易出现泄漏的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8]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包括底座、防护壳和储存罐,其中,所述防护壳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储存罐设置在所述防护壳的内部,且与所述防护壳固定连接;所述储存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呈中空圆柱体的进气出气管,所述进气出气管向上纵向延伸穿过所述防护壳;所述进气出气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管盖;所述进气出气管在所述管盖与所述防护壳之间设置有直径增大的外凸部;两个径向移动组件以径向对称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凸部内,且所述径向移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凸部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第一挡块或第二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挡块的另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相匹配。
[0009]可选地,所述防护壳内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0010]可选地,所述防水层是油毡卷材防水层,所述防腐层是聚氨基甲酸酯漆,所述阻燃层是玻璃纤维层,所述耐磨层是低碳合金耐磨层;所述防水层、所述防腐层、所述阻燃层和所述耐磨层内穿设有若干个加强筋。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底座的中部区域;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均与所述防护壳固定连接,底端均与
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面板;两个所述斜面板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顶端均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径向移动组件包括伸缩杆和滑板;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外凸部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另一侧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挡块或所述第二挡块的所述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凸部的上壁和下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板的上下两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
[0014]可选地,所述径向移动组件包括多个所述伸缩杆。
[0015]可选地,所述伸缩杆由电动、液压或气动装置致动。
[0016]可选地,所述防护壳内和所述管盖内均固定连接有电化学传感器。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外凸部之间、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外凸部之间、以及所述管盖与所述进气出气管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由于采用以径向对称的方式设置在外凸部内的两个径向移动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可以通过伸缩杆的伸长,借助滑板推动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相向移动,从而使卡块卡接在卡槽内,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封闭进气出气管的横向截面,达到了对储存罐进行有效的密封,防止储存罐出现泄漏,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由于防护壳采用防水层、防腐层、阻燃层和耐磨层,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防水层能够防止水对防护壳的损坏,保证了防护壳的使用寿命,防腐层能够防止防护壳受到各种化学物质的腐蚀氧化,阻燃层能够在高温燃烧的环境下保护防护壳不被损坏,耐磨层能够保护防护壳不受外界环境的磨损。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的防护壳的截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底座;2:第一支撑板;3:防护壳;4:第二支撑板;5:斜面板;6:储存罐;7:电化学传感器;8:进气出气管;9:外凸部;10:伸缩杆;11:滑槽;12:滑板;13:密封垫;14:第一挡块;15:第二挡块;16:卡槽;17:卡块;18:管盖;19:防水层;20:防腐层;21:阻燃层;22:耐磨层;2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6]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包括底座1、防护壳3和储存罐6。其中,防护壳3通过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4与底座1固定连接。储存罐6设置在防护壳3的内部,且与防护壳3固定连接。储存罐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出气管8。进气出气管8向上纵向延伸穿过防护壳3,进气出气管8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管盖18。进气管出气管8为中空圆柱体。进气出气管8在管盖18与防护壳3之间设置有直径增大的外凸部9。两个径向移动组件以径向对称的方式设置在外凸部9内。径向移动组件的一端与外凸部9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第一挡块14或第二挡块15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挡块1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7,第二挡块15的另一侧开设有卡槽16,卡槽16与卡块17相匹配。在径向移动组件的推动下,第一挡块14和第二挡块15可沿径向相向移动,从而使卡块17卡接在卡槽16内,第一挡块14和第二挡块15封闭进气出气管8的横向截面,达到了对储存罐6进行有效的密封,防止储存罐6出现泄漏,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管盖18是封堵进气出气管8的双重保障,防止进气出气管8发生泄漏。
[0027]防护壳3内设置有防水层19,防水层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腐层20,防腐层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21,阻燃层21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22。防水层19能够防止水对防护壳3的损坏,保证了防护壳3的使用寿命,防腐层20能够防止防护壳3受到各种化学物质的腐蚀氧化,阻燃层21能够在高温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包括底座、防护壳和储存罐,其中,所述防护壳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储存罐设置在所述防护壳的内部,且与所述防护壳固定连接;所述储存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呈中空圆柱体的进气出气管,所述进气出气管向上纵向延伸穿过所述防护壳;所述进气出气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管盖;所述进气出气管在所述管盖与所述防护壳之间设置有直径增大的外凸部;两个径向移动组件以径向对称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凸部内,且所述径向移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凸部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对应的第一挡块或第二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挡块的另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内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是油毡卷材防水层,所述防腐层是聚氨基甲酸酯漆,所述阻燃层是玻璃纤维层,所述耐磨层是低碳合金耐磨层;所述防水层、所述防腐层、所述阻燃层和所述耐磨层内穿设有若干个加强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氢氰酸泄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程吴丹李雪研安东亮韩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德瑞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