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车门外板加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52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式车门外板加强件,包括由本体前段和本体后段构成的加强件本体,其为断面呈“[”形的钣金件,从上至下具有上翻边面、上侧面、中凸面、下侧面和下翻边面,前端还具有前翻边面,后端还具有后侧面和后翻边面;在中凸面的前部设有两个大沉台,一个大沉台上开设有第一减重孔,另一个大沉台上开设有第二减重孔;在中凸面的后上部设有一个小沉台,其上开设有第三减重孔;在中凸面的后下部也设有一个小沉台,其上开设有第四减重孔;在靠近第三减重孔的下边缘设有四个隐藏式手柄安装孔;在上翻边面的前部设有上定位孔,在靠近第四减重孔的下边缘设有下定位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制造工序复杂、精度差、重量大、刚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式车门外板加强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涉及一种整体式车门外板加强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具有隐藏式手柄配置的车门外板加强件。目前,汽车车门隐藏式手柄运用越来越多,因为隐藏式手柄较重,都是安装在车门外板加强件上,并且要求安装点刚度达到一定数值。另外,车门外板加强件还起着支撑车门外板的作用,使得车门总成满足外板刚性要求。一般地,为了满足上述要求,车门外板设置有上加强件和中加强件,两者相隔一定距离布置,并在两者之间设计两个纵向加强件。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具有隐藏式手柄的车门外板加强件结构,由四个构件焊接而成,包括车门外板的上加强件10、中加强件20、前连接件30和后连接件40,其中后连接件40主要用于隐藏式手柄的安装。由于隐藏式手柄安装需要具备较高的刚度,因此,后连接件一般料厚较厚(一般选择1.0mm-1.5mm),其余构件相对较薄(一般选择0.6mm-0.8mm)。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每个构件单独冲压成型后,再焊接为分总成,生产工序多,累计误差导致精度差,进而导致车门外板加强件与车门外板间隙较大,从而影响车门外板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式车门外板加强件,包括加强件本体(1),所述加强件本体(1)由本体前段和本体后段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加强件本体(1)为断面呈“[”形的钣金件,其从上至下具有上翻边面(11)、上侧面(12)、中凸面(13)、下侧面(14)和下翻边面(15),前端还具有前翻边面(18),后端还具有后侧面(16)和后翻边面(17);/n在所述中凸面(13)的前部设有两个大沉台(130),一个大沉台上开设有第一减重孔(131),另一个大沉台上开设有第二减重孔(132);在所述中凸面(13)的后上部设有一个小沉台(135),其上开设有第三减重孔(133);在所述中凸面(13)的后下部也设有一个小沉台(1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车门外板加强件,包括加强件本体(1),所述加强件本体(1)由本体前段和本体后段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加强件本体(1)为断面呈“[”形的钣金件,其从上至下具有上翻边面(11)、上侧面(12)、中凸面(13)、下侧面(14)和下翻边面(15),前端还具有前翻边面(18),后端还具有后侧面(16)和后翻边面(17);
在所述中凸面(13)的前部设有两个大沉台(130),一个大沉台上开设有第一减重孔(131),另一个大沉台上开设有第二减重孔(132);在所述中凸面(13)的后上部设有一个小沉台(135),其上开设有第三减重孔(133);在所述中凸面(13)的后下部也设有一个小沉台(135),其上开设有第四减重孔(134);在靠近所述第三减重孔(133)的下边缘设有四个隐藏式手柄安装孔(136);
在所述上翻边面(11)的前部设有上定位孔(115),在靠近所述第四减重孔(134)的边缘设有下定位孔(137);所述上翻边面(11)、上侧面(12)与车门外板(3)构成一封闭的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车门外板加强件,其特征是:所述加强件本体(1)由本体前段和本体后段通过激光拼焊缝(2)固定连接为一整体,所述本体后段的厚度大于本体前段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体式车门外板加强件,其特征是:在所述上翻边面(11)的上边设有上搭接面(111),用于与车门外板(3)搭接;在所述上搭接面(111)之下设有台阶面(112),在台阶面(112)上开设有外夹条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冬刘险峰颜长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