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40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入转换装置,具有多个I/O接脚,以单一I/O接脚与主处理器连接,其余I/O接脚连接输入元件。利用I/O接脚接收输入元件需求信号,集中控管输入元件的需求信号,并形成由导引码引导数据组及检查码等所构成预定传输协议格式的信号。藉由与主处理器相连接的单一I/O接脚,依序传输至主处理器,使主处理器经由预定格式的信号,确认需求信号来源的输入元件,并处理需求信号作为输出,以简化主处理器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入转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具有少数输入/输出接脚的主处理器与多个输入元件间用以转换传输信号的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消费性产品的应用上,常见的有红外线遥控器(Infrared RemoteController)、袖珍键盘(Keypad)、电源(Battery)...等等系统的基本输入元件。由于各种产品所用的主处理器结构不同,且为了扩大产品的功能,主处理器的输出/输入接脚(以下简称I/O接脚)数目,有时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如图1所示,为现有主处理器的系统,标准规格的主处理器1一般具有数组特定的I/O接脚2,用以连接周边的特定设备,例如红外线遥控器3、袖珍键盘4、电源5...等输入元件。特定的I/O接脚2接收特定输入元件输出的信号,使主处理器1得知所处理信号的相对输入元件,以正确处理及控制该特定输入装置,并输出相对信号进行控制或展示。然而,标准规格的主处理器1的I/O接脚数目固定,并无法同时连接过多的输入装置。假如更改主处理器结构以增加接脚,特殊规格的主处理器势必骤增制造成本。否则在主处理器原有的有限I/O接脚结构限制下,必需对开发产品割舍部份的功能,而形成产品设计上的缺憾。因此,现有的主处理器系统在连接输入装置上,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输入转换装置,藉由模块化的输入转换装置连接主处理器与输入元件,由输入转换装置集中控管输入元件的需求信号,降低对主处理器I/O接脚的使用需求,以简化主处理器传输接口。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输入转换装置,利用输入转换装置定义的传输协议,使主处理器经由连接输入转换装置的单一I/O接脚,得知连接于输入转换装置的数输入元件状态,以处理及控制输入元件的需求。-->为了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输入转换装置,具有多个I/O接脚,以单一I/O接脚与主处理器连接,其余I/O接脚连接该输入元件。利用I/O接脚接收输入元件需求信号,集中控管输入元件的需求信号,并形成由导引码引导数据组及检查码等所构成预定传输协议格式的信号。藉由与主处理器相连接的单一I/O接脚,依序传输至主处理器,使主处理器经由预定格式的信号,确认需求信号来源的输入元件,并处理需求信号作为输出。该预定传输协议信号的格式的导引码,为输入转换装置通知主处理器即将输入需求数据的前置信号,导引码引导的数据信号形式包含三个字节数据组及一字节检查码。数据组并再依序包含装置码、数据1及数据2。装置码给予每一输入元件一特定代码,作为识别各种输入元件,数据1及数据2为输入元件真正的需求数据,检查码则为检查数据组及检查码等数据信号读取的正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主处理器系统的结构图。图2是使用本专利技术输入转换装置的系统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传输协议所定义的信号格式。图4是本专利技术导引码的信号格式。图5(a)及(b)为本专利技术数据组及检查码信号的传输快及慢的形式。图6为本专利技术数据组的结构表。附图符号说明10  系统11  输入转换装置12  I/O接脚13  红外线遥控器14  袖珍键盘15  电源16  主处理器。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加以说明如下。请参考图2,为使用本专利技术输入转换装置的系统10,该输入转换装置11一侧利用多个I/O接脚12与例如红外线遥控器13、袖珍键盘14、电源15...等输入元件连接,另一侧以单一I/O接脚12与主处理器16连接。输入转换装置11主要为一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与两侧的I/O接脚12形成一模块,利用多个I/O接脚12接收各输入元件需求信号,集中控管输入元件的需求信号,并一一确认需求信号所来自的相对输入元件,利用定义的传输协议(Serial Protocol),形成预定格式的信号,藉由与主处理器16相连接的单一I/O接脚12,依序传输至主处理器16,使主处理器16经由预定格式的信号,得知需求信号来源的相对输入元件,并处理预定格式信号中的数据,形成所需的信号输出进行控制或展示。其中,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输入转换装置传输协议所定义的信号格式。该信号的一般格式前后次序为导引码(Leadig Code)+数据组(Data)+检查码(Checksum)等三部份所构成,为首的信号导引码,引导32位(bit)数据信号,32位(bit)数据信号内含四个字节(Byte)的数据组及检查码,数据组具有三个字节,进一步细分为装置码字节、数据1字节及数据2字节,最后为检查码字节。导引码为一特定的信号,为输入转换装置通知主处理器即将输入数据的前置信号,主处理器一接收到特定格式的导引码信号,就需准备处理后续传输某一输入元件的数据。如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输入转换装置传输协议所定义导引码的一种特定格式信号。本专利技术输入转换装置在平常未传输信号时,电压电平是位于高电平(High Level),当输入数据的前置信号时,电压电平先降至低电平,并保持4ms(豪秒)宽度,接着电压再回至高电平,且保持2ms宽度,以形成特定格式的导引码信号。本专利技术传输协议定义的信号格式,紧接在导引码信号之后,为数据信号形态的数据组及检查码。如图5(a)及(b)所示,为数据组及检查码的信号电压形式。为了与导引码信号区分,数据组及检查码的信号电压以低压电平的脉冲形式出现,其脉冲宽度维持1ms。当数据组及检查码在快速传输时,脉冲间以1ms作为间隔。反之,在数据组及检查码慢速传输时,脉冲间以3ms作为间隔。使数据组及检查码的信号传输电压形式,得以与前导引码的特定格式信号,形成明确的区分,以避免误判。前信号电压形式为方便举例说明,-->其特定格式并不限前述形式,只要能够产生明确区分,即可作为导引码、数据组及检查码的信号。数据组三个字节中位于最前端者为装置码字节,装置码由8位的数字信号所组成,可构成多种不同的代码,针对每一特定的输入元件,均给予一种特定的代码,作为该输入元件的装置码。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数据组的结构表。举例以装置码1代表红外线遥控器,装置码2代表袖珍键盘,装置码3代表电源等。主处理器只要由输入的装置码,即可识别传输信号的输入元件。数据组在装置码之后为数据1字节及数据2字节,该16位所载为定义输入元件真正的需求数据,例如对红外线遥控器,因多种产品都具有红外线连接的功能,为进一步区分发射红外线遥控器的装置,数据1字节定义各发射红外线遥控器装置的代码,作为确认发射红外线遥控器的装置。数据2字节则为控制指令数据。就装置码2的袖珍键盘,则以16位构成键盘上每一键状态,并以1代表按压状态,0为释放状态。装置码3的电源,则利用16位作为自动检测控制电源状态。紧接在数据组之后为检查码,检查码为一字节的数据,作为检查数据组及检查码数据信号读取的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当系统坠落、受撞或产生过度振动时,导致传输信号模糊不清或错误解读时,可实时停止执行,以避免故障。本专利技术的输入转换装置使用时,将多个输入元件一一连接于输入转换装置多个I/O接脚,并以单一的I/O接脚与主处理器相连接。有需求的输入元件,即可将需求信号传输入转换装置。输入元件传输的时机,例如红外线遥控器为解码完成时,袖珍键盘为键盘键按压或释放状态改变时,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入转换装置,连接于至少一个以上的输入元件与主处理器间,该输入转换装置包含: 多个I/O接脚,以单一I/O接脚与主处理器连接,其余I/O接脚连接该输入元件; 其中,该输入转换装置利用I/O接脚接收输入元件需求信号,集中控管输入元件的需求信号,形成预定传输协议格式的信号,藉由与主处理器相连接的单一I/O接脚,依序传输至主处理器,使主处理器经由预定格式的信号,确认需求信号来源的输入元件,并处理需求信号作为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转换装置,连接于至少一个以上的输入元件与主处理器间,该输入转换装置包含:多个I/O接脚,以单一I/O接脚与主处理器连接,其余I/O接脚连接该输入元件;其中,该输入转换装置利用I/O接脚接收输入元件需求信号,集中控管输入元件的需求信号,形成预定传输协议格式的信号,藉由与主处理器相连接的单一I/O接脚,依序传输至主处理器,使主处理器经由预定格式的信号,确认需求信号来源的输入元件,并处理需求信号作为输出。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转换装置,其中,该预定传输协议信号的格式为导引码引导数据信号形式的数据组及检查码等部份依序所构成。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转换装置,其中,该导引码为转换装置通知主处理器即将输入需求数据的前置信号。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转换装置,其中,该输入转换装置在平常未传输信号时,电压电平是位于高电平,前置信号的电压电平先降至低电平,并保持4ms宽度,接着电压再回至高电平,且保持2ms宽度,以形成导引码信号。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入转换装置,其中,该数据信号形式为低压电平的脉冲电压,脉冲宽度为1ms,快速传输时,脉冲间以1ms作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生李启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