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滑动门的动力滑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04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滑动门的动力滑动装置。在乘降口(12)的踏板部分(21)设置有钢丝线缆式的动力滑动装置。动力单元(20A)配置在乘降口(12)的踏板部分(21)。动力单元(20A)具备与一对线缆(24A、24B)连结的一对钢丝卷筒(23A、23B)。线缆(24A、24B)连结于与滑动门(11)联动的下滚轮支承件(18)。下滚轮支承件(18)具有:滚动滚轮(29),在踏板部分(21)的车身面板(21A)的上表面(31)上以横轴为中心滚动;以及纵轴的引导滚轮(27),与形成于踏板部分(21)的踏板面板(21B)的下表面的下轨道(14)滑动自如地卡合。动力单元(20A)的马达(22)以及钢丝卷筒(23A、23B)配置在踏板面板(21B)与车身面板(21A)之间。(21A)之间。(21A)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滑动门的动力滑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滑动门的动力滑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通过马达动力使滑动门向开门方向或关门方向移动的动力滑动装置,该滑动门滑动自如地安装在设置于车身的轨道上。
[0003]在动力滑动装置中,具有设置于车身的乘降口的地板下空间的踏板配置型(参照专利文献1、2、3、4)、设置在车身的后顶盖侧板的车内侧空间的后顶盖侧板配置型(参照专利文献5)、以及设置在滑动门的内部空间的门内部配置型(参照专利文献6)等。
[0004]在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踏板配置型的动力滑动装置中,构成为通过利用带齿驱动带轮使与滑动门连结的环状的带齿环形带循环旋转,使滑动门向开门方向或关门方向滑动移动。
[0005]此外,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踏板配置型的动力滑动装置中,构成为通过利用钢丝卷筒卷取或放出与滑动门连结的钢丝线缆(拉线),使滑动门向开门方向或关门方向滑动移动。
[0006]此外,专利文献5、6所记载的动力滑动装置与专利文献4的基本结构相同,利用钢丝线缆(拉线)和钢丝卷筒使滑动门移动。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

008828号
[000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

132141号
[0009]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

105263号
[0010]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

290702号
[0011]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5

142410号
[0012]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8

103887号
[0013]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踏板配置型的动力滑动装置与其他的配置结构的动力滑动装置的构成部件大不相同,因此,能够共同使用的部件少,导致成本上升,库存管理也麻烦。
[0014]此外,踏板配置型的动力滑动装置为了配置在车身地板下面板与踏板面板之间而厚度较大,在实施时,如专利文献3那样,将动力机构的一部分配置在踏板面板的上表面。因此,在踏板面板与附设于踏板面板的上表面的装饰面板产生大的台阶而妨碍乘降,特别是妨碍向第三排座椅的乘降。
[0015]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4中,图示了将使用了拉线的动力滑动装置配置在车身地板下面板与踏板面板之间的结构,但是并未公开进行拉线的卷取和放出的钢丝卷筒、动力部的具体结构而难以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16]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滑动门的动力滑动装置,构成为:将动力单元20A
配置在车身10的乘降口12的踏板部分21,所述动力单元20A能够利用马达22的动力使滑动自如地安装于车身10的滑动门11向关门方向和开门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动力单元20A具备卷取开门线缆24A的一端侧的开门钢丝卷筒23A和卷取关门线缆24B的一端侧的关门钢丝卷筒23B,所述开门线缆24A的另一端侧和所述关门线缆24B的另一端侧连结于与所述滑动门11联动的下滚轮支承件18,在所述下滚轮支承件18上设置有滚动滚轮29,所述滚动滚轮29在所述踏板部分21的车身面板21A的上表面31上以横轴为中心滚动,在所述下滚轮支承件18设置有纵轴的引导滚轮27,所述引导滚轮27与形成于所述踏板部分21的踏板面板21B的下表面的下轨道14滑动自如地卡合,所述动力单元20A的所述马达22、所述开门钢丝卷筒23A以及所述关门钢丝卷筒23B配置在所述踏板面板21B与所述车身面板21A之间。
[0017]在技术方案1~3的技术中,通过将使用了通用性高的钢丝线缆的动力滑动装置设为踏板配置型,提高部件的共用化而实现了成本降低,而且,通过实现动力单元的薄型化,不需要在金属面板21A与踏板面板21B之间增加高度间隔而配置动力滑动装置,起到能够确保踏板面板21B上部的平坦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具备本技术的动力滑动装置的车身和滑动门的侧视图。
[0019]图2是车身的乘降口的踏板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0]图3是踏板构件的踏板面板、动力单元和下滚轮支承件的后视图。
[0021]图4是下滚轮支承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5是表示动力单元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0023]图6是下轨道和下滚轮支承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车身;11:滑动门;12:乘降口;13:上轨道;14:下轨道;14A:引导壁;15:中轨道;16:后顶盖侧板;17:上滚轮支承件;18:下滚轮支承件;18A:下托架;19:中央滚轮支承件;20:动力滑动装置;20A:动力单元;21:踏板部分;21A:车身面板;21B:踏板面板;21C:装饰面板;22:马达;22A:马达轴;22B:马达齿轮;23A:开门钢丝卷筒;23B:关门钢丝卷筒;23C:卷筒轴;23D:卷筒轴;24A:开门线缆;24B:关门线缆;24C:线缆头;24D:线缆头;25A:后侧反转带轮;25B:前侧反转带轮;26:纵轴;27:引导滚轮;28:横轴;29:滚动滚轮;30:二级齿轮;30A:大直径齿轮;30B:齿轮轴;30C:小直径齿轮;31:上表面;31A:移动轨迹;32:滚轮基座;32A:轴孔;32B:水平突部;33:轴;34:线缆连结件;35:线缆支架;36:铆钉;37:止动件;38:切口插入口;39: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车身10、滑动自如地安装于车身10的滑动门11、以及能够由滑动门11封闭的乘降口12。
[0027]在车身10的上部侧固定有上轨道13,在下部侧固定有下轨道14,在车身10的上下的大致中央固定有中轨道15。中轨道15配置在车身10的后顶盖侧板16的外表面侧。上轨道13、下轨道14和中轨道15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0028]在滑动门11设置有上滚轮支承件17、下滚轮支承件18和中滚轮支承件19。三个滚
轮支承件17、18、19以成为三角形的各顶点的方式配置,分别滑动自如地与上轨道13、下轨道14和中轨道15卡合,将滑动门11滑动自如地安装于车身10。
[0029]本技术的动力滑动装置20安装于乘降口12的踏板部分21。
[0030]如图2所示,踏板部分21具备上下多个面板。最下部的车身面板21A能够兼用作车辆地板或与其同等的地板下保护面板。在车身面板21A的上部使用间隔件等隔开规定的高度间隔固定踏板面板21B。踏板面板21B是树脂制的强度面板。在踏板面板21B的上表面设置有装饰面板21C。装饰面板21C是作为乘降时的踏脚板使用的地板面,优选不妨碍乘降的平坦面。
[0031]动力滑动装置20配设在车身面板21A与踏板面板21B之间。如图3所示,在动力滑动装置20的动力单元20A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滑动门的动力滑动装置,将动力单元(20A)配置在车身(10)的乘降口(12)的踏板部分(21),所述动力单元(20A)能够利用马达(22)的动力使滑动自如地安装于车身(10)的滑动门(11)向关门方向和开门方向移动,所述车辆滑动门的动力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20A)具备卷取开门线缆(24A)的一端侧的开门钢丝卷筒(23A)和卷取关门线缆(24B)的一端侧的关门钢丝卷筒(23B),所述开门线缆(24A)的另一端侧和所述关门线缆(24B)的另一端侧连结于与所述滑动门(11)联动的下滚轮支承件(18),在所述下滚轮支承件(18)设置有滚动滚轮(29),所述滚动滚轮(29)在所述踏板部分(21)的车身面板(21A)的上表面(31)上以横轴为中心滚动,在所述下滚轮支承件(18)设置有纵轴的引导滚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真一郎芜木诚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