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头围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404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测量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婴幼儿头围测量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测量半环,两个测量半环可拼凑成为环形的测量环;测量半环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测量单元,测量单元包括沿测量半环径向设置的测量杆,测量杆可沿测量半环单向向外滑动,且测量杆与测量半环之间设置有复位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婴幼儿头部的横径或者是前后径进行精确测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测量婴儿头围时存在的测量局限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幼儿头围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头围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婴儿健康发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对于新生婴儿健康发育而言,头围的增长速度可以判断作为健康发育的重要指标。此外,通过对婴幼儿头围的测量,还能够辅助判断婴儿的头型,如果出现畸形头前兆,可及时进行矫正。目前针对医院的医疗设施而言,婴儿头围测量医护人员采用软尺进行手动测量,在测量的时候将皮尺沿儿童头部绕设一圈,然后记录儿童头围。不仅测量过程繁琐,而且只能测出头围的周长,不能准确测量出横径或者是前后径,对于判断婴幼儿的平头指数和斜头指数都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婴幼儿头围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测量婴儿头围时存在的测量局限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幼儿头围测量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测量半环,两个测量半环可拼凑成为环形的测量环;测量半环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测量单元,测量单元包括沿测量半环径向设置的测量杆,测量杆可沿测量半环单向向外滑动,且测量杆与测量半环之间设置有复位件。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中,连接座起到连接和整体支撑的作用,两个测量半环在初始状态下呈一端相互远离的状态,如此可方便将婴幼儿的头部置于其中。在实际测量时,将两个半环远离连接座的一端相互靠近,使得两个半环拼凑成为圆环状的测量环。由于测量半环上设置有可单向向外滑动的测量杆,初始状态下,在复位件的支撑作用下,测量杆处于最大的向测量环内延伸的状态。当婴幼儿的头部放置到测量环内之后,在两个测量半环相互靠近拼凑成为测量环时,婴幼儿的头部会与测量杆接触,在婴幼儿头部的挤压作用下,测量杆沿测量半环向外移动,如此,在婴儿头部的挤压作用下,多个测量杆就拼凑成了婴儿头部形状的图形,后期医护人员可通过该头部形状模型对婴幼儿头部的横径或者是前后径进行分别的测量。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方案中,在对婴儿的头围进行测量时,是通过预先制备婴儿头部形状的模型,再后期精确测量的方式,不仅能够测量出婴儿的头围,而且还能够对婴儿头部的横径或者前后径进行针对性的分别测量,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能够通过单次测量获得更多的头部尺寸数据,对后期判断婴幼儿的平头指数和斜头指数都有非常大的意义。2、本技术方案中,在测量婴幼儿的头围时,只需要将婴幼儿的头部置于两个测量半环之间,而后转动测量半环,在两个测量半环拼凑成测量环的同时即可同步完成婴儿头部形状的建模,需要婴儿配合的时间非常短,而且测量的时候不需要将测量工具直接接触婴幼儿的头部,也避免了传统测量方式因婴幼儿不配合而造成测量不准确的问题。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其中一个测量半环的周长大于另一个测量半环的周长,且两个测量半环远离连接座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本技术方案中,一般情况下,婴幼儿在测量头围的时候都是呈面部朝上的平躺状态,通过将两个测量半环的周长设置成不同大小的,使得两个测量半环在拼凑成为测量环的时候,连接件的位置不是朝向正上方的,是处于偏向一侧的状态,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避开在婴幼儿面部正前方操作。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测量半环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容纳槽,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齿,测量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与第一单向齿啮合的第二单向齿;复位件为设置在容纳槽内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在测量杆的外部。本技术方案中,在对婴幼儿的头部形状进行建模的时候,当婴幼儿的头部挤压测量杆时,此时第一单向齿与第二单向齿处于非啮合的状态,第二单向齿可相对第一单向齿滑动,使得挤压杆会克服复位弹簧的弹性支撑力而沿容纳槽向外侧移动,在婴幼儿头部形状建模结束后,挤压力消失,此时测量杆在复位弹簧的反向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具有复位的趋势,但是此时第一单向齿与第二单向齿处于啮合状态,会抑制反向复位,使得多个测量杆拼凑成的婴幼儿头部形状稳定,为后期的准确测量奠定基础。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测量杆的两端分别穿出测量半环的侧壁,且测量杆位于测量半环内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测量头,测量头的直径大于测量杆的直径,且测量头上安装有胶垫。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测量杆的端部安装测量头,能够增大测量杆与婴幼儿头部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测量的舒适性,通过在测量头上安装胶垫能够进一步提高测量的舒适度。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测量杆位于测量半环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标记块。本技术方案中,虽然通常情况下,婴幼儿都是出于面部朝上的状态进行头围测量的,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侧躺测量,通过在测量杆位于测量半环外侧的一端安装标记块,能够准确定位婴幼儿的面部朝向,避免后期测量头部的横径或前后径时出现偏差。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测量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标记。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测量杆上设置刻度标记,能够在正式测量准确数值前,进行预先的辅助判断,刻度标记可精确到0.1cm,提高预判的准确性。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接座可拆卸连接有操作板,操作板上安装有绑带。本技术方案中,通常情况下,可以将连接座放置在检测床上而后进行婴幼儿头围的测量,通过在连接座上可拆卸的安装操作板,可以利用操作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打破了只能在检测床上进行测量的局限,操作板上的绑带能够辅助固定婴幼儿,进而提高整个装置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婴幼儿头围测量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1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操作板及绑带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连接座1、操作板2、绑带3、连接扣4、测量半环5、卡槽6、卡块7、容纳槽8、测量杆9、复位弹簧10、第一单向齿11、第二单向齿12、刻度标记13、连接片14、测量头15、标记块16。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婴幼儿头围测量装置,包括连接座1和活动连接在连接座1上的测量环。连接座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操作板2,操作板2上设置有操作孔,结合图3所示,操作板2的两个侧边分别粘接有绑带3,两个绑带3的端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扣4,该连接扣4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腰带扣的结构,用于将两个绑带3的端部连接在一起。测量环整体为环状结构,测量环包括两个测量半环5,测量半环5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连接座1上,测量半环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有卡槽6和卡块7,卡块7卡设在卡槽6内即可将两个测量半环5拼凑成为测量环。两个测量半环5的周长不同,使得卡块7和卡槽6位于测量环的一侧而非位于测量环的正上方。测量半环5上沿测量半环5的周向设置有若干测量单元,结合图2所示,测量单元包括容纳槽8、测量杆9、复位弹簧10、第一单向齿11和第二单向齿12。容纳槽8设置在测量半环5上,容纳槽8为圆柱状的中空腔体结构,第一单向齿11固定在容纳槽8的内壁上并沿容纳槽8的轴向排列设置。测量杆9滑动连接在容纳槽8内,测量杆9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标记13,刻度精确到0.1cm。测量杆9上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幼儿头围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测量半环,两个测量半环可拼凑成为环形的测量环;测量半环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沿测量半环径向设置的测量杆,测量杆可沿测量半环单向向外滑动,且测量杆与测量半环之间设置有复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头围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测量半环,两个测量半环可拼凑成为环形的测量环;测量半环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沿测量半环径向设置的测量杆,测量杆可沿测量半环单向向外滑动,且测量杆与测量半环之间设置有复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幼儿头围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测量半环的周长大于另一个测量半环的周长,且两个测量半环远离连接座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幼儿头围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半环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齿,所述测量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与第一单向齿啮合的第二单向齿;所述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霞王念蓉何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