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94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由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网架以及罩设于网架外与网架连接的网衣组成,每相邻两个网架以及罩设于网架外的网衣包围的空间为一个单元笼,笼体设有出口以及2个以上沿单元笼排布方向分布的入口,笼体悬挂于漂浮于水面的浮体之下,浮体上设有漂浮植物,所述漂浮植物的根茎位于笼体内。本浮体上设置针对捕捞鱼群种类的可食性漂浮植物,既能作为鱼类繁殖、躲避的场所,又能诱使浅层鱼去啃食漂浮植物淹没在水中的根茎,此过程中鱼类会进入笼体从而容易完成捕获,工具设置简单,引诱率高,浅层鱼进入笼体后不会造成鱼体损伤,可随时打捞收集,保证了鱼体完整性,从而大幅提高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属于渔业设施

技术介绍
地笼,也称作地笼网、地笼王等;是用来捕捞小鱼、龙虾、黄鳝、泥鳅、螃蟹等鱼类的一种工具,多适用于养殖场、个人鱼塘、水库浅水区、小溪流或者湖泊等水流较缓的水域。地笼的使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为将地笼一头固定好,另一头放船上慢慢向外移,注意放笼不能放的太紧,如果放太紧很难捕获鱼虾;另一方式为将地笼的头部扎上结实的绳子,站在水边直接抛入水中后把绳子绑在岸边的固定物上,这种方式又称甩笼。这两种方式都是将地笼下沉只水中,主要用来捕捞较深水层的鱼虾。而对于浅水区鱼类,这种方法不能胜任。目前对于浅层鱼类的捕捞方式主要为撒网捕捞和粘网捕捞两种。撒网捕捞的过程是将小型圆锥形网具用手撒出去,使网口向下,利用坠子将网体快速带入水中,并用与网缘相连的绳索缓慢收回来,使鱼进入网兜中并拉出水面,显然这种方式覆盖面积小、对捕鱼者技术经验要求颇高、收获率低。粘网捕捞的过程是将一张网按照浮头顺序依次张开布置在水中,与渔网网眼适配的鱼最终鱼鳍或鱼鳃卡在网上,最后捞网收货,这种捕捞方式鱼容易挣脱,若鱼卡住时间太久未打捞起来容易造成鱼体损伤甚至死亡,导致收益降低,并且捞网后将鱼从渔网取下较为麻烦,效率低下。浅海区也有诸多捕捞方式,如利用围网渔船捕鱼、利用口袋状的定置网捕鱼等,但这几种方式适用于浅海区域,对于湖泊、水库、养殖鱼塘浅水区环境没有借鉴价值。目前尚缺乏一种简单、高效、能够保证鱼体完整的针对湖泊水库浅层鱼类的捕捞装置及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在传统地笼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通过浮体将笼体悬浮在水面以下,浮体上设置针对捕捞鱼群种类的可食性漂浮植物,既能作为鱼类繁殖、躲避的场所,又能诱使浅层鱼去啃食漂浮植物淹没在水中的根茎,此过程中鱼类会进入笼体从而容易完成捕获,工具设置简单,引诱率高,浅层鱼进入笼体后不会造成鱼体损伤,可随时打捞收集,保证了鱼体完整性,从而大幅提高收益。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由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网架以及罩设于网架外与网架连接的网衣组成,每相邻两个网架以及罩设于网架外的网衣包围的空间为一个单元笼,笼体设有出口以及2个以上沿单元笼排布方向分布的入口,笼体悬挂于漂浮于水面的浮体之下,浮体上设有漂浮植物,所述漂浮植物的根茎位于笼体内,所述浮体由2个以上矩形浮框组成,相邻浮框的相邻边通过连接环或连接绳相互连接。所述浮框中设置有用于安插漂浮植物的种植盘,种植盘的边缘设置有与浮框连接的种植盘边框,种植盘上设置有种植孔。所述浮框的边框上设置有限位槽,种植盘边框设有与限位槽位置对应的限位凸起。所述浮体上设置有浮标。所述笼体的顶部沿单元笼排布方向设置有2个以上挂环或挂扣,所述浮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挂环或挂扣位置对应的挂扣或挂环,笼体和浮体之间通过一一对应的挂环和挂扣相互连接。所述笼体的网架采用矩形框架,入口分布于单元笼两侧。所述入口为倒须型入口。本专利技术基于其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在传统地笼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通过浮体将笼体悬浮在水面以下,浮体上设置针对捕捞鱼群种类的可食性漂浮植物,既能作为鱼类繁殖、躲避的场所,又能诱使浅层鱼去啃食漂浮植物淹没在水中的根茎,此过程中鱼类会进入笼体从而容易完成捕获,工具设置简单,引诱率高,浅层鱼进入笼体后不会造成鱼体损伤,可随时打捞收集,保证了鱼体完整性,从而大幅提高收益;(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的浮体可由拼接的矩形浮框组成,方便折叠收纳;(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的浮框中的种植盘设有种植孔,漂浮植物的根茎可通过种植孔伸入水面之下,用于引诱鱼群;(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的浮框可通过限位凸起固定插接在浮框边框设置的限位槽中,安装方便,便于取下更换用于诱捕鱼群的漂浮植物;(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的浮体设置有浮标,对于大型水库或本身存在各种漂浮植物的水体,可用于标记浮式地笼的位置,便于捕鱼者定位收网;(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的笼体通过挂环和挂钩悬挂于浮体之下,便于安装拆卸和收纳;(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的笼体网架采用矩形框架,入口分布于单元笼两侧,能够增大鱼群进入笼体概率;(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的入口采用倒须型入口,能够有效防止进入笼体的鱼群逃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环,2-浮框,3-种植孔,4-种植盘,5-挂环或挂扣,6-网架,7-网衣,8-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参照图1,包括笼体,所述笼体由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网架6以及罩设于网架6外与网架6连接的网衣7组成,每相邻两个网架6以及罩设于网架6外的网衣7包围的空间为一个单元笼,笼体设有出口以及2个以上沿单元笼排布方向分布的入口8,笼体悬挂于漂浮于水面的浮体之下,浮体上设有漂浮植物,漂浮植物的根茎位于笼体内。所述浮体由2个以上矩形浮框2组成,相邻浮框2的相邻边通过连接环1或连接绳相互连接。所述浮框2中设置有用于安插漂浮植物的种植盘4,种植盘4的边缘设置有与浮框2连接的种植盘边框,种植盘4上设置有种植孔3。所述浮框2的边框上设置有限位槽,种植盘边框设有与限位槽位置对应的限位凸起。所述浮体上设置有浮标。所述笼体的顶部沿单元笼排布方向设置有2个以上挂环或挂扣5,所述浮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挂环或挂扣位置对应的挂扣或挂环,笼体和浮体之间通过一一对应的挂环和挂扣相互连接。所述笼体的网架6采用矩形框架,入口8分布于单元笼两侧。所述入口8为倒须型入口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在传统地笼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通过浮体将笼体悬浮在水面以下,浮体上设置针对捕捞鱼群种类的可食性漂浮植物,既能作为鱼类繁殖、躲避的场所,又能诱使浅层鱼去啃食漂浮植物淹没在水中的根茎,此过程中鱼类会进入笼体从而容易完成捕获,工具设置简单,引诱率高,浅层鱼进入笼体后不会造成鱼体损伤,可随时打捞收集,保证了鱼体完整性,从而大幅提高收益。本专利技术基于其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在传统地笼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通过浮体将笼体悬浮在水面以下,浮体上设置针对捕捞鱼群种类的可食性漂浮植物,既能作为鱼类繁殖、躲避的场所,又能诱使浅层鱼去啃食漂浮植物淹没在水中的根茎,此过程中鱼类会进入笼体从而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包括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由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网架以及罩设于网架外与网架连接的网衣组成,每相邻两个网架以及罩设于网架外的网衣包围的空间为一个单元笼,笼体设有出口以及2个以上沿单元笼排布方向分布的入口,笼体悬挂于漂浮于水面的浮体之下,浮体上设有漂浮植物,所述漂浮植物的根茎位于笼体内,所述浮体由2个以上矩形浮框组成,相邻浮框的相邻边通过连接环或连接绳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包括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由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网架以及罩设于网架外与网架连接的网衣组成,每相邻两个网架以及罩设于网架外的网衣包围的空间为一个单元笼,笼体设有出口以及2个以上沿单元笼排布方向分布的入口,笼体悬挂于漂浮于水面的浮体之下,浮体上设有漂浮植物,所述漂浮植物的根茎位于笼体内,所述浮体由2个以上矩形浮框组成,相邻浮框的相邻边通过连接环或连接绳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中设置有用于安插漂浮植物的种植盘,种植盘的边缘设置有与浮框连接的种植盘边框,种植盘上设置有种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诱捕浅层鱼类的浮式地笼,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过龙根陈宇顺辛未尹成杰何万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