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54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一外壳、一固定座、一电路板、及多个导线。固定座固设于外壳内,电路板及导线固定于固定座,且导线与电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固定座将电路板与导线固定,因此在将导线与电路板焊接时能在确实对准的情况下完成焊接。同时,以自动化装置进行制造时,也便于整体性地移动第一导线。此外,电路板是通过固定座而安装在外壳内,因此于插拔电连接器时电路板不会与外壳发生错动摩擦,而是以固定座与外壳发生错动摩擦,可确保电路板与稳定地形成电连接,让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用于连接两电子装置,其包含一壳体、一电路板、多个导线。电路板设于壳体内,但电路板上的金属接点露出于壳体外,借此能与其他电子装置电连接。导线延伸进入壳体内,且导线的端部焊接于电路板上。现有技术中,在制造电连接器时,首先是先生产电路板,然后再将导线焊接于电路板上,然后将电路板及导线一起安装至壳体内。然而,由于导线是可挠曲变形的,因此在逐一将导线焊于电路板的过程中,导线不易与电路板上的接点部对齐,常常会有无法稳固连接电路板的状况。换言之,经使用一段时间后,导线可能自电路板上脱落。此外,现有技术中是将电路板直接嵌设于壳体内,由于连接器于插拔时电路板会直接承受外力,因此经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路板与壳体间容易出现间隙,造成电路板与壳体能相对错动。当电路板能发生错动,不仅可能在与其他电子装置连接时无法准确对齐其他电子装置的金属接点而有俗称接触不良的情况,还可能因为电路板的位移造成导线更容易自电路板脱落。有鉴于此,提出一种更佳的改善方案,乃为此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其于制造时能更容易且更精确地将导线焊接于电路板上,且整体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电连接器具有:一外壳,其相对两端分别为一插入端及一穿线端;一固定座,其固设于该外壳内,并形成有多个第一容置槽;一电路板,其固设于该固定座,自该外壳的该插入端露出;以及多个第一导线,其自该外壳的该穿线端穿入该外壳内,并分别容置且固定于该固定座的其中一该第一容置槽,且该多个第一导线与该电路板电连接。如前所述的电连接器中:该多个第一容置槽贯穿形成于该固定座内;该固定座具有多个第二容置槽,其形成于该固定座的一外表面;且该电连接器更具有多个第二导线,其自该外壳的该穿线端穿入该外壳内,并分别容置且固定于该固定座的其中一该第二容置槽,且该多个第二导线与该电路板电连接。如前所述的电连接器中,该固定座具有一间隙,该电路板夹设固定于该间隙内。如前所述的电连接器中,该多个第一容置槽分别位于该间隙的两侧而排成两列。如前所述的电连接器中:该固定座的该间隙自该固定座的一外表面向该固定座的内部延伸,且该固定座更具有:一凹陷部,其自该固定座的该外表面向该固定座的内部延伸,并连通于该间隙;且该电路板夹设固定于该间隙内,并具有:至少一电子组件,其固设于该电路板的一表面,并自该电路板的该表面凸出;该至少一电子组件位于该凹陷部内。如前所述的电连接器中:该电连接器以该穿线端至该插入端的方向为一插入方向;该固定座的该外表面的法线垂直于该插入方向;且该间隙及该凹陷部皆沿该固定座的该外表面的法线延伸。如前所述的电连接器中:该电路板具有一第一平坦部及一第二平坦部,其形成于该电路板的该表面,且该至少一电子组件位于该第一平坦部及该第二平坦部之间;且该固定座的该间隙具有: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其相互齐平,且该凹陷部位于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之间;以及一夹持面,其面向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其中,该第一平面抵靠于该第一平坦部,该第二平面抵靠于该第二平坦部,该夹持面抵靠于该电路板上相对于该第一平坦部及该第二平坦部的侧面,借此夹持固定该电路板。如前所述的电连接器中:该外壳内部形成有至少一凸部,其朝该插入方向抵靠于该固定座。如前所述的电连接器中,该外壳具有:一第一壳体,其具有一第一底面;一第二壳体,其固设于该第一壳体,且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底面,该第二底面与该第一底面朝向彼此;该固定座固设于该第一底面与该第二底面之间;其中,该外壳的该至少一凸部为多个凸部,该多个凸部分别位于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底面。如前所述的电连接器中:该固定座形成有至少一定位槽,该至少一定位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电路板的法线;以及该外壳内部形成有至少一定位肋,各该至少一定位肋嵌合于其中一该至少一定位槽,借此固定该固定座。因此,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固定座将电路板与第一导线固定,因此在将第一导线与电路板焊接时能在确实对准的情况下完成焊接,确保了焊接的稳定性。同时,以自动化装置进行制造时,也可让治具或夹具便于整体性地移动第一导线。此外,电路板是通过固定座而安装在外壳内,因此于插拔电连接器时电路板不会与外壳发生错动摩擦,而是以固定座与外壳发生错动摩擦。若固定座选用高强度的材料制成,即使长期摩擦下固定座仍不会磨损或变形,可保持电路板在正确的位置,因此与电子装置电连接时,仍可确保电路板与稳定地形成电连接,让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座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座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电路板安装于固定座的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焊接于电路板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固定座设置于外壳内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固定座设置于外壳内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首先请参考图1及图2。本技术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连接电子装置。本技术所提出的连具有一外壳10、一固定座20、一电路板30、及多个第一导线41,且可选择性地更具有多个第二导线42。外壳10的相对两端分别为一插入端101及一穿线端102,插入端101为电连接器插入电子装置的一端,而穿线端102为第一导线41及第二导线42穿设的一端,且本技术中以穿线端102至插入端101的方向为一插入方向D。外壳10具有相固定的一第一壳体11及一第二壳体12,以及具有至少一凸部13。第一壳体11的内侧具有一第一底面,第二壳体12的内侧具有一第二底面,且第二底面与第一底面朝向彼此。前述至少一凸部13可为多个凸部13,且该凸部13也可为凸肋(例如后述的定位肋14)。本实例中,外壳10内设有多个凸部13及多个定位肋14。具体而言,第一底面上具有多个凸部13,且第一底面上的凸部13朝向第二底面凸出;第二底面上亦具有多个凸部13,且第二底面上的凸部13朝向第一底面凸出。本实施例中,定位肋14形成于第二壳体12上,并朝向第一壳体11延伸。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凸部13及定位肋14的形状及位置并不以此为限。接着请参考图3、图4、图8、及图9。固定座20固设于外壳10内,并形成有多个第一容置槽21,并可选择性地更形成有多个第二容置槽22、至少一定位槽23、一前开口、一间隙24、及一凹陷部25。本实施例中固定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n一外壳,其相对两端分别为一插入端及一穿线端;/n一固定座,其固设于该外壳内,并形成有多个第一容置槽;/n一电路板,其固设于该固定座,自该外壳的该插入端露出;以及/n多个第一导线,其自该外壳的该穿线端穿入该外壳内,并分别容置且固定于该固定座的其中一该第一容置槽,且该多个第一导线与该电路板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外壳,其相对两端分别为一插入端及一穿线端;
一固定座,其固设于该外壳内,并形成有多个第一容置槽;
一电路板,其固设于该固定座,自该外壳的该插入端露出;以及
多个第一导线,其自该外壳的该穿线端穿入该外壳内,并分别容置且固定于该固定座的其中一该第一容置槽,且该多个第一导线与该电路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多个第一容置槽贯穿形成于该固定座内;
该固定座具有多个第二容置槽,其形成于该固定座的一外表面;且
该电连接器更具有多个第二导线,其自该外壳的该穿线端穿入该外壳内,并分别容置且固定于该固定座的其中一该第二容置槽,且该多个第二导线与该电路板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具有一间隙,该电路板夹设固定于该间隙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容置槽分别位于该间隙的两侧而排成两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座的该间隙自该固定座的一外表面向该固定座的内部延伸,且该固定座更具有:
一凹陷部,其自该固定座的该外表面向该固定座的内部延伸,并连通于该间隙;且
该电路板夹设固定于该间隙内,并具有:
至少一电子组件,其固设于该电路板的一表面,并自该电路板的该表面凸出;该至少一电子组件位于该凹陷部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连接器以该穿线端至该插入端的方向为一插入方向;
该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心端陈锡中潘亭蓁
申请(专利权)人:贸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