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40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及汽车,包括:控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以及定位模块;其中,人脸识别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采集人脸图像,并将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进行对比;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获取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度值;存储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存储数据;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实现控制模块与车载平台通信;定位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提供定位数据;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分析人脸识别模块、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以及定位模块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并通过通信模块实现与车载平台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车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行驶记录仪,俗称汽车黑匣子,是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后台的车载记录装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基础建设的兴起,各种大货车、渣土车、工程车的数量逐渐增加,对这些车辆的驾驶员进行身份验证以及对驾驶员驾驶车辆时的不良行为进行分析管理越来越成为必要。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只是记录车辆的基础数据,缺少对驾驶行为的分析管理以及对驾驶员的身份验证。少部分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可以实现对驾驶员身份验证的功能,主要通过IC卡来识别,但IC卡可以相互借用,因而无法准确的对驾驶员的身份进行精确的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及汽车。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包括:控制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以及定位模块;其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采集人脸图像,并将所述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进行对比;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获取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度值;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存储数据;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实现所述控制模块与车载平台通信;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提供定位数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分析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以及所述定位模块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实现与车载平台通信。可选的,在所述汽车行驶记录仪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具体包括:摄像头、识别单元;所述摄像头支持红外模式,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所述识别单元用于对比所述摄像头所采集的人脸图像与所述预存人脸图像;所述摄像头与所述识别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可选的,在所述汽车行驶记录仪中,还包括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语音播报。可选的,在所述汽车行驶记录仪中,所述语音模块包括TTS语音芯片。可选的,在所述汽车行驶记录仪中,所述存储模块具体包括:配置信息存储单元、采集数据存储单元;所述配置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控制模块所需的配置信息;所述采集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采集数据。可选的,在所述汽车行驶记录仪中,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可选的,在所述汽车行驶记录仪中,所述定位模块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选的,在所述汽车行驶记录仪中,所述控制模块为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包括汽车数据采集装置。可选的,在所述汽车行驶记录仪中,所述汽车数据采集装置包括:CAN总线接口、开关量采集接口。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汽车行驶记录仪。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及汽车,通过人脸识别模块实现对驾驶员身份的精确识别,提高了驾驶员身份验证的准确性;通过控制模块接收加速度传感器模块所获取的加速度值,分析驾驶员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良驾驶行为,减少了事故发生概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包括:控制模块101、人脸识别模块102、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03、存储模块104、通信模块105以及定位模块106;其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02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采集人脸图像,并将所述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进行对比;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03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获取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度值;所述存储模块104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存储数据;所述通信模块105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实现所述控制模块101与车载平台通信;所述定位模块106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提供定位数据;所述控制模块101用于接收并分析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02、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03以及所述定位模块106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105实现与车载平台通信。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02具体包括:摄像头、识别单元;所述摄像头支持红外模式,用于采集人脸图像;所述识别单元用于对比所述摄像头所采集的人脸图像与所述预存人脸图像;所述摄像头与所述识别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预存人脸图像为驾驶员在注册汽车驾驶资格时拍摄的人脸图像。所述摄像头支持红外模式,当拍摄环境处于光线不佳的情况时,例如晚上、阴天等,摄像头中的红外作用部件自动开启,可以保证在光线条件不佳的情况下拍摄清晰人脸图像。具体地说,所述摄像头通过串口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采集驾驶员人脸图像,并将所述人脸图像通过串口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101中。所述控制模块101将所述摄像头所采集的人脸图像通过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传送至所述识别单元中,所述识别单元将所述摄像头所采集的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进行对比,确认驾驶员身份,并将对比结果通过SPI返回至所述控制模块101,所述控制模块101将所述对比结果通过所述通信模块105上报至车载平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识别单元为汽车行驶记录仪内置模块,具备人脸特征提取、人脸对比的单独运算功能。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03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获取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度值,并将所述加速度值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101中。所述控制模块101通过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03获取的加速度值分析驾驶员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良驾驶行为,例如急加速、急刹车等,并将分析结果通过所述通信模块105上报至车载平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存储模块104具体包括:配置信息存储单元、采集数据存储单元;所述配置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01)、人脸识别模块(102)、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03)、存储模块(104)、通信模块(105)以及定位模块(106);其中,/n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02)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采集人脸图像,并将所述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进行对比;/n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03)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获取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度值;/n所述存储模块(104)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存储数据;/n所述通信模块(105)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实现所述控制模块(101)与车载平台通信;/n所述定位模块(106)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提供定位数据;/n所述控制模块(101)用于接收并分析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02)、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03)以及所述定位模块(106)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105)实现与车载平台通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行驶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01)、人脸识别模块(102)、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03)、存储模块(104)、通信模块(105)以及定位模块(106);其中,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02)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采集人脸图像,并将所述人脸图像与预存人脸图像进行对比;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03)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获取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度值;
所述存储模块(104)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存储数据;
所述通信模块(105)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实现所述控制模块(101)与车载平台通信;
所述定位模块(106)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用于提供定位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101)用于接收并分析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02)、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模块(103)以及所述定位模块(106)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105)实现与车载平台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02)具体包括:摄像头、识别单元;
所述摄像头支持红外模式,用于采集人脸图像;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对比所述摄像头所采集的人脸图像与所述预存人脸图像;
所述摄像头与所述识别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10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德守尤胜坤李新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鸿泉物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