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98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及系统,获取首层已知点的高程;通过全站仪获取其中心至首层已知点高程的标高线距离;首层至待测层于垂直向穿设通孔,于待测层通孔处布置棱镜头,所述全站仪的望远镜垂直向指向棱镜头并与所述棱镜头中心重合,操作全站仪测距并获取间距;安装所述棱镜头的转换装置具有标识高程,测量所述棱镜头至标识高程的标识点距离常数K;于待测层安装水准仪,并于转换装置的高程标识Hi顶处立有第一水准尺;于待测层的引测点高程Hb处立有第二水准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全站仪天顶距功能,通过首层高程基准点,引测首层高程基准点,引测至待测层高程的转换装置上,再利用水准仪将转换装置上的高程引测至待测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程测量
,具体为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超高层±0.000m地上部分高程的传递采用悬吊钢尺法。每次至少传递三个点,并相互校对。依据一层标高控制点,用检定合格的钢尺沿结构向上直接丈量,钢尺量距应使用标准拉力、并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钢尺量距应使用标准拉力、并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现场必须实测出当时环境的大气温度、构件温度、钢尺温度。每次测量均应从基准点重新丈量,传递上来以后与下一层标高点进行比对;传统的高程引测方法还不够完善,存在钢尺操作精度低,同时操作不便,受钢尺整尺段影响,误差累计较大,一但误差过大很难调整纠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已知水准点,获取首层已知点的高程,所述已知点的高程为第一高度值Ha;根据首层已知点的高程,通过全站仪获取其中心至首层已知点高程的标高线距离,所述标高线距离为第二高度值a1;首层至待测层于垂直向穿设通孔,于待测层通孔处布置棱镜头,该棱镜头安装于转换装置上,所述全站仪的望远镜垂直向指向棱镜头并与所述棱镜头中心重合,操作全站仪测距并获取间距,所述间距为第三高度值di;安装所述棱镜头的转换装置具有标识高程,所述标识高程为第四高度值Hi,测量所述棱镜头至标识高程的标识点距离常数K;于待测层安装水准仪,并于转换装置的高程标识Hi顶处立有第一水准尺,通过水准仪读取视线高度,于第一水准尺上的所述视线高度为第五高度值ai;于待测层的引测点高程Hb处立有第二水准尺,通过水准仪读取视线高度,于第二水准尺上的所述视线高度为第六高度值bi;由Ha+a1+di+K=Hb+bi-ai=Hi求得:引测点高程Hb=Ha+a1+di+K-bi+ai。所述首层至待测层于垂直向穿设通孔的方法包括:于首层至待测层之间的所有层级处开设有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的且具有预设大小的通孔。所述转换装置具有调节底座,所述于待测层通孔处布置棱镜头的方法包括:将所述转换装置的调节底座架设于通孔外缘处的水平面上,并调节棱镜头的所在位置,使其棱镜头中心与所述全站仪的望远镜中心重合。一种高程测量系统,包括:于首层安装有全站仪,所述全站仪获取其中心至首层已知点高程的标高线距离;于首层至待测层在垂直向穿设有通孔;于首层上方的待测层安装有水准仪、转换装置、第一水准尺和第二水准尺,所述转换装置上设置有棱镜头,所述棱镜头布置于待测层的通孔轴线处,其中心与所述全站仪的望远镜垂直向指向重合设置,所述转换装置具有标识高程,所述第一水准尺安装在该标识高程的顶点处,所述第一水准尺用于水准仪读取其视线高度,所述第二水准尺立设于引测点处,所述第二水准尺用于水准仪读取其视线高度。所述转换装置包括有调节底座和转换器,所述转换器拆卸式的立设于调节底座的一侧,所述转换器的顶点用于作为标识高程的识别点。所述转换器包括有竖直杆和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固设于竖直杆中段部,所述棱镜头可调节的安装在横杆的另一端,所述标识高程的识别点位于竖直杆的顶点。所述棱镜头安装于横杆端部并使其镜面水平放置。所述水准仪架设在第一水准尺和第二水准尺之间。所述转换装置架设在待测层的通孔处,其中,所述调节底座的中部形成有与该通孔孔径适配的孔型,以驱使棱镜头布置于待测层的通孔轴线处且无轴向遮挡。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全站仪天顶距功能,通过首层高程基准点,引测首层高程基准点,引测至待测层高程的转换装置上,再利用水准仪将转换装置上的高程引测至待测层,该种方法有效的克服了传统钢尺操作精度低、操作不便、受钢尺整尺段影响以及误差累计较大等诸多缺点,且安装快捷,使用简单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换装置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换装置放置于通孔处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案提供了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及系统,用于实现对高层建筑的高程精准测量,该种高程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有效的降低了高程传递引起的测量粗差和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率,具体如下:实施例一:标高的传递点设在首层的轴线控制点处,通过位于首层至待测层于垂直向穿设通孔实现垂直向上的传递。所述的高程测量系统包括有安装在首层的全站仪1,以及安装在待测层的水准仪6、转换装置3、第一水准尺4和第二水准尺5,这里,利用全站仪1天顶距功能,通过首层高程基准点,引测至施工层(即待测层)高程的转换装置3上,在利用水准仪6将转换装置3上的高程引测至施工层,突破了传统的钢尺操作精度低且操作不便、受钢尺整尺段影响导致的累计误差大等诸多缺点。所述全站仪1获取其中心至首层已知点高程的标高线距离,这里,在位于首层的全站仪1一侧立设有一水准尺2。具体的为,在轴线控制点处架设全站仪1,并严格整平,置平望远镜(屏幕数值显示90°),读取竖立在首层Ha上水准尺2的度数a1。于首层上方的待测层安装有水准仪6、转换装置3、第一水准尺4和第二水准尺5,所述转换装置3上设置有棱镜头33,所述棱镜头33布置于待测层的通孔7轴线处,其中心与所述全站仪1的望远镜垂直向指向重合设置,所述转换装置3具有标识高程,所述第一水准尺4安装在该标识高程的顶点处,所述第一水准尺4用于水准仪读取其视线高度,所述第二水准尺5立设于引测点处,所述第二水准尺5用于水准仪6读取其视线高度。具体的为,将望远镜指向天顶(屏幕数值显示0°),将转换装置3放置在待测层的通孔7处,使得棱镜头33中心与全站仪1望远镜中心重合,调节装置对中整平,操作全站仪测距,得到di。在位于待测层安置水准仪6,将第一水准尺4立在转换装置3的转换器31标识高程的顶点Hi处,其读数是ai,然后将第二水准尺5立在待测层的引测点Hb标高处,其读数为bi。由首层已知高程Ha可以推算出待测层的引测点高程Hb,计算原理如下:一:第一高度值Ha+第二高度值a1+第三高度值di+常数K=转换装置的标识高程Hi;二:第四高度值Hi+第五高度值ai=引测点高程Hb+第六高度值bi。由上述:Ha+a1+di+K=Hb+bi-ai=Hi可得出:引测点高程Hb=Ha+a1+di+K-bi+ai。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3包括有调节底座32和转换器31,所述转换器31拆卸式的立设于调节底座32的一侧,所述转换器31的顶点用于作为标识高程的识别点。其进一步的在于,所述转换器31包括有竖直杆311和横杆312,所述横杆312的一端固设于竖直杆311的中段部,这里需要重点指出的在于,本实施例不限定横杆312固设于中段部的具体位置,其需要满足所述横杆312在装配棱镜头33后,所述棱镜头33的镜面需要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根据已知水准点,获取首层已知点的高程,所述已知点的高程为第一高度值Ha;/n根据首层已知点的高程,通过全站仪获取其中心至首层已知点高程的标高线距离,所述标高线距离为第二高度值a1;/n首层至待测层于垂直向穿设通孔,于待测层通孔处布置棱镜头,该棱镜头安装于转换装置上,所述全站仪的望远镜垂直向指向棱镜头并与所述棱镜头中心重合,操作全站仪测距并获取间距,所述间距为第三高度值di;/n安装所述棱镜头的转换装置具有标识高程,所述标识高程为第四高度值Hi,测量所述棱镜头中心点至标识高程的标识点距离常数K;/n于待测层安装水准仪,并于转换装置的高程标识Hi顶处立有第一水准尺,通过水准仪读取视线高度,于第一水准尺上的所述视线高度为第五高度值ai;/n于待测层的引测点高程Hb处立有第二水准尺,通过水准仪读取视线高度,于第二水准尺上的所述视线高度为第六高度值bi;/n由Ha+a1+di+K=Hb+bi-ai=Hi/n求得:引测点高程Hb=Ha+a1+di+K-bi+a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已知水准点,获取首层已知点的高程,所述已知点的高程为第一高度值Ha;
根据首层已知点的高程,通过全站仪获取其中心至首层已知点高程的标高线距离,所述标高线距离为第二高度值a1;
首层至待测层于垂直向穿设通孔,于待测层通孔处布置棱镜头,该棱镜头安装于转换装置上,所述全站仪的望远镜垂直向指向棱镜头并与所述棱镜头中心重合,操作全站仪测距并获取间距,所述间距为第三高度值di;
安装所述棱镜头的转换装置具有标识高程,所述标识高程为第四高度值Hi,测量所述棱镜头中心点至标识高程的标识点距离常数K;
于待测层安装水准仪,并于转换装置的高程标识Hi顶处立有第一水准尺,通过水准仪读取视线高度,于第一水准尺上的所述视线高度为第五高度值ai;
于待测层的引测点高程Hb处立有第二水准尺,通过水准仪读取视线高度,于第二水准尺上的所述视线高度为第六高度值bi;
由Ha+a1+di+K=Hb+bi-ai=Hi
求得:引测点高程Hb=Ha+a1+di+K-bi+a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层至待测层于垂直向穿设通孔的方法包括:
于首层至待测层之间的所有层级处开设有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的且具有预设大小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具有调节底座,所述于待测层通孔处布置棱镜头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转换装置的调节底座架设于通孔外缘处的水平面上,并调节棱镜头的所在位置,使其棱镜头中心与所述全站仪的望远镜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劲辉陈小文金涛张贵虎刘文明周菲刘永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