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矸石山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98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4
涉及一种矸石山监测方法,包括:对矸石山进行治理,修建台阶、边坡、平台;在每个台阶上,均匀布置测温仪探头,每90‑110m布置一个测温探头;先将测温仪探头放置于碾压后的煤矸石台阶之中,从下方台阶开始部署;铺设导线保护管,延伸至平台之上;将导线穿过保护管,连接测温仪探头;在保护管之上,覆盖煤矸石或者渣土,并进行碾压;在新的台阶上,再次部署测温仪探头,上下层平台测温仪错位布置,重复上3个工作步骤;在平台上每个导线处,连接测温仪,增设标志;将所有测温仪连接芯片,进行编号;将所有测温仪的数据,上传至电脑控制中心。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矸石山治理的过程中,预埋测温仪,可以更方便地检测矸石山内部温度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矸石山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矸石山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矸石山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能源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资源仍是我国主体能源。煤矸石的大量排放和自燃以及矸石山酸性淋溶水的超标排放等不仅使矿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而且严重污染了煤矿和周边环境的江河水体,直接影响农业、林业等生产。煤矸石山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逐渐堆积而成的人造山,所以会出现坍塌、滑坡等各类不安全事故,此外随着矸石逐渐被风化磨碎,使得放射性物质、重金属加速析出,对环境和人体产生辐射污染。除了上述各类危险破坏之外,矸石山对人类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最直接的危害是其自燃,矸石山自燃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及SO2、CO2、CO、H2S、NO、NO2等毒害性气体,影响矿区人员及其周边居民生命健康,破坏植被、影响大气环境、水资源环境、影响生态平衡,研究表明煤矸石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潜在来源。矸石山在长期堆放过程中,会产生自燃。矸石山自燃的产生与加剧,都离不开燃烧的三要素:第一,可燃物既矸石山具有自燃倾向性,而黄铁矿、水分等都对矸石山是否可燃有着重要影响;第二,助燃物,矸石山的堆积内部较为疏松,较大的孔隙给外界氧气提供了良好的通道;第三,良好的蓄热,矸石山燃烧初期内部温度不高,但是随着热量的聚积内部温度逐渐升高,而温度升高又会引起氧化放热的加速,最终矸石山自燃。但是治理完后的矸石山,由于内部降温不彻底,还存在复燃的可能,需要加强监测。现有监测主要靠人工观测,费时费力,并且只能看到矸石山表面的现象,无法观察到矸石山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矸石山监测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矸石山监测方法,包括:步骤1,对矸石山进行治理,修建台阶、边坡、平台;步骤2,在每个台阶上,均匀布置测温仪探头,每90-110m布置一个测温探头;步骤3,先将测温仪探头放置于碾压后的煤矸石台阶之中,从下方台阶开始部署;步骤4,铺设导线保护管,延伸至平台之上;步骤5,将导线穿过保护管,连接测温仪探头;步骤6,在保护管之上,覆盖煤矸石或者渣土,并进行碾压;步骤7,在新的台阶上,再次部署测温仪探头,上下层平台测温仪错位布置,按步骤4-步骤6重复工作;步骤8,在平台上每个导线处,连接测温仪,增设标志;步骤9,将所有测温仪连接芯片,进行编号;步骤10,将所有测温仪的数据,上传至电脑控制中心,保障可以看到每个测温点的温度变化。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每100m布置一个测温探头。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6中,回填过程中,将煤矸石与粉煤灰混合后,回填、碾压,将其彻底灭火。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回填过程中,煤矸石与粉煤灰体积比范围为(2~5):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回填过程中,煤矸石与粉煤灰体积比范围为3: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7中,台阶的高度不大于20m,台阶宽度不小于5m,台阶为向内倾斜,坡度范围为20~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0之后还包括:步骤11,在每个平台变形较大的地方,设置沉降观测点;步骤12,定时对沉降观测点进行测量,并在雨季前后加强监测力度。本专利技术在矸石山治理的过程中,预埋测温仪,可以更方便地检测矸石山内部温度变化。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测温仪和测温探头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某一台阶层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矸石山监测方法,包括:步骤1,对矸石山进行治理,修建台阶、边坡、平台;步骤2,在每个台阶上,均匀布置测温仪探头,每90-110m布置一个测温探头;在一个示例中,约100m左右布置一个测温探头。在一个示例中,测温仪探头为灵敏度高的探头。步骤3,先将测温仪探头放置于碾压后的煤矸石台阶之中,从下方台阶开始部署;步骤4,铺设导线保护管,延伸至平台之上;步骤5,将导线穿过保护管,连接测温仪探头;步骤6,在保护管之上,覆盖煤矸石或者渣土,并进行碾压;在一个示例中,回填过程中,将煤矸石与粉煤灰混合后,回填、碾压,将其彻底灭火。在一个示例中,回填过程中,煤矸石与粉煤灰体积比范围为(2~5):1。在一个示例中,回填过程中,煤矸石与粉煤灰体积比范围为3:1。步骤7,在新的台阶上,再次部署测温仪探头,上下层平台测温仪错位布置,按步骤4-步骤6重复工作;在一个示例中,台阶的高度不大于20m,台阶宽度不小于5m,台阶为向内倾斜,坡度范围为20~30°。步骤8,在平台上每个导线处,连接测温仪,增设标志;步骤9,将所有测温仪连接芯片,进行编号;步骤10,将所有测温仪的数据,上传至电脑控制中心,保障可以看到每个测温点的温度变化。在一个示例中,在步骤10之后还包括:步骤11,在每个平台变形较大的地方(主要为平台拐角处),设置沉降观测点;步骤12,定时对沉降观测点进行测量,并在雨季前后加强监测力度。将治理后的矸石山顶部,做成围埂,用于保护矸石山,防止水土流失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矸石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对矸石山进行治理,修建台阶、边坡、平台;/n步骤2,在每个台阶上,均匀布置测温仪探头,每90-110m布置一个测温探头;/n步骤3,先将测温仪探头放置于碾压后的煤矸石台阶之中,从下方台阶开始部署;/n步骤4,铺设导线保护管,延伸至平台之上;/n步骤5,将导线穿过保护管,连接测温仪探头;/n步骤6,在保护管之上,覆盖煤矸石或者渣土,并进行碾压;/n步骤7,在新的台阶上,再次部署测温仪探头,上下层平台测温仪错位布置,按步骤4-步骤6重复工作;/n步骤8,在平台上每个导线处,连接测温仪,增设标志;/n步骤9,将所有测温仪连接芯片,进行编号;/n步骤10,将所有测温仪的数据,上传至电脑控制中心,保障可以看到每个测温点的温度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矸石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对矸石山进行治理,修建台阶、边坡、平台;
步骤2,在每个台阶上,均匀布置测温仪探头,每90-110m布置一个测温探头;
步骤3,先将测温仪探头放置于碾压后的煤矸石台阶之中,从下方台阶开始部署;
步骤4,铺设导线保护管,延伸至平台之上;
步骤5,将导线穿过保护管,连接测温仪探头;
步骤6,在保护管之上,覆盖煤矸石或者渣土,并进行碾压;
步骤7,在新的台阶上,再次部署测温仪探头,上下层平台测温仪错位布置,按步骤4-步骤6重复工作;
步骤8,在平台上每个导线处,连接测温仪,增设标志;
步骤9,将所有测温仪连接芯片,进行编号;
步骤10,将所有测温仪的数据,上传至电脑控制中心,保障可以看到每个测温点的温度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矸石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每1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挪亚郭衍游吕立娜杨植王行军来强郭鹏李明寰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