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智能安全巡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914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3
一种管道智能安全巡检装置,包括管道、车体、滑块、支撑环、第三支撑柱和检测组件;车体前侧面上设置照明灯和摄像头;滑块设置在车体后侧面上;支撑环设置在滑块端部,支撑环上开设多组第二通孔;第三支撑柱设置在车体后侧面上;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三支撑柱外壁上;第五支撑柱穿过第二通孔,第五支撑柱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圆板和第二滚轮;第三弹簧套在第五支撑柱上;第一圆板设置在第二弹簧端部,第一圆板与压力传感器接触;检测组件设置多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三组稳定组件对车体进行固定,提高了车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多组检测组件,能准确检测到管道较小的凹陷或外凸变形,提高管道巡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智能安全巡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巡检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智能安全巡检装置。
技术介绍
为保证管道的安全,需要经常对管道进行巡检,主要检查管道内是否存在破裂、堵塞、变形等问题,提前做出预防措施,防止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管道因内部复杂环境危险性较大,通常采用巡检小车进行检查,操控人员在地面上方控制巡检小车,现有的巡检小车直接放置在管道内,稳定性较差,同时现有的巡检小车在对管道的凹陷和外凸变形的检查上较容易漏检,特别是较小的凹陷和外凸,光靠摄像手段难以检测到,导致不能对管道较小的变形进行提前处理,容易使较小的变形演变为严重的变形,甚至导致管道破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管道智能安全巡检装置,通过三组稳定组件对车体进行固定,提高了车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多组检测组件,能准确检测到管道较小的凹陷或外凸变形,提高管道巡检效果。(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管道智能安全巡检装置,包括管道、车体、滑块、支撑环、第三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智能安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车体(2)、滑块(18)、支撑环(19)、第三支撑柱(21)和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22)、第一圆板(23)、第二弹簧(24)、第三弹簧(26)和第五支撑柱(27);还包括稳定组件,稳定组件设置三组,三组稳定组件分别设置在车体(2)左右两侧以及顶部,稳定组件与管道(1)内壁弹性接触;/n车体(2)前侧面上设置照明灯(3)和摄像头(4);滑块(18)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车体(2)后侧面上,车体(2)上设有用于对滑块(18)的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支撑环(19)下部设置在滑块(18)上,支撑环(19)与管道(1)同轴设置,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智能安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车体(2)、滑块(18)、支撑环(19)、第三支撑柱(21)和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22)、第一圆板(23)、第二弹簧(24)、第三弹簧(26)和第五支撑柱(27);还包括稳定组件,稳定组件设置三组,三组稳定组件分别设置在车体(2)左右两侧以及顶部,稳定组件与管道(1)内壁弹性接触;
车体(2)前侧面上设置照明灯(3)和摄像头(4);滑块(18)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车体(2)后侧面上,车体(2)上设有用于对滑块(18)的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支撑环(19)下部设置在滑块(18)上,支撑环(19)与管道(1)同轴设置,支撑环(19)位于管道(1)内,支撑环(19)上沿径向开设多组第二通孔(20);第三支撑柱(21)水平设置在车体(2)后侧面上,第三支撑柱(21)与支撑环(19)同轴设置,第三支撑柱(21)穿过支撑环(19);
压力传感器(22)设置在第三支撑柱(21)外壁上;第五支撑柱(27)配合穿过第二通孔(20),第五支撑柱(27)一端设置第二圆板(25),第二圆板(25)位于支撑环(19)内周圆内侧,第五支撑柱(27)另一端设置第二滚轮(28),第二滚轮(28)与管道(1)内周壁滑动接触;第三弹簧(26)套在第五支撑柱(27)上,第三弹簧(26)一端与支撑环(19)内周壁连接,第三弹簧(26)另一端与第二圆板(25)连接,第三弹簧(26)处于拉伸状态;第二弹簧(24)沿支撑环(19)径向设置在第二圆板(25)朝向压力传感器(22)的端面上,第一圆板(23)设置在第二弹簧(24)靠近压力传感器(22)的端部,第一圆板(23)与压力传感器(22)接触,第二弹簧(24)处于压缩状态;检测组件设置多组,多组第五支撑柱(27)分别配合穿过多组第二通孔(20);车体(2)无线通信连接远程终端,车体(2)上设有定位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智能安全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巡检装置的管道变形巡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车体(2)水平放置在管道(1)内;
S2、将三组稳定组件弹性抵靠在管道(1)内周壁上,保证支撑环(19)与管道(1)同轴;
S3、远程控制车体(2)前进,摄像头(4)全称摄像,并将数据传输至远程终端,第一圆板(23)抵靠在压力传感器(22)上产生压力值,并在远程终端输出压力走势图;
S4、当某个压力传感器(22)的压力值产生突变,定位系统输出发生突变的位置,显示在远程终端上;
S5、远程终端操作人员对比摄像头(4)拍摄的信息,确认管道发生突变位置处是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宝华李德升崔省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泰诺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