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自动张紧轮的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891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3
一种应用于自动张紧轮的支板,包括安装在支板顶部的本体及安装在支板底部的皮带轮,支板可通过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调节皮带轮的使用位置,从而实现满足皮带张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支板自身的被限位件与本体的限位件配合使用时可以实现在转动后的角度限位,即可避免转动越程,从而避免支板转动角度越程从而失去对皮带作张紧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自动张紧轮的支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自动张紧轮的支板。
技术介绍
张紧轮是带传动的张紧装置,可通过使用固定或自调张紧轮来实现。张紧轮一般布置在松边的内侧,从而使带只受单向弯曲;同时,为保证小带轮包角不致减小过多,张紧轮应尽量靠近大带轮安装。使用固定张紧轮时,由于寿命范围内皮带的伸长及磨损和发动机机身及皮带不同的热膨胀系数而产生的尺寸变化,使得发电机在运转过程中张紧力很不稳定。当带的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以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如果张紧力过大,驱动装置易于产生噪声并且皮带寿命缩短;如果张紧力过小,皮带易打滑、振动产生噪声,并且皮带易于起皱、破损,从而寿命缩短。由此可见张紧轮在汽车发动机的驱动系统中起到直观重要的作用。公开号CN207315995U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前端轮系的自动张紧轮,包括摇臂、安装座和设置在所述摇臂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阻尼组件,所述摇臂通过中心轴与所述安装座连接且所述摇臂能够相对所述中心轴转动,所述中心轴与所述摇臂之间还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在所述摇臂上。该种支板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支板的使用范围较窄,而且张紧轮又属于易损品,即支板单一朝向转动的方向出现部件损坏时,即无法继续转动,就需要更换整个支板,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张紧轮的支板,能够增强物理通用性,降低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应用于自动张紧轮的支板,包括安装在支板顶部的本体及安装在支板底部的皮带轮,支板可通过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调节皮带轮的使用位置,从而实现满足皮带张紧。进一步完善,本体的前端外壁具有限位件,支板的前端外壁具有与限位件的配合使用的被限位件,并用于确认支板转动后的使用位置。进一步完善,限位件包括具有厚度的上限位部,上限位部对被限位件作高度限位。进一步完善,限位件还包括具有厚度且与上限位部一体成型的下限位部,下限位部呈中部空槽左右两端均匀分布的构型,下限位部对被限位件作左端/右端限位。进一步完善,上限位部整体呈匹配本体外圆周的前端圆弧的弧形设置。进一步完善,下限位部整体呈匹配本体外圆周的前端圆弧的弧形设置。进一步完善,被限位件包括具有厚度的凸起,凸起的上端存在于下限位部的空槽内。进一步完善,凸起整体呈匹配支板外圆周的前端圆弧的弧形设置。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本技术的支板可通过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调节皮带轮的使用位置,从而实现满足皮带张紧;(2)本技术的支板自身的被限位件与本体的限位件配合使用时实现在转动后的角度限位,即可避免转动越程,从而避免支板转动角度越程从而失去对皮带作张紧的作用;(3)本技术的限位部具有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利用这两个部分可以对被限位件实现全面限位,上限位部用于限制被限位件的高度,下限位部用于限制被限位件的左端/右端的转动角度,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这种应用于自动张紧轮的支板,包括安装在支板1顶部的本体2及安装在支板1底部的皮带轮3,支板1可通过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调节皮带轮3的使用位置,从而实现满足皮带张紧,双向转动增加了物理通用性,延长张紧轮的使用寿命长。考虑到支板1在转动时需要对其作转动位置约束,即其转动角度不得越程,本体2的前端外壁具有限位件4,支板1的前端外壁具有与限位件4的配合使用的被限位件5,两者用于确认支板1转动后的使用位置,通过被限位件5与限位件4配合使用,即可实现对支板1作转动角度限定,从而避免支板1转动角度越程从而失去对皮带作张紧的作用。考虑到自动张紧轮安装在发动机,发动机周围还安装有其它零部件,即被限位件5的高度不能因为过高而对其它零部件造成安装干涉,限位件4包括具有厚度的上限位部41,上限位部41对被限位件5作高度限位,如此一来即可对被限位件5作高度限位,也在设置被限位件5时对其提供设置参照,被限位件5的高度不得超过上限位部41即可,方便快捷。考虑到支板1在转动后需要作限位,限位件4还包括具有厚度且与上限位部41一体成型的下限位部42,下限位部42呈中部空槽左右两端均匀分布的构型,下限位部42对被限位件5作左端/右端限位,中部空槽可供下限位部42存在于内,并以两端均匀分布的部分作为左端/右端的终点,如此一来即可满足被限位件5转动又可以对其做使用位置限位,方便快捷。进一步完善,上限位部41整体呈匹配本体2外圆周的前端圆弧的弧形设置,如此的设置具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在于实现支板1可以圆弧转动,避免呈矩形设置时有转动干涉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于可以适当减小上限位部41的整体体积,使得上限位部41不会对皮带造成干涉,从而也不会对皮带造成磨损,增加皮带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完善,下限位部42整体呈匹配本体2外圆周的前端圆弧的弧形设置,如此的设置具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在于实现支板1可以圆弧转动,避免呈矩形设置时有转动干涉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于可以适当减小下限位部42的整体体积,使得下限位部42不会对皮带造成干涉,从而也不会对皮带造成磨损,增加皮带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快速定位,被限位件5包括具有厚度的凸起51,凸起51的上端存在于下限位部42的空槽内,如此的设置使得被限位件5即可以稳定安装于支板1,又可以延伸至下限位部42的空槽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进一步完善,凸起51整体呈匹配支板1外圆周的前端圆弧的弧形设置,如此的设置具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在于实现支板1可以圆弧转动,避免呈矩形设置时有转动干涉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于可以适当减小凸起51的整体体积,使得凸起51不会对皮带造成干涉,从而也不会对皮带造成磨损,增加皮带的使用寿命。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自动张紧轮的支板,包括安装在支板(1)顶部的本体(2)及安装在支板(1)底部的皮带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可通过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调节所述皮带轮(3)的使用位置,从而实现满足皮带张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自动张紧轮的支板,包括安装在支板(1)顶部的本体(2)及安装在支板(1)底部的皮带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可通过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调节所述皮带轮(3)的使用位置,从而实现满足皮带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自动张紧轮的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前端外壁具有限位件(4),所述支板(1)的前端外壁具有与所述限位件(4)的配合使用的被限位件(5),两者用于确认所述支板(1)转动后的使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自动张紧轮的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包括具有厚度的上限位部(41),所述上限位部(41)对所述被限位件(5)作高度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自动张紧轮的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还包括具有厚度且与所述上限位部(41)一体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德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