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油冷却的制冷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包括冷冻机油循环回路、冷冻机油循环支路,冷冻机油循环支路包括:环形槽,设置于气缸缸头;导流管,一端连通曲轴油槽,另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槽进油孔,冷却机油能够从曲轴油槽引出,向上经导流管进入缸头的环形槽,冷冻机油流经环形槽,经排油孔排出后返回底部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冷冻机油循环回路的基础上,引出循环支路对缸头进行冷却,并在缸头设置环形槽时冷冻机油通过,使冷却部位与产热部位相匹配,缸头与冷冻机油接触的面积,提高缸头的冷却效率。且为利用压机本身的冷冻机油,未引入别的冷却物质,将冷冻机油循环利用,提高了冷冻机油利用率,提高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油冷却的制冷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油冷却的制冷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制冷用压缩机一般采用往复式压缩机,如图1所示,包括气缸缸头1、活塞组件2,气缸安装于气缸座3,气缸内的活塞往复运动压缩制冷剂气体。在电机4的带动下,活塞在高速往复运动中,与气缸内壁产生摩擦,会产生较大热量。且冰箱压缩机在压缩终了阶段,产生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较高温度的制冷剂气体会向气缸、活塞传热。缸头温度越高,气缸活塞间的配合间隙不稳定,活塞气缸润滑不良,容易出现磨损,影响压缩机性能及使用寿命,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与耐久性。并且,冰箱压缩机缸头温度过高,还会影响压缩机的制冷量和效率。现有的压缩机气缸一般是靠压缩机内制冷剂的流动与油泵循环系统冷冻机油的飞溅进行冷却。如图2所示,其中冷冻机油通过曲轴偏心部出油孔将其甩起飞溅到活塞,冷冻机油的飞溅轨迹大致为图2中的油线5所在位置,对活塞进行润滑的同时并对缸头具有冷却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现有这种冷冻机油的润滑冷却方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缸头过热的现象仍经常发生,使工作效率降低、使用寿命减少,说明这种对缸头的冷却方式存在冷却效率不足的问题。由于压缩机的活塞处于高速往复运动,与气缸内壁产生摩擦,会产生较大热量;且冰箱压缩机在压缩终了阶段,产生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较高的制冷剂气体会向气缸、活塞传热;缸头的热量主要来自上述两方面。缸头温度越高气缸活塞间的配合间隙变化越大,润滑粘度下降,活塞气缸润滑不良,容易出现磨损,进而影响压缩机性能及使用寿命。缸头冷却效果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由于是仅能够对缸头的外壁进行润滑,而缸头产生热量的部位在活塞与缸头接触摩擦的内壁,并且制冷剂气体在被压缩时会在气缸内部释放热量导致缸头发热,即冷却部位与产热部位不匹配。另一方面,这种润滑方式由于是油洒溅在缸头外壁对其冷却,油从出油口出来或被拨油杆拨起,在洒向缸头外壁的过程中运动轨迹具有不确定性,不能完全覆盖到要润滑的面,即冷却部位不够全面。为解决缸头冷却效果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冷冻机油循环回路的基础上,引出循环支路对缸头进行冷却,并在缸头设置环形槽使冷冻机油通过,使冷却部位与产热部位相匹配,同时由于冷冻机油从缸头内部通过,增加了缸头与冷冻机油接触的面积,提高缸头的冷却效率,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油冷却的制冷用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气缸缸头、冷冻机油循环回路,所述冷冻机油循环回路:冷冻机油从压缩机底部经曲轴油槽向上,再经曲轴偏心部出油孔甩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冻机油循环支路,所述冷冻机油循环支路包括:环形槽,设置于气缸缸头,所述环形槽在两侧分别开设有环形槽进油孔、环形槽排油孔;导流管,一端连通曲轴油槽,另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槽进油孔;所述冷冻机油循环支路中,冷却机油能够从曲轴油槽引出,向上经导流管进入缸头的环形槽,冷冻机油流经环形槽,经排油孔排出后返回底部油槽。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环形槽的中心线与所述气缸缸头的中心线重合,开设在与缸盖的连接面。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气缸环形槽的横切面为台阶状,外侧依次设置金属密封圈、橡胶密封圈。起到双层密封作用,防止冷冻机油泄漏进入气缸内,影响吸排气过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曲轴具有曲轴避让段,所述曲轴油槽经过所述曲轴避让段;所述曲轴避让段所对应的轴套位置设置轴开孔,能连通所述曲轴油槽与所述导流管。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轴开孔的位置的设置根据曲轴避让段不被电机遮挡,以及连接导流管不会干涉电机与气缸座来确定。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环形槽进油孔、环形槽排油孔分别位于缸头结构的两侧或对角位置;所述环形槽进油孔、环形槽排油孔的位置能够相互对调。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流管采用金属管或柔性管;当采用金属管时,所述导流管与环形槽进油孔以螺纹连接或胶粘的方式连接固定,并设置密封垫;当采用柔性管时,所述导流管与环形槽进油孔以胶粘的方式固定。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气缸环形槽的台阶状的横切面的下部切面呈U形。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冷却油循环回路的泵油压力由转动的曲轴与冷冻机油产生的粘性力提供。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具有油冷却的制冷用压缩机;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冰柜、或空调。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现有冷冻机油循环回路的基础上,引出循环支路对缸头进行冷却,并在缸头设置环形槽使冷冻机油通过,使冷却部位与产热部位相匹配,同时由于冷冻机油从缸头内部通过,增加了缸头与冷冻机油接触的面积,冷却部位更加全面,提高缸头的冷却效率。(2)由于是将原有的冷冻机油循环回路引出支路对缸头内部进行冷却,且为利用压机本身的冷冻机油,未引入别的冷却物质,将冷冻机油循环利用,在少增加结构的前提下,提高了冷冻机油利用率,提高冷却效率。(3)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油冷却的制冷用压缩机,利用冷冻机油循环回路对缸头进行冷却,降低压机运行中缸头的过热度,改善气缸内的活塞及相关组件会因过热影响而受热膨胀,影响活塞与其他零件以及气缸间的配合间隙,导致润滑变差等相关的问题。(4)用冷冻机油循环回路对缸头进行冷却,有效带走气缸内因制冷剂气体压缩生成的热量,使压缩机工作过程接近于等温压缩,大幅度减少了压缩机功耗,降低制冷剂的排气温度,提高了设备能效。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是现有的压缩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压缩机冷却机油的甩油油线位置示意图;图3-4展示了冷冻机油循环回路中曲轴油槽部分的结构;图5-6展示了冷冻机油循环支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7-9展示了冷冻机油循环支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展示了缸头环形槽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缸缸头;11.环形槽;12.环形槽进油孔;13.环形槽排油孔;14.金属密封圈;15.橡胶密封圈;2.活塞组件;3.气缸座;4.电机;5.油线;6.导流管;61.导流管入口62.导流管出口;7.曲轴避让段;71.曲轴油孔;72.吸油管;73.吸油管芯;74.轴开孔。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一种具有油冷却的制冷用压缩机,包括气缸座3,安装在气缸座的曲轴、活塞组件2、气缸缸头1,并设置冷冻机油循环回路。在冷冻机油循环回路中,冷冻机油从压缩机底部的经曲轴油槽向上,再经曲轴偏心部出油孔甩出,从而完成对轴承的冷却,以及对缸头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油冷却的制冷用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气缸缸头、冷冻机油循环回路,所述冷冻机油循环回路:冷冻机油从压缩机底部经曲轴油槽向上,再经曲轴偏心部出油孔甩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冻机油循环支路,所述冷冻机油循环支路包括:/n环形槽,设置于气缸缸头,所述环形槽在两侧分别开设有环形槽进油孔、环形槽排油孔;/n导流管,一端连通曲轴油槽,另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槽进油孔;/n所述冷冻机油循环支路中,冷却机油能够从曲轴油槽引出,向上经导流管进入缸头的环形槽,冷冻机油流经环形槽,经排油孔排出后返回底部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油冷却的制冷用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气缸缸头、冷冻机油循环回路,所述冷冻机油循环回路:冷冻机油从压缩机底部经曲轴油槽向上,再经曲轴偏心部出油孔甩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冻机油循环支路,所述冷冻机油循环支路包括:
环形槽,设置于气缸缸头,所述环形槽在两侧分别开设有环形槽进油孔、环形槽排油孔;
导流管,一端连通曲轴油槽,另一端连接所述环形槽进油孔;
所述冷冻机油循环支路中,冷却机油能够从曲轴油槽引出,向上经导流管进入缸头的环形槽,冷冻机油流经环形槽,经排油孔排出后返回底部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油冷却的制冷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中心线与所述气缸缸头的中心线重合,开设在与缸盖的连接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油冷却的制冷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环形槽的横切面为台阶状,外侧依次设置金属密封圈、橡胶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油冷却的制冷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轴具有曲轴避让段,所述曲轴油槽经过所述曲轴避让段;
所述曲轴避让段所对应的轴套位置设置轴开孔,能连通所述曲轴油槽与所述导流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馨,邓安义,范兵,徐廉洲,蒋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万宝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