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87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包括轴瓦本体,所述轴瓦本体开设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注油孔,所述轴瓦本体的内壁开设可供润滑油流动扩散的油槽,所述第一注油孔位于所述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能够使得润滑油在轴瓦本体与轴径之间形成油膜,减少轴瓦本体与转轴之间的摩擦,降低噪音,提高轴瓦本体及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
本技术涉及轴承装配
,特别涉及一种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
技术介绍
设备润滑是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的有效途径。滑动轴承工作时,经常出现润滑效果不良的现象。由于结构设计缺陷,导致轴瓦内部润滑不均匀,润滑效果不佳,无法确定判定油杯内润滑油是否进入轴瓦内部;轴瓦与轴径之间很难形成完整的油膜,致使轴瓦与轴径工作时存在边界摩擦,严重时甚至出现干摩擦,产生异响。从而导致滑动轴承寿命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改进滑动轴承轴瓦结构及润滑油注油方式,改善润滑效果和增大轴瓦的使用寿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该工装能够使得润滑油在轴瓦本体与轴径之间形成油膜,减少轴瓦本体与转轴之间的摩擦,降低噪音,提高轴瓦本体及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包括轴瓦本体,所述轴瓦本体开设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注油孔,所述轴瓦本体的内壁开设可供润滑油流动扩散的油槽,所述第一注油孔位于所述油槽内。可选地,所述油槽包括沿所述轴瓦本体的周向延伸、且沿所述轴瓦本体的轴向相间设置的多条环形槽以及连通相邻所述环形槽的导流槽,所述第一注油孔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可选地,所述导流槽为S型折弯槽。可选地,所述导流槽为与所述轴瓦本体的轴线方向平行的直线槽。可选地,相邻所述环形槽的轴向间距相等。可选地,所述轴瓦本体的外周设有滑动轴承座,所述滑动轴承座开设与所述第一注油孔对齐的第二注油孔,且所述第二注油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注油孔的直径。可选地,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二注油孔和所述第一注油孔设置的注油装置,所述注油装置包括注油嘴以及连接所述注油嘴的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环形槽内,所述注油管的周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注油孔配合且卡止于所述第一注油孔外侧的限位部。可选地,所述注油嘴的末端设有出油段,所述出油段伸入所述注油管内且与所述注油管通过螺纹旋接。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滑动轴承润滑工装包括轴瓦本体,通过在轴瓦本体开设第一注油孔并在轴瓦本体内壁开设油槽,通过向第一注油孔加注润滑油时,润滑油在进入轴瓦本体内壁后沿油槽流动扩散,避免润滑油加注不到位磨损轴瓦本体,上述油槽的设置有助于润滑油加注到位,在轴承的高速旋转时在轴承与轴瓦本体内壁之间形成油膜,降低摩擦,提高轴瓦本体及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轴瓦本体的内壁的结构图;图3为图1中注油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注油嘴的结构图;图5为图3中注油管道的结构图。其中:1-注油嘴、11-出油段、2-注油管、21-限位部、3-滑动轴承座、4-轴瓦本体、41-第一注油孔、42-环形槽、43-导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轴瓦本体的内壁的结构图,图3为图1中注油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注油嘴的结构图,图5为图3中注油管道的结构图。本技术所提供的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包括轴瓦本体4,轴瓦本体4开设第一注油孔41,第一注油孔41沿轴瓦本体4的厚度方向贯穿轴瓦本体4,以便于将润滑油注入到轴瓦本体4的内壁。此外,轴瓦本体4的内壁还开设有油槽,第一注油孔41位于轴瓦本体4内壁的一端设置在油槽内,如此以来,经第一注油孔41注入轴瓦本体4内的润滑油会进入油槽内并经油槽均匀输送至轴瓦本体4的不同部位,使得转轴在高速旋转时形成油膜,减小轴瓦本体4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延长轴瓦本体4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轴瓦本体4的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轴瓦本体4包括上轴瓦和下轴瓦,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轴瓦本体4仅以上轴瓦的设置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注油孔41开设在轴瓦本体4的上轴瓦上,开设在轴瓦本体4的油槽包括多条平行相间设置的环形槽42,以及连通相邻环形槽42的导流槽43。环形槽42沿轴瓦本体4的周向延伸,多条环形槽42沿轴瓦本体4的轴向均匀相间设置。上轴瓦和下轴瓦的环形槽42呈半圆环状且一一对应设置,二者拼接之后形成完整的环形槽42,下轴瓦通常不开设第一注油孔41,下轴瓦的导流槽43可根据需要开设。第一注油孔41位于轴瓦本体4轴向上居中设置的环形槽42内,以便于润滑油从第一注油孔41夹住后均匀向轴瓦本体4的两端流动扩散。导流槽43不仅可以设置为图2所示的S型折弯槽,还可设置为直线槽或者以其他形状弯折的槽道,只要能够将连接第一注油孔41的环形槽42内的润滑油导流至相邻的环形槽42内即可。请进一步参考图1以及图3至图5,轴瓦本体4的外周部设置用来支撑固定轴瓦本体4的滑动轴承座3,滑动轴承座3的整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滑动轴承的轴承座设置。此外,滑动轴承座3还设有第二注油孔,第二注油孔与第一注油孔41对齐设置,也即第二注油孔的轴线与第一注油孔41的轴线重合,以便于通过注油装置穿过第二注油孔、第一注油孔41将润滑油加注到环形槽42内。第二注油孔的直径设置为大于第一注油孔41,以便通过在第二注油孔对注油装置进行定位及固定。为确保润滑油加注到位,注油装置包括注油嘴1和连接注油嘴1的注油管2,注油管2用来依次穿过第二注油孔、第一注油孔41延伸至环形槽42内,注油管2的周部设置外凸的限位部21,限位部21的直径等于第二注油孔的直径且大于第一注油孔41的直径,从而通过限位部21卡止于第一注油孔41的外侧实现定位,确保注油管2的末端恰好伸入环形槽42内且未凸出于环形槽42。注油嘴1设置用来连接压力油输送装置的进油嘴以及与进油嘴连通的出油段11。出油段11的外壁开设外螺纹,注油管2连接出油段11的一端设置内螺纹,通过将注油嘴1的出油段11插入注油管2内并通过螺纹旋接固定,以实现将压力油通过注油嘴1和注油管2直接加注到环形槽42内,相对于传统的借助油杯加注,润滑油可能渗漏到轴瓦与滑动轴承座3之间而言,本申请借助注油管2的设置确保润滑油加注到环形槽42内,保证了轴瓦本体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瓦本体(4),所述轴瓦本体(4)开设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注油孔(41),所述轴瓦本体(4)的内壁开设可供润滑油流动扩散的油槽,所述第一注油孔(41)位于所述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瓦本体(4),所述轴瓦本体(4)开设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注油孔(41),所述轴瓦本体(4)的内壁开设可供润滑油流动扩散的油槽,所述第一注油孔(41)位于所述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包括沿所述轴瓦本体(4)的周向延伸、且沿所述轴瓦本体(4)的轴向相间设置的多条环形槽(42)以及连通相邻所述环形槽(42)的导流槽(43),所述第一注油孔(41)位于所述环形槽(4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43)为S型折弯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43)为与所述轴瓦本体(4)的轴线方向平行的直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轴承轴瓦润滑工装,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环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浩峰朴日淳孙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