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发动机结构的外装部件易受到干涉导致脱移失效技术问题。本发动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齿轮室和曲轴室,所述曲轴室的外侧壁具有供起动机的驱动轴穿过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朝齿轮室所在的一侧凸出,该安装部的外端与所述齿轮室的外侧壁通过加强板固连,该曲轴室的外侧壁、齿轮室的外侧壁、安装部和加强板合围形成用于安装起动机的让位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起动机形成防护并保证箱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
,涉及一种发动机。
技术介绍
摩托车发动机箱体用于容置曲轴、平衡轴和变速组件等部件,同时也是如起动机等外置部件的安装平台,其大多采用铸铁材料铸造成型,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箱体会持续受到内部曲轴和平衡轴的脉冲冲击,箱体的质量水平与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息息相关。公开号为CN2060922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曲轴箱体,所述曲轴箱体开设有轴承安装孔,所述摩托车发动机中的平衡轴内置于所述曲轴箱体内并伸置于所述轴承安装孔内,所述摩托车发动机中的轴承套设于所述平衡轴处并组装于所述轴承安装孔内,所述轴承安装孔的孔径为42毫米,所述轴承安装孔的孔深为13毫米,所述轴承的尺寸与所述轴承安装孔的尺寸相匹配。上述箱体结构可使内部轴承工作更平稳,但外装的起动机部件易受到干涉导致脱移失效,影响发动机工作稳定性。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为解决上述问题容易考虑:1、增加外置起动机的连接强度,避免其产生位移;2、为外置起动机设置防护罩,降低磕碰产生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齿轮室和曲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室的外侧壁具有供起动机的驱动轴穿过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朝齿轮室所在的一侧凸出,该安装部的外端与所述齿轮室的外侧壁通过加强板固连,该曲轴室的外侧壁、齿轮室的外侧壁、安装部和加强板合围形成用于安装起动机的让位凹槽。箱体属于发动机的壳体部分,齿轮室用于容置变速器组件,曲轴室用于容置和安装发动机的曲轴和平衡轴等组件,起动机安装于箱体外侧,起动机的驱动轴并通过单向传动装置与曲轴转动连接,当需要启动发动机是可控制起动机通电带动曲轴转动从而带动活塞冲程运动利于实现点火操作。通过在曲轴室的外侧壁设置朝齿轮室所在一侧凸出的安装部,安装部为起动机的安装平台,可供起动机的驱动轴穿过从而安装部内布置的齿轮进行驱动,最终带动曲轴动作,同时使安装部的外端与齿轮室的外侧壁之间通过加强板固连,由曲轴室的外侧壁、齿轮室的外侧壁安装部和加强板合围形成让位凹槽,可使起动机固设于让位凹槽内,这样实现起动机安装的同时箱体外侧壁可形成保护起动机周向的保护壳,降低起动机受到磕碰的概率以保证发动机工作稳定,而加强板将安装部和齿轮室外侧壁之间间隔的空间填补,这样使让位凹槽的周向形成结构闭环,从而改善起动机连接区域的强度,保证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在上述发动机中,所述让位凹槽的敞口朝上设置,所述让位凹槽的底面具有朝下设置并与外界连通的漏水孔,所述让位凹槽的底面与该让位凹槽周向侧壁的接合处具有若干上下方向设置的肋板。设置让位凹槽敞口朝上,在让位凹槽的底面设置朝下与外界连通的漏水孔,这样雨水落入让位凹槽后能从漏水孔流至外界,避免对起动机造成浸泡而导致工作失效,进而提高工作稳定性,在让位凹槽的底面与该让位凹槽周向侧壁的接合处设置若干竖向延伸的肋板,上下方向肋板可对让位凹槽的内侧壁进行强化,进一步保证结构稳定。在上述发动机中,所述让位凹槽的底面低处具有朝下凹陷且呈条形的汇流段,所述漏水通道位于所述汇流段上,若干所述肋板的下侧边沿与所述汇流段表面接合,若干肋板沿该汇流段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并将所述汇流段分隔为若干段滞水槽。通过在让位凹槽的底面低处设置朝下凹陷且呈条形的汇流段,使漏水孔上端位于所述汇流段上,且肋板的下侧边沿与汇流段表面接合,多个肋板沿该汇流段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并将汇流段分隔为若干段滞水槽,这样进入让位凹槽内的雨水会在重力趋势作用下优先流入汇流段,从而快速从漏水孔排出;而肋板将汇流段分隔为若干滞水槽,可使在阴雨天气下部分雨水能滞留在滞水槽内,可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持续通过吸热蒸腾为箱体提供散热,利于发动机更高效稳定地工作,且当摩托车收入车库后后也可依靠发动机箱体余温将滞水槽内的雨水蒸腾掉,避免积留造成锈蚀,保证工作稳定。在上述发动机中,所述汇流段的表面呈凹弧面状,该汇流段边沿经平滑过渡处理。通过设置汇流段的表面呈凹弧面状且使汇流段的侧边平滑过渡,这样在雨水可顺畅进入汇流段的同时避免汇流段边沿结构产生应力集中,使结构稳定。在上述发动机中,所述让位凹槽的底面还具有朝上凸出的限位凸台,当起动机安装于所述让位凹槽内时所述限位凸台沿竖向与起动机的最低处正对,该限位凸台沿汇流段长度方向位于相邻两所述肋板之间,所述限位凸台的顶部位置高于所述肋板上侧边沿的最低位置。通过在让位凹槽的底面设置有朝上凸出的限位凸台,使起动机安装后限位凸台沿竖向与起动机的最低处正对,这样限位凸台可限制起动机的最低位置,利于确保起动机安全精确的安装位置,此外,雨水在滞水槽内的液面上涨后会自肋板上侧边沿的最低位置流出,使限位凸台沿汇流段长度方向位于相邻两肋板之间,且使限位凸台的顶部位置高于肋板上侧边沿的最低位置,这样可避免限位凸台影响滞水槽的最大水位,且利于保证雨水不会持续对起动机产生浸泡,提高工作稳定性。在上述发动机中,所述曲轴室和所述齿轮室沿发动机的前后方向依次布置,发动机包括设于所述箱体上方的缸体,所述缸体内具有若干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缸筒,所述让位凹槽沿前后方向与若干所述缸筒的下端正对。通过设置曲轴室和齿轮室沿发动机的前后方向依次布置,且发动机包括设于所述箱体上方的缸体,使让位凹槽沿前后方向与缸筒下端正对,这样让雨水进入让位凹槽可更直接地对多个缸筒下端所在的区域同时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在上述发动机中,所述汇流段的沿发动机的左右方向设置,该汇流段的长度尺寸与所述缸体左右方向的尺寸相适配。通过设置汇流段的沿发动机的左右方向设置,且汇流段的长度尺寸与缸体左右方向的尺寸相适配,这样进一步保证各滞水槽内的雨水可更均匀地吸收各缸体传递的热量,保证冷却均匀稳定。在上述发动机中,所述漏水孔位于所述让位凹槽底面的边缘处,该漏水孔的下端位于所述安装部下方的箱体外表面。通过设置漏水孔位于所述让位凹槽底面的边缘处,使漏水孔的下端位于安装部下方的箱体外表面,这样利于将漏水孔的长度缩短,最大程度减小其对发动机结构强度和散热效果的影响,且利于保证水流通畅。在上述发动机中,所述让位凹槽的底部具有若干用于安装起动机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沿上下方向设置。通过在让位凹槽的底部设置上下方向布置的安装柱,可使起动机的另一端与安装柱固连,这样保证起动机两端受力平衡,利于保证安装结构稳定。在上述发动机中,所述箱体的顶部接合面与该箱体的底部接合面平行。通过使箱体的顶部接合面与该箱体的底部接合面平行,这样便于进行铸造加工,节约生产成本且利于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本发动机通过设置安装部、加强板、曲轴室外侧壁和齿轮室外侧壁合围形成让位凹槽,使位于让位凹槽内的起动机一端与安装部相连接,这样实现起动机安装的同时让位凹槽的内侧壁可形成保护起动机周向的保护壳,防护效果优,无需额外增加配件,降低起动机受到磕碰的概率以保证发动机工作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具有齿轮室(11)和曲轴室(12),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室(12)的外侧壁具有供起动机的驱动轴穿过的安装部(13),所述安装部(13)朝齿轮室(11)所在的一侧凸出,该安装部(13)的外端与所述齿轮室(11)的外侧壁通过加强板(14)固连,该曲轴室(12)的外侧壁、齿轮室(11)的外侧壁、安装部(13)和加强板(14)合围形成用于安装起动机的让位凹槽(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具有齿轮室(11)和曲轴室(12),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室(12)的外侧壁具有供起动机的驱动轴穿过的安装部(13),所述安装部(13)朝齿轮室(11)所在的一侧凸出,该安装部(13)的外端与所述齿轮室(11)的外侧壁通过加强板(14)固连,该曲轴室(12)的外侧壁、齿轮室(11)的外侧壁、安装部(13)和加强板(14)合围形成用于安装起动机的让位凹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凹槽(3)的敞口朝上设置,所述让位凹槽(3)的底面具有朝下设置并与外界连通的漏水孔(31),所述让位凹槽(3)的底面与该让位凹槽(3)周向侧壁的接合处具有若干上下方向设置的肋板(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凹槽(3)的底面低处具有朝下凹陷且呈条形的汇流段(33),所述漏水通道位于所述汇流段(33)上,若干所述肋板(32)的下侧边沿与所述汇流段(33)表面接合,若干肋板(32)沿该汇流段(33)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并将所述汇流段(33)分隔为若干段滞水槽(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段(33)的表面呈凹弧面状,该汇流段(33)边沿经平滑过渡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凹槽(3)的底面还具有朝上凸出的限位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成,邓定红,周鹏博,陈礼信,莫康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