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让压锚索的隧道支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海拔高地应力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让压锚索的隧道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木寨岭隧道施工的不良地质及地应力情况:围岩岩性,软质炭质板岩为主,V级围岩;地质构造,褶皱带活动强烈,近东西走向断层发育;3个背斜、3个向斜构造;6处褶皱、12条断层;地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24.95MPa;Rc/σmax值均小于4,属极高应力区。木寨岭隧道施工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是:(1)施工线路长,属于特长公路隧道,长度达15.2km;(2)隧道地质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层影响大;(3)隧道的地质为以软质炭质板岩为主的围岩软,使得施工难度很大;(4)埋深大,深度达到629.1m;(5)地应力水平高,自重应力15.7MPa,最大水平主应力24.95MPa,导致隧道施工周期长;(6)斜井掌子面围岩为30°、45°、75°和无序;斜井初支开裂变形的初支拆换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让压锚索的隧道支护方法,解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让压锚索的隧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向采用5.3m短预应力让压锚索、10.3m长预应力让压锚索对围岩体进行预应力加固,采用长短锚索结合的布置方式,布置方式为纵向交替布置,以期达到对外部围岩更深层加固的目的;即通过“外锚内支”的围岩体内加固和隧道衬砌结构共同受力的原理进行结构设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让压锚索的隧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向采用5.3m短预应力让压锚索、10.3m长预应力让压锚索对围岩体进行预应力加固,采用长短锚索结合的布置方式,布置方式为纵向交替布置,以期达到对外部围岩更深层加固的目的;即通过“外锚内支”的围岩体内加固和隧道衬砌结构共同受力的原理进行结构设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让压锚索的隧道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让压锚索的隧道支护短锚索长度5.3m,张拉力不小250KN,抗拉拔力不小于350KN,间排距为环向1.0m×纵向1.2m;长锚索长度10.3m,张拉力不小250KN,抗拉拔力不小于350KN,间排距为环向1.0m×纵向1.2m;高强柔性网的网格尺寸100×1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让压锚索的隧道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架从0.5m/榀间距调整到0.6m/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让压锚索的隧道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Φ21.8×5.3m让压锚索和Φ21.8×10.3m让压锚索,让压锚索锚固端长度不小于60cm。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家武,杨铁轮,王智佼,魏小军,杨浓郁,唐绍武,陈伟祥,龙文华,张成勇,邹强,侯小红,李鹏,元继夏,刘远鹏,赵建秋,陈利峰,郭霖,安斌,林琳,赵宝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