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控制系统的水下中心管汇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石油输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带控制系统的水下中心管汇。
技术介绍
水下生产系统由于其在开发深水油气田和边际油气田时具有明显的综合经济优势,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作为油气田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进行广泛研究和应用。有关资料表明,海洋领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预测未发现的油气储量大部分在深水海域,而带控制系统的水下中心管汇是深水水下生产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其集成度高、设计难度大,因此,现有的深水水下生产系统中并没有一套完整且控制范围大的水下中心管汇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带控制系统的水下中心管汇,以解决现有的深水水下生产系统中没有一套完整且控制范围大的水下中心管汇设备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控制系统的水下中心管汇,包括吸力锚;框架,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吸力锚上,所述框架上布置有阳极;管汇模块,所述管汇模块包括设置所述框架上的第一水下路由器、第二水下路由器、控制模块、管汇顶板、液管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控制系统的水下中心管汇,其特征在于:包括/n吸力锚;/n框架,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吸力锚上,所述框架上布置有阳极;/n管汇模块,所述管汇模块包括设置所述框架上的第一水下路由器、第二水下路由器、控制模块、管汇顶板、液管线、以及水下多路液压接头,所述第一水下路由器和所述第二水下路由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水下路由器和所述第二水下路由器均与水下采油树连接,所述第一水下路由器和所述第二水下路由器均与脐带缆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水下多路液压接头连接,所述水下多路液压接头分别连接所述脐带缆与所述水下采油树;/n生产管道系统,所述生产管道系统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生产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控制系统的水下中心管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力锚;
框架,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吸力锚上,所述框架上布置有阳极;
管汇模块,所述管汇模块包括设置所述框架上的第一水下路由器、第二水下路由器、控制模块、管汇顶板、液管线、以及水下多路液压接头,所述第一水下路由器和所述第二水下路由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水下路由器和所述第二水下路由器均与水下采油树连接,所述第一水下路由器和所述第二水下路由器均与脐带缆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水下多路液压接头连接,所述水下多路液压接头分别连接所述脐带缆与所述水下采油树;
生产管道系统,所述生产管道系统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生产管道系统包括生产管线、分别连接在靠近所述生产管线两端的两根生产预留管线、以及间隔连接在所述生产管线上的八根生产支管线,所述生产管线与第二海底管线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生产管线还与水下清管球发射或接收装置连接,所述生产支管线与所述水下采油树连接;
乙二醇管道系统,所述乙二醇管道系统设置在所述框架内并与所述水下采油树连接,所述乙二醇管道系统包括乙二醇管线、连接在靠近所述乙二醇管线一端的两根乙二醇预留管线、以及间隔连接在所述乙二醇管线上的八根乙二醇支管线,所述乙二醇管线与第一海底管线终端设备连接;
放空管道系统,所述放空管道系统包括放空管线、以及间隔连接在所述放空主管上的八根放空支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控制系统的水下中心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锚包括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上的开孔结构、设置在所述筒体上的刻度标识、设置在所述筒体上与所述刻度标识对应的数字标识、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顶端的若干个调平机构,所述框架设置在若干个所述调平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控制系统的水下中心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分为三层,且均布置有所述阳极,所述框架包括顶层结构、与所述顶层结构对应设置的底层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顶层结构与所述底层结构之间的若干个吊装立柱,每一所述吊装立柱的顶端设置有一穿过所述顶层结构的吊耳,所述底层结构设置在若干个所述调平机构上,所述顶层结构与所述底层结构之间间隔设置有一个控制器底座以及两个路由器底座,所述第一水下路由器和所述第二水下路由器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路由器底座上,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底座上,所述管汇顶板设置在所述顶层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控制系统的水下中心管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汇顶板上设置有水下机器人操作把手、水下阀门操作口、水下阀门标识、管汇安装方向标识、腐蚀监测点、管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苏锋,石磊,姜瑛,陈祥余,孟宪武,孙雪梅,张美荣,杨洪庆,王东,范玉杨,钱思成,侯莉,李丽娜,何鑫,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