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保健睡眠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82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音保健睡眠舱,涉及家居产品技术领域。该种静音保健睡眠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上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上连接有舱门,且舱门和舱体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舱门的顶部设置有透明板,所述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躺板,所述躺板包括平板和弧形板,所述舱体和躺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对舱体内进行供气的供气机构和用于对舱体内的二氧化碳进行排出的排气机构,且供氧机构和排气机构均通过动力机构进行驱动。能够实现对舱体内持续供气,保证舱体内空气清新及含氧量,并且,能够持续将舱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使得使用者的睡眠效果更好、更加保健,并且,保证供、排气时的密封性,使得静音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音保健睡眠舱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居产品
,具体为一种静音保健睡眠舱。
技术介绍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目前基本上都是通过我们自身的休息来恢复精神、体力,而低睡眠质量无法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新陈代谢,以及增进免疫力的功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睡眠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多数人睡眠时对于周围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从而使得睡眠舱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睡眠舱在使用时,舱体内的氧气含量会逐渐减少,而二氧化碳含量会逐渐增加,从而影响使用者的睡眠效果,无法实现保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保健睡眠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音保健睡眠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上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上连接有舱门,且舱门和舱体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舱门的顶部设置有透明板,所述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躺板,所述躺板包括平板和弧形板,所述舱体和躺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对舱体内进行供气的供气机构和用于对舱体内的二氧化碳进行排出的排气机构,且供氧机构和排气机构均通过动力机构进行驱动。优选的,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开设在舱体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工作块,所述第一工作块内设置有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的下侧壁设置有供气口,所述供气口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供气管,且供气管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由第一开口到第一工作腔内,所述第一工作腔的上侧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弧形板的上侧壁设置,所述第一工作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储气腔,且第一储气腔的侧壁贯通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储气腔的侧壁插设有第一工形导杆,且第一工形导杆的一端贯穿第一工作腔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一工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工作腔以及第一滑块的侧壁固定,所述舱体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且第一挡板与第一工形导杆的一端对正,所述第一滑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且第一拉绳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工作块的侧壁设置。优选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开设在舱体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设置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工作块,所述第二工作块内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二工作腔的下侧壁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且排气管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由第二工作腔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工作腔的上侧壁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上侧壁固定插设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平板的上侧壁设置,所述第二工作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储气腔,且第二储气腔的侧壁贯通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储气腔的侧壁插设有第二工形导杆,且第二工形导杆的二端贯穿第二工作腔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二工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工作腔以及第二滑块的侧壁固定,所述舱体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与第二工形导杆的二端对正,所述第二滑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且第二拉绳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工作块的侧壁设置。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舱体下侧壁上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板的端部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的侧壁并与其中一个转轴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另一端与两个连接轴的侧壁固定。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工作板的下侧壁设置有气孔,所述空腔的侧壁滑动连接有L形设置的封板,且封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滑动面,所述工作箱的内部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有叶轮,且传动轴的一端贯穿工作箱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插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固定管的底部固定,且滑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管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重力球,且重力球在第一滑动面上滑动。优选的,所述工作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插设有第一T形导杆,且第一T形导杆的一端与封板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一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封板以及固定块的侧壁相抵。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开设在舱体上侧壁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舱门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杆,且固定杆在滑槽内滑动。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插设在平板侧壁上的第二T形导杆,所述第二T形导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包括两个对称倾斜设置的第二滑动面,所述第二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平板以及限位块的侧壁相抵,所述舱门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U形设置的限位板,且限位板在第二滑动面上滑动。优选的,所述舱门的内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压力表,所述舱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拉手,所述舱门和舱体相配合的侧壁设置有密封胶条。优选的,所述第一工形导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一储气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磁块,且第二磁块与第一磁块相互排斥,所述第二工形导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磁块,所述第二储气腔的侧壁设置有第四磁块,且第四磁块与第三磁块相互排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静音保健睡眠舱,通过设置供气机构,当动力机构拽动第一拉绳时,带动第一工作块和第一工形导杆向靠近第一挡板的方向移动,当第一通气孔与进气口对正时,第一工形导杆的一端与第一挡板相抵,此时,继续拽动第一拉绳,第一工形导杆无法继续移动,第一工作腔继续移动,此时,第一储气腔内的空气被挤压,从而使得第一储气腔中的空气通过进气口后经进气管进入舱体中,当第一滑块进行复位时,被挤压后的第一储气腔形成负压,从而将外界空气通过第一过滤板和供气管被吸入第一储气腔中,实现持续供气,保证舱体内空气清新及含氧量,从而使得使用者的睡眠效果更好、更加保健,并且,保证供气时的密封性,使得静音效果更好。(2)、该种静音保健睡眠舱,通过设置排气机构,当动力机构拽动第二拉绳时,带动第二滑块和第二工形导杆向靠近第二挡板的方向移动,当第二通气孔与排气口对正时,第二工形导杆的一端与第二挡板相抵,此时,继续拽动第二拉绳,第二工形导杆无法继续移动,第二滑块继续移动,此时,第二储气腔内的二氧化碳被挤压,第二储气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排气管后经第二过滤板排出,当第二滑块在第二弹簧左右下进行复位时,被挤压后的第二储气腔形成负压,从而使得舱体内的二氧化碳通过出气管和出气口进入第二储气腔中,实现持续排气,保降低舱体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使得使用者的睡眠效果更好、更加保健,并且,使得排气时的密封性更好、静音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音保健睡眠舱,包括舱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3)上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上连接有舱门(12),且舱门(12)和舱体(13)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舱门(12)的顶部设置有透明板(10),所述舱体(1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躺板(11),所述躺板(11)包括平板(1101)和弧形板(1102),所述舱体(13)和躺板(1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舱体(13)内进行供气的供气机构和用于对舱体(13)内的二氧化碳进行排出的排气机构,且供氧机构和排气机构均通过动力机构进行驱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保健睡眠舱,包括舱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3)上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上连接有舱门(12),且舱门(12)和舱体(13)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舱门(12)的顶部设置有透明板(10),所述舱体(1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躺板(11),所述躺板(11)包括平板(1101)和弧形板(1102),所述舱体(13)和躺板(1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舱体(13)内进行供气的供气机构和用于对舱体(13)内的二氧化碳进行排出的排气机构,且供氧机构和排气机构均通过动力机构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保健睡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开设在舱体(13)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板(401),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工作块(402),所述第一工作块(402)内设置有第一工作腔(403),所述第一工作腔(403)的下侧壁设置有供气口(408),所述供气口(40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供气管(409),且供气管(409)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由第一开口到第一工作腔(403)内,所述第一工作腔(403)的上侧壁开设有进气口(406),所述进气口(40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407),且进气管(407)的另一端贯穿弧形板(1102)的上侧壁设置,所述第一工作腔(40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04),所述第一滑块(40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储气腔(411),且第一储气腔(411)的侧壁贯通设置有第一通气孔(410),所述第一储气腔(411)的侧壁插设有第一工形导杆(405),且第一工形导杆(405)的一端贯穿第一工作腔(403)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一工形导杆(405)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414),且第一弹簧(4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工作腔(403)以及第一滑块(404)的侧壁固定,所述舱体(13)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413),且第一挡板(413)与第一工形导杆(405)的一端对正,所述第一滑块(4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412),且第一拉绳(412)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工作块(402)的侧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保健睡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开设在舱体(13)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设置有第二过滤板(501),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工作块(502),所述第二工作块(502)内设置有第二工作腔(503),所述第二工作腔(503)的下侧壁设置有排气口(507),所述排气口(50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508),且排气管(508)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由第二工作腔(503)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工作腔(503)的上侧壁开设有出气口(506),所述出气口(506)的上侧壁固定插设有出气管(514),且出气管(514)的另一端贯穿平板(1101)的上侧壁设置,所述第二工作腔(50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504),所述第二滑块(50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储气腔(510),且第二储气腔(510)的侧壁贯通设置有第二通气孔(509),所述第二储气腔(510)的侧壁插设有第二工形导杆(505),且第二工形导杆(505)的二端贯穿第二工作腔(503)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二工形导杆(505)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511),且第二弹簧(51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工作腔(503)以及第二滑块(504)的侧壁固定,所述舱体(13)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513),且第二挡板(513)与第二工形导杆(505)的二端对正,所述第二滑块(5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512),且第二拉绳(512)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工作块(502)的侧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保健睡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中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