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808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管路,包括上半降噪管和下半降噪管,上半降噪管和下半降噪管均由聚酯纤维材料制成,上半降噪管和下半降噪管形成进气降噪管;以气流的方向为下游方向;进气降噪管的下游端通过振动摩擦焊连接有塑料制成的第一接头,第一接头用于连接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进气降噪管的上游端通过振动摩擦焊连接有塑料制成的第二接头,第二接头用于连接作为机动车进气口的前进气口;第一接头上设有卡扣凸台,卡扣凸台用于与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上的卡接槽插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连接,利用PET材料的降噪面积较大,能够直到有效的降噪作用,无须在管路本身结构之外安装消音元件,能够满足更多车辆空间有限的车型的降噪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管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降噪功能的进气管路,尤其是空气滤清器进气口到整车前端模块进气口位置的进气管路。
技术介绍
机动车的发动机具有进气管,为了避免脏空气对发动机产生损害,需要在进气管上设置空气滤清器。以气流方向为下游方向,空气滤清器上游侧的进气管内的空气尚未得到过滤,为脏端管路;空气滤清器下游侧的进气管内的空气已得到过滤,为净端管路。随着整车NVH(NVH是汽车噪声、振动和舒适性等各项指标的总称)性能的提高,一般要求机动车发动机的进气管路具有降噪功能。现有技术中是在进气管路上应用谐振腔体、四分之一波长管等消音原件来达到降噪的功能。机动车空间有限,不少车型无法安装谐振腔体、四分之一波长管等消音元件,车辆进气管路噪声过大,导致整车无法通过NVH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管路,无须安装谐振腔体等消音元件,结构紧凑,能够使车辆空间有限的车型实现充分的降噪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降噪管路包括上半降噪管和下半降噪管,上半降噪管和下半降噪管均由聚酯纤维材料制成,上半降噪管和下半降噪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降噪管和下半降噪管,上半降噪管和下半降噪管均由聚酯纤维材料制成,上半降噪管和下半降噪管通过振动摩擦焊连接为一体形成进气降噪管;以气流的方向为下游方向;/n进气降噪管的下游端通过振动摩擦焊连接有塑料制成的第一接头,第一接头用于连接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n进气降噪管的上游端通过振动摩擦焊连接有塑料制成的第二接头,第二接头用于连接作为机动车进气口的前进气口;/n第一接头上设有卡扣凸台,卡扣凸台用于与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上的卡接槽插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降噪管和下半降噪管,上半降噪管和下半降噪管均由聚酯纤维材料制成,上半降噪管和下半降噪管通过振动摩擦焊连接为一体形成进气降噪管;以气流的方向为下游方向;
进气降噪管的下游端通过振动摩擦焊连接有塑料制成的第一接头,第一接头用于连接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
进气降噪管的上游端通过振动摩擦焊连接有塑料制成的第二接头,第二接头用于连接作为机动车进气口的前进气口;
第一接头上设有卡扣凸台,卡扣凸台用于与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上的卡接槽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管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头上设有防脱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超张龙柴希波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