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78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所述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通过使用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设备来实现的,进而完成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所述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泥土层、集水区、漏水管和净化机构,集水区设置于泥土层的底部,漏水管固定安装于集水区的右侧,净化机构固定安装于集水区的底部,净化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蓄水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蓄水池中的雨水含有金属离子的水分会停留在生物膜的左侧,抽取进入到第一水箱中,进而被喷洒机构循环利用,不含金属离子的水分会穿过生物膜,停留在生物膜的右侧,抽取进入到第二水箱中,被加热机构循环利用,实现了雨水的分类多功能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水循环
,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海绵城市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特点,但现有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在将水重复利用时,利用的功能单一,无法将循环利用的水进行多功能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所述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通过使用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设备来实现的,进而完成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所述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泥土层、集水区、漏水管和净化机构,所述集水区设置于泥土层的底部,所述漏水管固定安装于集水区的右侧,所述净化机构固定安装于集水区的底部。所述净化机构由过滤砖层、火山石灰层、PP棉过滤层、活性炭颗粒层、超滤膜层和引导层组成,所述过滤砖层固定安装于集水区的底部,所述火山石灰层设置于过滤砖层的底部,所述PP棉过滤层设置于火山石灰层的底部,所述活性炭颗粒层设置于PP棉过滤层的底部,所述超滤膜层设置于活性炭颗粒层的底部,所述引导层设置于超滤膜层的底部。所述净化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生物膜,所述蓄水池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机构,所述蓄水池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机构,所述泥土层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地砖。优选的,所述喷洒机构由第一水箱、第一进水管、隔水板、第一加压泵、第一抽水管、喷头和液位机构组成,所述第一进水管固定连接于第一抽水泵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水箱固定连接于第一进水管的左侧,所述隔水板设置于第一水箱的内部,所述第一加压泵固定安装于地砖的顶部,所述第一抽水管固定连接于第一加压泵的底部,所述喷头固定连接于第一加压泵的输出端,所述液位机构设置于第一水箱的内部右侧。所述液位机构由液位计、浮性环、第一磁块、限位环、第二磁块、第三磁块、安全阀组成,所述液位计设置于第一水箱的内部右侧,所述浮性环套接于液位计的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一磁块固定安装于浮性环的内部,所述限位环套接于液位计的外表面中部,所述第二磁块设置于限位环的内部,所述第三磁块设置于液位计的内部,所述安全阀固定安装于液位计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由第二水箱、第二进水管、电加热器、通电插头、导热板、第二加压泵、第二抽水管和出水管组成,所述第二进水管固定连接于第二抽水泵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水箱固定连接于第二进水管的右侧,所述导热板固定安装于第二水箱的内部,所述电加热器固定安装于第二水箱的底部,所述通电插头设置于电加热器的右侧,所述第二加压泵固定安装于地砖的顶部,所述第二抽水管固定连接于第二加压泵的底部,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于第二加压泵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右端与蓄水池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左端与第一水箱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抽水管固定连接于第一加压泵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抽水管贯穿第一水箱的顶部和地砖,所述液位机构贯穿第一水箱的顶部和地砖。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左端与蓄水池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右端与第二水箱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抽水管固定连接于第二加压泵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抽水管贯穿第二水箱的顶部和地砖,所述导热板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通电插头与外界电源连通。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靠近的一侧相互排斥,所述第二磁块与第三磁块靠近的一侧相互排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有净化机构,当发生降雨时,雨水直接落在泥土层流至集水区上或经过漏水管流至集水区,经过滤砖层、火山石灰层、PP棉过滤层、活性炭颗粒层和超滤膜层的逐层过滤,将雨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细菌过滤下,使较为纯净的雨水流经引导层和引流管进入到蓄水池内,供水循环利用设备使用,经过逐层过滤的雨水,净化的效果好,且整个净化机构的造价不高,可以广泛使用。通过安装有生物膜,在蓄水池中的雨水含有金属离子的水分会停留在生物膜的左侧,被第一抽水泵抽取进入到第一水箱中,进而被喷洒机构循环利用,不含金属离子的水分会穿过生物膜,停留在生物膜的右侧,被第二抽水泵抽取进入到第二水箱中,被加热机构循环利用,实现了雨水的分类多功能循环利用。通过安装有液位机构,在第一水箱内部的液位逐渐升高时,浮性环会随着液位升高而升高,带动第一磁块的高度升高,因为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靠近的一侧相互排斥,所以第二磁块会带动限位环提升高度,因为第二磁块与第三磁块靠近的一侧相互排斥,所以第三磁块会在高度提升的过程中顶开安全阀,从而提醒人们第一水箱中的液位高度过高,应启动第一加压泵利用第一抽水管将水从第一水箱中抽出,进而从喷头中喷出,对泥土层内的植被浇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净化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喷洒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液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泥土层、2集水区、3漏水管、4净化机构、401过滤砖层、402火山石灰层、403PP棉过滤层、404活性炭颗粒层、405超滤膜层、406引导层、5引流管、6蓄水池、7生物膜、8第一抽水泵、9第二抽水泵、10喷洒机构、101第一水箱、102第一进水管、103隔水板、104第一加压泵、105第一抽水管、106喷头、107液位机构、1071液位计、1072浮性环、1073第一磁块、1074限位环、1075第二磁块、1076第三磁块、1077安全阀、11加热机构、111第二水箱、112第二进水管、113电加热器、114通电插头、115导热板、116第二加压泵、117第二抽水管、118出水管、12第一连通管、13第二连通管、14地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所述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通过使用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设备来实现的,进而完成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所述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泥土层1、集水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通过使用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设备来实现的,进而完成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n所述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泥土层(1)、集水区(2)、漏水管(3)和净化机构(4),所述集水区(2)设置于泥土层(1)的底部,所述漏水管(3)固定安装于集水区(2)的右侧,所述净化机构(4)固定安装于集水区(2)的底部;/n所述净化机构(4)由过滤砖层(401)、火山石灰层(402)、PP棉过滤层(403)、活性炭颗粒层(404)、超滤膜层(405)和引导层(406)组成,所述过滤砖层(401)固定安装于集水区(2)的底部,所述火山石灰层(402)设置于过滤砖层(401)的底部,所述PP棉过滤层(403)设置于火山石灰层(402)的底部,所述活性炭颗粒层(404)设置于PP棉过滤层(403)的底部,所述超滤膜层(405)设置于活性炭颗粒层(404)的底部,所述引导层(406)设置于超滤膜层(405)的底部;/n所述净化机构(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引流管(5),所述引流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水池(6),所述蓄水池(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生物膜(7),所述蓄水池(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12),所述第一连通管(1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抽水泵(8),所述第一抽水泵(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机构(10),所述蓄水池(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13),所述第二连通管(13)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抽水泵(9),所述第二抽水泵(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机构(11),所述泥土层(1)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地砖(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通过使用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设备来实现的,进而完成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
所述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泥土层(1)、集水区(2)、漏水管(3)和净化机构(4),所述集水区(2)设置于泥土层(1)的底部,所述漏水管(3)固定安装于集水区(2)的右侧,所述净化机构(4)固定安装于集水区(2)的底部;
所述净化机构(4)由过滤砖层(401)、火山石灰层(402)、PP棉过滤层(403)、活性炭颗粒层(404)、超滤膜层(405)和引导层(406)组成,所述过滤砖层(401)固定安装于集水区(2)的底部,所述火山石灰层(402)设置于过滤砖层(401)的底部,所述PP棉过滤层(403)设置于火山石灰层(402)的底部,所述活性炭颗粒层(404)设置于PP棉过滤层(403)的底部,所述超滤膜层(405)设置于活性炭颗粒层(404)的底部,所述引导层(406)设置于超滤膜层(405)的底部;
所述净化机构(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引流管(5),所述引流管(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水池(6),所述蓄水池(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生物膜(7),所述蓄水池(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12),所述第一连通管(1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抽水泵(8),所述第一抽水泵(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喷洒机构(10),所述蓄水池(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13),所述第二连通管(13)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抽水泵(9),所述第二抽水泵(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机构(11),所述泥土层(1)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地砖(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水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机构(10)由第一水箱(101)、第一进水管(102)、隔水板(103)、第一加压泵(104)、第一抽水管(105)、喷头(106)和液位机构(107)组成,所述第一进水管(102)固定连接于第一抽水泵(8)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水箱(101)固定连接于第一进水管(102)的左侧,所述隔水板(103)设置于第一水箱(101)的内部,所述第一加压泵(104)固定安装于地砖(14)的顶部,所述第一抽水管(105)固定连接于第一加压泵(104)的底部,所述喷头(106)固定连接于第一加压泵(104)的输出端,所述液位机构(107)设置于第一水箱(101)的内部右侧;所述液位机构(107)由液位计(1071)、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芹
申请(专利权)人:莱西市邦宁建筑产业科技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