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井用控压固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774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井用控压固井装置。所述控压装置包括根据钻井液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节流控压单元和计量单元,其中,所述节流控压单元能够接收钻井液并被配置为能够对钻井液进行节流控压;所述计量单元被配置为能够获取钻井液的流量,所述计量单元还与钻井液振动筛连接并被配置为能够将获取流量后的钻井液通入所述钻井液振动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包括:能够得知钻井液进入井筒的量以及多少钻井液返回的量,有助于判断固井过程中的漏失和溢流,为作业提供关键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井用控压固井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井钻井井控地面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气井用控压固井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已有技术中,传统的固井作业过程中,井口不需要控制套压,可能针对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作业时,导致漏失不得不采用“穿鞋带帽”正注反打模式作业,最终导致固井质量不高,井筒完整性不好。为此,在精细控压钻井发展基础上,业界发展了控压固井技术,即采用精细控压钻井技术理念,动态控制固井作业循环过程和停泵过程的井底压力剖面,及时调整地面井口套压,采用的装备都是控压钻井装备,即自动节流撬装和回压补偿撬装。目前这种操作模式主要弊端是:一是固井过程井场受限,临时需要采用控压固井时候安装精细控压钻井两套装备(占地面积约是:8m*6m),可能对于很多山区小井场难以安装;二是目前装备中回压补偿撬远距离上水存在问题,上水效率不高;三是计量难,多少钻井液进入井筒,多少钻井液返回钻井液灌很难搞清楚,可能导致固井过程漏失和溢流难以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技术的目的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井用控压固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压固井装置包括根据钻井液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节流控压单元和计量单元,其中,/n所述节流控压单元能够接收钻井液并被配置为能够对钻井液进行节流控压;/n所述计量单元被配置为能够获取节流控压后的钻井液的流量,所述计量单元还与钻井液振动筛连接并被配置为能够将获取流量后的钻井液通入所述钻井液振动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井用控压固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压固井装置包括根据钻井液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节流控压单元和计量单元,其中,
所述节流控压单元能够接收钻井液并被配置为能够对钻井液进行节流控压;
所述计量单元被配置为能够获取节流控压后的钻井液的流量,所述计量单元还与钻井液振动筛连接并被配置为能够将获取流量后的钻井液通入所述钻井液振动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压固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压固井装置还包括补偿单元,所述补偿单元一端与所述计量单元连接、另一端与井筒相连通,所述补偿单元被配置为能够将获取流量后的钻井液通入井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压固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包括根据钻井液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二手动或自动节流阀、第二流量计、钻井液罐、动力组件和第三流量计,其中,
所述第二手动或自动节流阀与所述计量单元连接并被配置为能够将获取流量后的钻井液通入钻井液罐;
所述第二、第三流量计都被配置为能够统计钻井液流量;
所述钻井液罐被配置为能够储存钻井液;
所述动力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钻井液罐中的钻井液通入井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压固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一端与所述动力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钻井液罐连接,所述安全阀被配置为能够在动力组件内压过大的情况下开启并向所述钻井液罐中通入钻井液,以降低内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压固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压固井装置还包括管汇单元,所述管汇单元与井筒连通,其中,
所述管汇单元与所述节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枝林程艳陆灯云杨玻梁玉林左星唐国军白璟邓虎谢意高如军李赛肖润德董斌江迎军庞平李照刘庆彭茂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