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埋锚后张法施工用接长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698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埋锚后张法施工用接长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工作锚和千斤顶连接的锚连接件和顶连接件,以及设于所述锚连接件和顶连接件之间的接长筒;所述锚连接件和顶连接件中至少一个为具有若干通孔的板件,所述通孔用于穿过预应力钢筋;所述接长筒的内径不小于由所述预应力钢筋组成的预应力钢筋束的直径。通过将千斤顶引出至混凝土外壁进行张拉作业,能够简单、高效地完成后张法张拉作业,还可大幅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埋锚后张法施工用接长工具
本技术涉及预应力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深埋锚后张法施工用接长工具。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在先技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基础建设都处于大量开发中,预应力施工工艺不断更新改进。预应力张拉施工包括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张拉工具通常包括千斤顶和设在千斤顶两端的锚具,其中参与永久受力的一个为工作锚,另一个为工具锚。在张拉吨位大、预应力束分布密集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物施工时,深埋锚施工工艺使用越来越普遍。传统张拉施工技术在处理深埋锚时,通常采用预留千斤顶张拉孔位再安装千斤顶进行张拉,该方法不仅要在预留孔内截断钢筋,还需给千斤顶让出工作空间,在张拉完毕之后再将截断的钢筋焊接回预留孔道处,工序复杂,操作困难,对混凝土整体结构受力也存在大量隐患。此外,如果张拉吨位增大,张拉使用的千斤顶的体积也需对应增大,造成开孔面积变大,封锚施工时存在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深埋锚后张法施工用接长工具,通过将千斤顶引出至混凝土外壁进行张拉作业,能够简单、高效地完成后张法张拉作业,还可大幅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深埋锚后张法施工用接长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工作锚和千斤顶连接的锚连接件和顶连接件,以及设于所述锚连接件和顶连接件之间的接长筒;所述锚连接件和顶连接件中至少一个为具有若干通孔的板件,所述通孔用于穿过预应力钢筋;所述接长筒的内径不小于由所述预应力钢筋组成的预应力钢筋束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锚连接件与所述工作锚固定连接,所述锚连接件上设有形状与所述工作锚相匹配的锚接凹槽,用于对所述锚连接件和工作锚进行轴向和/或径向限位。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均设于所述锚接凹槽的槽底。进一步地,所述锚接凹槽为阶梯槽,所述通孔均设于所述阶梯槽的槽底。进一步地,所述顶连接件与所述接长筒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或其辅助部件上设有形状与所述顶连接件相匹配的顶接凹槽,用于对所述顶连接件和千斤顶进行轴向和/或径向限位。进一步地,所述锚连接件为圆形板,所述顶连接件为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径不小于由所述预应力钢筋组成的预应力钢筋束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板的外径与所述接长筒的外径相等,所述环形板的内径与所述接长筒的内径相等。进一步地,所述锚连接件和顶连接件均为厚钢板,所述接长筒的为厚壁无缝钢管。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预应力钢筋的数量一致,其直径略大于所述预应力钢筋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锚连接件、接长筒和顶连接件通过焊接固定成一个整体。通过综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能够取得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千斤顶引出至混凝土外壁进行张拉作业,能够有效解决锚具埋入混凝土深度大、夹角小,及千斤顶工作空间不足等施工难题;2、在深埋锚固端进行张拉施工,能够保护混凝土自身结构完整,而且耗费人工、材料均较少,节省成本;3、整体施工工艺简单,适用性强,安拆方便,能够大幅缩短施工工期。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一些实施例中接长工具的立体图;图2是一些实施例中接长工具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顶连接件,2-接长筒,3-锚连接件,31-通孔,32-锚接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附图中,需要理解的是,不具有相互替代性的不同技术特征显示在同一附图,仅是为了便于简化附图说明及减少附图数量,而不是指示或暗示参照所述附图进行描述的实施例包含所述附图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2,本技术涉及一种深埋锚后张法施工用接长工具,包括锚连接件3和顶连接件1,以及设于此二者之间的接长筒2。锚连接件3与工作锚连接,顶连接件1与千斤顶连接,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连接,以方便组件的重复利用。该接长工具作为张拉端的传力构件,安装于工作锚与千斤顶之间,将千斤顶引出至混凝土外壁进行张拉作业,能够解决工作锚埋入混凝土深度大、夹角小、千斤顶工作空间不足等施工难题。上述千斤顶、工作锚和工具锚均可以是预应力张拉施工中所采用的常规构件,关于其结构、形状等,不再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锚连接件3和顶连接件1中至少一个为具有若干通孔31的板件,通孔31用于穿过预应力钢筋。自工作锚一端引出的预应力钢筋束经通孔穿过接长工具,并由千斤顶牵拉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预应力钢筋束是由若干预应力钢筋组成的集束。接长工具的接长筒2可根据现场实际,设计相应的尺寸,尤其是其长度需足够使接长工具将千斤顶引出至混凝土外壁进行张拉作业。通过接长筒2的设置,能够在深埋锚固端进行张拉施工,有效保护混凝土自身结构完整性。在一些实施例中,锚连接件3与工作锚固定连接,锚连接件3上设有形状与工作锚相匹配的锚接凹槽32,用于对锚连接件3和工作锚进行轴向和/或径向限位。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锚连接件3为圆形板,圆形板的外径与深埋锚预留孔道的孔径相匹配。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锚接凹槽32为槽壁呈阶梯状的凹槽,可称为阶梯槽,通孔31设于阶梯槽的槽底。通孔31的数量应与预应力钢筋的数量一致,其直径略大于预应力钢筋的直径,以避免预应力钢筋在张拉时被破坏,保证预应力钢筋套接张拉时的施工安全。在一些实施例中,顶连接件1与接长筒2固定连接,千斤顶或其辅助部件上设有形状与顶连接件1相匹配的顶接凹槽,用于对顶连接件1和千斤顶进行轴向和/或径向限位。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顶连接件1为环形板,环形板的外径与顶接凹槽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接长筒2的内径和环形板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埋锚后张法施工用接长工具,其特征在于:/n包括分别与工作锚和千斤顶连接的锚连接件和顶连接件,以及设于所述锚连接件和顶连接件之间的接长筒;/n所述锚连接件和顶连接件中至少一个为具有若干通孔的板件,所述通孔用于穿过预应力钢筋;/n所述接长筒的内径不小于由所述预应力钢筋组成的预应力钢筋束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埋锚后张法施工用接长工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分别与工作锚和千斤顶连接的锚连接件和顶连接件,以及设于所述锚连接件和顶连接件之间的接长筒;
所述锚连接件和顶连接件中至少一个为具有若干通孔的板件,所述通孔用于穿过预应力钢筋;
所述接长筒的内径不小于由所述预应力钢筋组成的预应力钢筋束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埋锚后张法施工用接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锚连接件与所述工作锚固定连接,所述锚连接件上设有形状与所述工作锚相匹配的锚接凹槽,用于对所述锚连接件和工作锚进行轴向和/或径向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埋锚后张法施工用接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均设于所述锚接凹槽的槽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埋锚后张法施工用接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接凹槽为阶梯槽,所述通孔均设于所述阶梯槽的槽底。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深埋锚后张法施工用接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连接件与所述接长筒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或其辅助部件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伯东魏焰吴国清闫名成李路哲李伟杨卫卫刘薇彭斌耿维肖代文余俊成齐子康张旭涛薛连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