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其包括滑道本体、设置在滑道本体上方用于将粘接在滑道本体内侧壁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的清洗机构、多个分别设置在滑道本体上用于支撑清洗机构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与滑道本体之间用于将支撑架卡接在滑道本体上的装夹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多个第一输送管、多个设置在第一输送管上的喷水头、固设在多个第一输送管一端的第二输送管、设置在第二输送管一端的高压水泵,所述第二输送管与多个第一输送管的一端均连通。其便于工作人员将残留在倾注滑道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运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
技术介绍
房屋地基的搭建通常包括基坑放线、基槽开挖、浇筑混凝土垫层、绑扎钢筋、浇灌基础混凝土等,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滑道完成混凝土的输送。参照图1,滑道包括滑道本体(1)、设置在滑道本体(1)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但是混凝土倾注完毕后,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对滑道本体(1)进行清理,清理时一般采用刮板将粘接在滑道本体(1)内侧壁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刮板清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不易清理干净会影响后续滑道本体(1)的使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残留在倾注滑道上的混凝土不便清理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将残留在倾注滑道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包括滑道本体、设置在滑道本体上方用于将粘接在滑道本体内侧壁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的清洗机构、多个分别设置在滑道本体上用于支撑清洗机构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与滑道本体之间用于将支撑架卡接在滑道本体上的装夹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滑道时,首先通过装夹机构将支撑架和清洗机构固定在滑道本体上,接着工作人员可将混凝土通过滑道本体输送至需要倾注的位置;倾注完毕后,工作人员打开清洗机构将滑道本体清洗干净即可;清理时仅需打开清洗机构,清洗机构即可将粘接在滑道本体内侧壁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优选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多个第一输送管、多个设置在第一输送管上的喷水头、固设在多个第一输送管一端的第二输送管、设置在第二输送管一端的高压水泵,所述第二输送管与多个第一输送管的一端均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需要将粘接在滑道本体内侧壁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时,首先打开高压水泵,高压水泵将水加压输送至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将水输送至第一输送管内,由喷水头喷射在滑道本体内侧壁上,从而将粘接在滑道本体内侧壁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优选的,所述喷水头与第一输送管之间设置有活接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混凝土的环境较为恶劣,喷水头阻塞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喷水头进行更换或者检修时,通过将活接头可将喷水头从第一输送管上取下,活接头连接方式简单便捷,便于喷水头的安装和拆卸工作,提高了更换喷水头的便捷性。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滑道本体两侧的挡板、固设在两个挡板之间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挡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管与多个支撑板均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两个挡板分别放置在滑道本体的两侧后,通过装夹机构将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滑道本体上即可完成支撑架的安装。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中的两个挡板与支撑板一体成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型设置连接牢固、强度高、使用稳定。优选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设置在挡板与滑道本体之间的压紧板、设置在压紧板与挡板之间的螺杆,所述压紧板与滑道本体抵接,所述螺杆一端与压紧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与挡板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滑道本体上安装支撑架时,将两个挡板分别放置在滑道本体的两侧后,转动螺杆,螺杆带动压紧板向靠近滑道本体一侧移动,使多个压紧板分别压紧在滑道本体的两侧即可。优选的,所述压紧板远离挡板的一端开设有与滑道本体外侧壁相适配的弧形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凹槽增大了压紧板与滑道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压紧板与滑道本体之间不易打滑,增加了装夹机构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挡板远离压紧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松螺母,所述防松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松螺母可以自锁、抗振,从而达到防松的效果,使装夹机构更稳定。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滑道本体的一端固设有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转动手轮,手轮可以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实现压紧板的夹紧和松弛转态,手轮为工作人员提供手持的部位,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螺杆。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1.工作人员需要对粘接在滑道本体内侧壁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时,仅需打开清洗机构,清洗机构即可将粘接在滑道本体内侧壁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滑道本体的清理工作;2.工作人员安装支撑架时,可首先转动螺杆,将两个压紧板与滑道本体两侧间隔一定距离,工作人员可以较为轻松的将两个压紧板放置在滑道本体的两侧,从而更方便工作人员安装装夹机构。3.弧形凹槽增大了压紧板与滑道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压紧板与滑道本体之间不易打滑,增加了装夹机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混凝土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表示清洗机构中喷水头连接方式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表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滑道本体;2、清洗机构;21、第一输送管;22、喷水头;23、活接头;24、第二输送管;25、高压水泵;3、支撑架;31、挡板;32、支撑板;4、装夹机构;41、压紧板;411、弧形凹槽;42、螺杆;43、手轮;44、防松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2-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参照图2,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包括滑道本体1,滑道本体1上方设置有清洗机构2,清洗机构2用于将粘接在滑道本体1内侧壁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滑道本体1上设置有三个沿滑道本体1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支撑架3,支撑架3用于支撑清洗机构2,支撑架3与滑道本体1之间设置有装夹机构4,装夹机构4用于将支撑架3卡接在滑道本体1上。参照图2,支撑架3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滑道本体1两侧的挡板31,挡板31呈长方形板设置,两个挡板31对称设置,两个挡板31之间固设有支撑板32,支撑板32也呈长方形板设置,两个挡板31与支撑板32一体成型设置,一体成型设置连接牢固,提高了支撑架3的稳定性。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滑道时,首先将两个挡板31分别放置在滑道本体1的两侧,在通过装夹机构4将滑道本体1两侧的挡板31固定安装在滑道本体1上,即可完成支撑架3的安装;接着工作人员将混凝土通过滑道本体1输送至需要倾注的位置,倾注完毕后,工作人员启动清洗机构2,清洗机构2将滑道本体1清洗干净即可。参照图2和图3,清洗机构2包括三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一输送管21,每个第一输送管21均与三个支撑板32固定连接,第一输送管21上设置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喷水头22,喷水头22与第一输送管21之间设置有活接头23;三个第一输送管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送管24,第二输送管24与三个第一输送管21均连通设置,第二输送管24的一端设置有高压水泵25,高压水泵25用于增大第一输送管21和第二输送管24中水的压强,使喷水头22将滑道本体1内侧壁冲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滑道本体(1)、设置在滑道本体(1)上方用于将粘接在滑道本体(1)内侧壁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的清洗机构(2)、多个分别设置在滑道本体(1)上用于支撑清洗机构(2)的支撑架(3)、设置在支撑架(3)与滑道本体(1)之间用于将支撑架(3)卡接在滑道本体(1)上的装夹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滑道本体(1)、设置在滑道本体(1)上方用于将粘接在滑道本体(1)内侧壁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的清洗机构(2)、多个分别设置在滑道本体(1)上用于支撑清洗机构(2)的支撑架(3)、设置在支撑架(3)与滑道本体(1)之间用于将支撑架(3)卡接在滑道本体(1)上的装夹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2)包括多个第一输送管(21)、多个设置在第一输送管(21)上的喷水头(22)、固设在多个第一输送管(21)一端的第二输送管(24)、设置在第二输送管(24)一端的高压水泵(25),所述第二输送管(24)与多个第一输送管(21)的一端均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头(22)与第一输送管(21)之间设置有活接头(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倾注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滑道本体(1)两侧的挡板(31)、固设在两个挡板(31)之间的支撑板(32),两个所述挡板(31)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军生,孙豪杰,牟炳强,徐文昊,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玉全新型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