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钢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651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钢筋柱,包括纵向钢筋、墙体板、钢筋柱和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定位机构于墙体板前端,通过将钢筋柱带动插板插入至定位槽内侧后端预开设的插槽内侧,此时预留螺杆穿过透孔内侧,然后依次使用垫环和螺母安装于预留螺杆前端,从而实现钢筋柱位置的固定,并且将定位杆穿过墙体板和插板顶部预开设的定位孔而对钢筋柱进行进一步加固,以及将U型板安装于衔接槽内侧而实现对凹槽内侧的部件进行保护,然后可使用混凝土对钢筋柱外部进行浇筑,到达了使得钢筋柱在装配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和装配工作效率更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钢筋柱
本技术涉及钢筋柱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墙体钢筋柱。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实行墙体改革政策,以实现保护土地、节约能源的目的,近几年在社会上出现的新型墙体材料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应用较多的,有石膏或水泥轻质隔墙板、彩钢板、加气混凝土砌块、钢丝网架泡沫板、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石膏板、石膏砌块、陶粒砌块、烧结多孔砖、页岩砖、实心混凝土砖、PC大板、水平孔混凝土墙板、活性炭墙体、新型隔墙板等,而一种墙体钢筋柱复合保温式环保墙体能够满足新型墙体的要求,墙体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钢筋柱以提高整体的牢固性。当钢筋柱在装配的过程中,通常是将钢筋柱放置于两个墙体之间,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从而实现钢筋柱与墙体的连接,这种装配方式不仅难以保证钢筋柱装配过程的稳定性,也使得在不断的调整钢筋柱的过程中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墙体钢筋柱。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墙体钢筋柱,该装置包括纵向钢筋和墙体板,所述纵向钢筋嵌入于墙体板顶端面,所述墙体板前端设置有钢筋柱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钢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钢筋(1)和墙体板(2),所述纵向钢筋(1)嵌入于墙体板(2)顶端面,所述墙体板(2)前端设置有钢筋柱(3)和定位机构(4),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槽(41)、凹槽(42)、定位杆(43)、U型板(44)、衔接槽(45)、插板(46)、预留螺杆(47)、透孔(48)、垫环(49)和螺母(410),所述定位槽(41)开设于墙体板(2)前端面,且定位槽(41)内侧贴合于钢筋柱(3)外侧后端,所述凹槽(42)开设于钢筋柱(3)左右两端中部,所述定位杆(43)贯穿于墙体板(2)顶端面前端,所述U型板(44)活动伸入于凹槽(42)内侧,且U型板(44)锁固于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钢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钢筋(1)和墙体板(2),所述纵向钢筋(1)嵌入于墙体板(2)顶端面,所述墙体板(2)前端设置有钢筋柱(3)和定位机构(4),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槽(41)、凹槽(42)、定位杆(43)、U型板(44)、衔接槽(45)、插板(46)、预留螺杆(47)、透孔(48)、垫环(49)和螺母(410),所述定位槽(41)开设于墙体板(2)前端面,且定位槽(41)内侧贴合于钢筋柱(3)外侧后端,所述凹槽(42)开设于钢筋柱(3)左右两端中部,所述定位杆(43)贯穿于墙体板(2)顶端面前端,所述U型板(44)活动伸入于凹槽(42)内侧,且U型板(44)锁固于衔接槽(45)内侧,所述衔接槽(45)开设于凹槽(42)内侧上下两端,所述插板(46)设置于钢筋柱(3)后端面,且插板(46)相吻合于定位槽(41)内侧后端面开设的插槽内侧,所述预留螺杆(47)嵌入于定位槽(41)内侧后端面,且预留螺杆(47)贯穿于透孔(48)内侧,所述透孔(48)贯穿于钢筋柱(3)后端面和凹槽(42)内侧后端面,所述垫环(49)内圈覆盖于预留螺杆(47)外侧前端,且垫环(49)紧贴于凹槽(42)内侧后端面,所述螺母(410)内圈与预留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峰牛虹王蔚然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