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631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0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包括排水口、排水渠、绿化框、设置在绿化框底部的供水槽、吸水条及集水井,排水渠设置在道路下方两侧,排水口间隔设置在排水渠上方,排水渠靠近供水槽的一侧连通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管,供水槽远离排水渠的侧壁与集水井之间连通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靠近供水槽一端的高度不低于第二连接管靠近的高度供水槽一端的高度,绿化框设置在供水槽上方,吸水条一端设置在绿化框内,吸水条另一端伸入供水槽内,集水井与供水槽之间连通设有抽水管,抽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本申请通过收集道路上的雨水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灌溉,使道路雨水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本申请涉及雨水收集灌溉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市政道路的建设不仅涉及路面建设,而且还要考虑电力、通信、排水等各种管路的布设,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城市,还对道路两侧的绿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中,道路上间隔设有多个排水口,排水口下方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渠,聚积在市政道路上的雨水经排水口流入排水渠,并通过排水渠排出。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道路上的雨水直接排出,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资源利用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道路雨水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开设在道路上的排水口、设置在道路下方的排水渠、绿化框、设置在绿化框下方的供水槽、吸水条及集水井,所述排水口间隔设置在所述排水渠上方,所述排水口顶部设有栏栅盖板,所述绿化框沿所述排水渠方向设置在道路上方,所述排水渠靠近所述供水槽的一侧连通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管,所述供水槽远离所述排水渠的侧壁与所述集水井之间连通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所述供水槽一端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供水槽一端的高度,所述绿化框设置在所述供水槽上方,所述吸水条一端设置在所述绿化框内,所述吸水条另一端伸入所述供水槽内,所述集水井与所述供水槽之间连通设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管出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所述供水槽一端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路上的雨水经排水口流入排水渠,进入排水渠内的雨水经第一连接管流入供水槽内,绿化框内种植绿化,通过吸水条将供水槽内的雨水引入绿化框内进行浇灌,使道路雨水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当供水槽内水的高度到达第二连接管的高度后,通过第二连接管将多余的水排入集水井内进行保存;在长期干燥无雨时,启动抽水泵通过抽水管将集水井内保存的雨水抽入供水槽内,便于补充供水槽内的灌溉水,对雨水资源有效利用;通过栏栅盖板对排水口进行遮挡,同时减少进入排水渠内的杂物量。可选的,所述吸水条伸入所述供水槽内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供水槽的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供水槽底部的水也可被引入绿化框内进行浇灌。可选的,所述供水槽侧壁顶部凸出设有安装台,所述绿化框放置在所述安装台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台对绿化框进行支撑,方便用户安装绿化框。可选的,所述绿化框底壁开设有多个透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绿化框内多余的水从透水孔流出,减少绿化框内的绿植被淹死的情况。可选的,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栏栅盖板下方设置有过滤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框对流入排水渠内的雨水进行过滤,进一步减少进入排水渠内的杂质,减少第一连接管堵塞的情况,方便用户使用。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所述排水渠的一端设有第一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过滤网对进入供水槽内的雨水进一步过滤,减少进入供水槽内的杂质量,延长用户清理供水槽的时间间隔,方便用户使用。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所述供水槽一端设有第二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过滤网对进入集水井内的雨水再次过滤。可选的,所述抽水管入口端设有过滤头,所述抽水管出口端设有第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头及第三过滤网有效的减少抽水管堵塞的情况,方便用户使用。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道路上的雨水经排水口流入排水渠,进入排水渠内的雨水经第一连接管流入供水槽内,绿化框内种植绿化,通过吸水条将供水槽内的雨水引入绿化框内进行浇灌,使道路雨水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当供水槽内水的高度到达第二连接管的高度后,通过第二连接管将多余的水排入集水井内进行保存;在长期干燥无雨时,启动抽水泵通过抽水管将集水井内保存的雨水抽入供水槽内,便于补充供水槽内的灌溉水,对雨水资源有效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排水口;11、栏栅盖板;12、过滤框;2、排水渠;21、第一连接管;22、第一过滤网;3、绿化框;31、透水孔;4、供水槽;5、吸水条;6、集水井;61、第二连接管;62、第二过滤网;7、抽水管;71、抽水泵;72、过滤头;73、第三过滤网;8、安装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包括开设在道路上的排水口1、设置在道路下方的排水渠2、绿化框3、设置在绿化框3下方的供水槽4、吸水条5及集水井6,排水口1间隔开设在排水渠2上方,排水口1顶部卡接有栏栅盖板11,通过栏栅盖板11对排水口1进行遮挡,同时减少进入排水渠2内的杂物量。如图2、图3所示,绿化框3沿排水渠2方向设置在道路上方,排水渠2靠近供水槽4的一侧连通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管21,供水槽4远离排水渠2的侧壁与集水井6之间连通设有第二连接管61,第一连接管21靠近供水槽4一端的高度不低于第二连接管61靠近供水槽4一端的高度,绿化框3设置在供水槽4上方,吸水条5一端设置在绿化框3内,吸水条5另一端伸入供水槽4内。道路上的雨水经排水口1流入排水渠2,进入排水渠2内的雨水经第一连接管21流入供水槽4内,绿化框3内种植绿化,通过吸水条5将供水槽4内的雨水引入绿化框3内进行浇灌,使道路雨水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当供水槽4内水的高度到达第二连接管61的高度后,通过第二连接管61将多余的水排入集水井6内进行保存。如图3所示,为了对流入排水渠2内的雨水进行过滤,进一步减少进入排水渠2内的杂质,减少第一连接管21堵塞的情况,排水口1位于栏栅盖板11下方设置有过滤框12。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供水槽4底部的水也可被引入绿化框3内进行浇灌,吸水条5伸入供水槽4内的长度不小于供水槽4的深度。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用户安装固定绿化框3,供水槽4侧壁顶部侧壁垂直凸出设有安装台8,绿化框3放置在安装台8上。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排出绿化框3内多余的水,减少绿化框3内的绿植被淹死的情况,绿化框3底壁开设有多个透水孔31。如图3所示,为了对进入供水槽4内的雨水进一步过滤,减少进入供水槽4内的杂质量,延长用户清理供水槽4的时间间隔,第一连接管21靠近排水渠2的一端设有第一过滤网22。如图2、图3所示,集水井6与供水槽4之间连通设有抽水管7,抽水管7上安装有抽水泵71,抽水管7出水口的高度高于第一连接管21靠近供水槽4一端的高度。在长期干燥无雨时,启动抽水泵71通过抽水管7将集水井6内保存的雨水抽入供水槽4内,便于补充供水槽4内的灌溉水,对雨水资源有效利用。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在道路上的排水口(1)、设置在道路下方的排水渠(2)、绿化框(3)、设置在绿化框(3)下方的供水槽(4)、吸水条(5)及集水井(6),所述排水口(1)间隔设置在所述排水渠(2)上方,所述排水口(1)顶部设有栏栅盖板(11),所述绿化框(3)沿所述排水渠(2)方向设置在道路上方,所述排水渠(2)靠近所述供水槽(4)的一侧连通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管(21),所述供水槽(4)远离所述排水渠(2)的侧壁与所述集水井(6)之间连通设有第二连接管(61),所述第一连接管(21)靠近所述供水槽(4)一端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连接管(61)靠近供水槽(4)一端的高度,所述绿化框(3)设置在所述供水槽(4)上方,所述吸水条(5)一端设置在所述绿化框(3)内,所述吸水条(5)另一端伸入所述供水槽(4)内,所述集水井(6)与所述供水槽(4)之间连通设有抽水管(7),所述抽水管(7)上设有抽水泵(71),所述抽水管(7)出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1)靠近所述供水槽(4)一端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在道路上的排水口(1)、设置在道路下方的排水渠(2)、绿化框(3)、设置在绿化框(3)下方的供水槽(4)、吸水条(5)及集水井(6),所述排水口(1)间隔设置在所述排水渠(2)上方,所述排水口(1)顶部设有栏栅盖板(11),所述绿化框(3)沿所述排水渠(2)方向设置在道路上方,所述排水渠(2)靠近所述供水槽(4)的一侧连通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管(21),所述供水槽(4)远离所述排水渠(2)的侧壁与所述集水井(6)之间连通设有第二连接管(61),所述第一连接管(21)靠近所述供水槽(4)一端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连接管(61)靠近供水槽(4)一端的高度,所述绿化框(3)设置在所述供水槽(4)上方,所述吸水条(5)一端设置在所述绿化框(3)内,所述吸水条(5)另一端伸入所述供水槽(4)内,所述集水井(6)与所述供水槽(4)之间连通设有抽水管(7),所述抽水管(7)上设有抽水泵(71),所述抽水管(7)出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1)靠近所述供水槽(4)一端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菊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仁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