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斜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60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斜坡,属于斜坡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斜坡本体,所述斜坡本体的顶部均匀开设有蓄水槽,且蓄水槽的内部固定有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斜坡本体顶部吸水棉的设置,能够对斜面本体进行覆盖,避免下雨天气下雨水直接打在斜面本体的泥土上,降低了对斜面本体的冲击力,斜面本体顶部蓄水槽的设置,能够在雨水天气下进行雨水蓄存,方便在天气过热的情况下对植物进行补水,蓄水槽内部浮板的设置,使得在蓄水池内部蓄存较多水量时,能够将浮板顶起,利用引水管将多余的雨水进行排出,避免雨水过剩,同时在浮板顶起之后,带动隔板的上升,增加对雨水的阻隔效果,防止雨水直接从斜坡本体的顶部滑落,确保了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斜坡
本技术涉及一种斜坡,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斜坡,属于斜坡防护

技术介绍
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但现有技术中对于斜坡的防护,防护效果较差,无法对雨水进行蓄存,导致干旱天气下,斜坡上的植物需要人工灌溉,且雨水天气下,无法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排泄,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斜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斜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斜坡水土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技术方案达到: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斜坡,包括斜坡本体,所述斜坡本体的顶部均匀开设有蓄水槽,且蓄水槽的内部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的顶部通过连杆固定有拦板,所述拦板延伸至斜坡本体的顶部,所述斜坡本体的顶面上均匀铺设有吸水棉,且引水管上均匀开设有种植孔,所述斜坡本体的内底部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延伸至斜坡本体的外部,所述排水管的顶部均匀安装有引水管,且引水管的顶端皆与蓄水槽的内部连通,所述浮板对引水管的顶端进行遮挡。优选的:所述斜坡本体的底端与顶端位置处皆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上皆均匀开设有防滑槽。优选的:所述吸水棉的端部与拦板的侧壁贴合。优选的:所述拦板的形状为梯形,且拦板的斜面朝向斜坡本体的底端。优选的:所述排水管设置有四组,且相邻排水管之间的距离相同。优选的:所述吸水棉顶部的种植孔呈矩阵状均匀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斜坡,斜坡本体顶部吸水棉的设置,能够对斜面本体进行覆盖,避免下雨天气下雨水直接打在斜面本体的泥土上,降低了对斜面本体的冲击力,斜面本体顶部蓄水槽的设置,能够在雨水天气下进行雨水蓄存,方便在天气过热的情况下对植物进行补水,蓄水槽内部浮板的设置,使得在蓄水池内部蓄存较多水量时,能够将浮板顶起,利用引水管将多余的雨水进行排出,避免雨水过剩,同时在浮板顶起之后,带动隔板的上升,增加对雨水的阻隔效果,防止雨水直接从斜坡本体的顶部滑落,确保了防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斜坡顶部结构图。图中:1、斜坡本体;2、蓄水槽;3、隔板;4、浮板;5、拦板;6、吸水棉;7、种植孔;8、引水管;9、排水管;10、平台;11、防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
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斜坡,包括斜坡本体1,斜坡本体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蓄水槽2,且蓄水槽2的内部固定有隔板3,隔板3的顶部设置有浮板4,浮板4的顶部通过连杆固定有拦板5,拦板5延伸至斜坡本体1的顶部,斜坡本体1的顶面上均匀铺设有吸水棉6,且引水管8上均匀开设有种植孔7,斜坡本体1的内底部设置有排水管9,且排水管9延伸至斜坡本体1的外部,排水管9的顶部均匀安装有引水管8,且引水管8的顶端皆与蓄水槽2的内部连通,浮板4对引水管8的顶端进行遮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斜坡本体1的底端与顶端位置处皆设置有平台10,平台10上皆均匀开设有防滑槽11,方便人员在斜坡本体1的两端部进行行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吸水棉6的端部与拦板5的侧壁贴合,确保了吸水棉6对雨水的缓冲效果,避免雨水的直接渗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拦板5的形状为梯形,且拦板5的斜面朝向斜坡本体1的底端,避免雨水掉落在拦板5顶部因撞击而产生飞溅散落到外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排水管9设置有四组,且相邻排水管9之间的距离相同,确保了排水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吸水棉6顶部的种植孔7呈矩阵状均匀分布,方便对植被进行种植。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斜坡的工作过程如下:步骤1:将植被种植到种植孔7的内部,进行斜坡本体1的绿化以及防护,下雨天气下,利用吸水棉6对水进行吸收,且防止与直接接触斜坡本体1上的土壤,造成水土的流失;步骤2:雨水被吸水棉6吸入之后,吸水棉6内部水源充盈时,水从吸水棉6的底部滴落至蓄水槽2的内部进行存储;步骤3:雨水量过大的情况下,蓄水槽2的内部充满,将浮板4浮起,带动拦板5上升,利用拦板5增加斜坡本体1顶部的防水效果,同时浮板4的生生,引水管8顶部的端口与蓄水槽2的内部导通,多余的雨水从引水管8进入到排水管9的内部直接排放到斜坡本体1的外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斜坡,其特征在于:包括斜坡本体(1),所述斜坡本体(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蓄水槽(2),且蓄水槽(2)的内部固定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顶部设置有浮板(4),所述浮板(4)的顶部通过连杆固定有拦板(5),所述拦板(5)延伸至斜坡本体(1)的顶部,所述斜坡本体(1)的顶面上均匀铺设有吸水棉(6),且引水管(8)上均匀开设有种植孔(7),所述斜坡本体(1)的内底部设置有排水管(9),且排水管(9)延伸至斜坡本体(1)的外部,所述排水管(9)的顶部均匀安装有引水管(8),且引水管(8)的顶端皆与蓄水槽(2)的内部连通,所述浮板(4)对引水管(8)的顶端进行遮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斜坡,其特征在于:包括斜坡本体(1),所述斜坡本体(1)的顶部均匀开设有蓄水槽(2),且蓄水槽(2)的内部固定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顶部设置有浮板(4),所述浮板(4)的顶部通过连杆固定有拦板(5),所述拦板(5)延伸至斜坡本体(1)的顶部,所述斜坡本体(1)的顶面上均匀铺设有吸水棉(6),且引水管(8)上均匀开设有种植孔(7),所述斜坡本体(1)的内底部设置有排水管(9),且排水管(9)延伸至斜坡本体(1)的外部,所述排水管(9)的顶部均匀安装有引水管(8),且引水管(8)的顶端皆与蓄水槽(2)的内部连通,所述浮板(4)对引水管(8)的顶端进行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斜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鲁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