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由四块侧板和一块底板围成,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灌注桩插入的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内均穿设有钢套筒。本申请采用钢膜护筒围护,可以使得长江侧靠船墩施工期免打围堰,能够大大地节省工程造价,减少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工期,跳高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
本申请涉及水利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
技术介绍
船只过闸时,船闸的冲泄水引起水流条件变化较大,通常为了船只的航行安全,前面的船只过闸时,其他船只应停在锚地等候。为提高过闸能力,在锚地和船闸之间布设靠船墩,供船进闸之前临时停靠。靠船墩有单侧和双侧之分,前者即船只能停靠单边靠船墩,后者即船可停靠两边靠船墩。通常每个船闸对应一个靠船墩。布设靠船墩减少了船直接从锚地发船的时间。同时由于船停靠在靠船墩上,避免了其他船只过闸带来的安全问题。因此合理的布设靠船墩,可以在保证航行安全的同时提高过闸能力。长江侧靠船墩钻孔灌注桩全部完成后,考虑在墩身施工中,如一般低潮位大多高于2.0m(吴淞高程),少有时间低于2.0m,加上由于引排闸向长江排水更使低潮位水面居高不下,且低潮位持续时间仅在1-2小时之内,给靠船墩的施工造成很大难度。现有的靠船墩的墩身施工前,往往需要先打围堰,再进行墩身施工。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靠船墩施工前打围堰,施工难度较高且容易导致工期拖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靠船墩施工难度较高导致工期较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由四块侧板和一块底板围成,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灌注桩插入的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内均穿设有钢套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套筒焊接固定在安装孔内,再钢膜护筒吊装悬挂在灌注桩桩顶,使得多个灌注桩与多个钢套筒一一对应,并下放钢膜护筒,使得多个灌注桩分别插入钢套筒内并进行固定,只需抽干钢膜护筒内的积水进行后续的船墩墩体的浇筑施工;采用钢膜护筒围护,可以使得长江侧靠船墩施工期免打围堰,能够大大地节省工程造价,减少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工期,跳高工程质量。优选的,所述钢套筒的内孔径从上至下依次变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灌注桩插入钢套筒内。优选的,所述钢套筒的内侧壁上贴附有橡胶止水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止水条遇水膨胀,能够有效对灌注桩和钢套筒之间的缝隙进行补充,达到快速止水的效果,便于筒体内部施工。优选的,多个所述钢套筒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顶部均与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的设置加强了钢套筒与筒体的连接,提成钢套筒在安装孔内的牢固度。优选的,多个所述钢套筒的顶部均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挡板和两块立板,两块所述立板的底部均与钢套筒顶部固定连接,两块所述立板的顶部分别与挡板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插入钢套筒内的灌注桩进行固定,确保筒体被多个灌注桩稳定支撑。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靠近内侧开设有多个用于与灌注桩卡嵌配合的灌注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灌注槽与多个灌注桩的外侧壁卡嵌配合,防护板的设置进一步对筒体进行加固,便于船只稳定停靠,同时能够有效提升侧靠船墩的防撞性能。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包括顶端开口的防护槽体和用于填充防护槽体的混凝土块,所述防护槽体顶部与底板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确保防护板的抗撞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防护板的工程造价。优选的,所述筒体外侧壁位于防护板上方的两个折角为圆折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折角的设置能够对停靠船只进行保护,有效降低侧靠船墩对撞击船只的伤害。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采用钢膜护筒围护,可以使得长江侧靠船墩施工期免打围堰,能够大大地节省工程造价,减少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工期,跳高工程质量;2.多个灌注槽与多个灌注桩的外侧壁卡嵌配合,防护板的设置进一步对筒体进行加固,便于船只稳定停靠,同时能够有效提升侧靠船墩的防撞性能;3.钢套筒的设置能够对灌注桩进行限位和固定,使得灌注桩能够较为容易的进入筒体内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钢膜护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钢膜护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钢套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11、侧板;12、底板;121、安装孔;13、圆折角;2、钢套筒;21、橡胶止水条;22、固定块;23、固定件;231、立板;232、挡板;3、防护板;31、灌注槽;32、防护槽体;33、混凝土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参照图1和图2,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包括筒体1,筒体1由四块侧板11和一块底板12围成。底板12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灌注桩插入的安装孔121,多个安装孔121内均穿设有钢套筒2。将钢套筒2焊接固定在安装孔121内,再钢膜护筒吊装悬挂在灌注桩桩顶,使得多个灌注桩与多个钢套筒2一一对应,并下放钢膜护筒,使得多个灌注桩分别插入钢套筒2内并进行固定,只需抽干钢膜护筒内的积水进行后续的船墩墩体的浇筑施工;采用钢膜护筒围护,可以使得长江侧靠船墩施工期免打围堰,能够大大地节省工程造价,减少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工期,跳高工程质量。参照图2和图3,多个钢套筒2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固定块22,多个固定块22顶部均与底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能够有效加强了钢套筒2与筒体1的连接,提成钢套筒2在安装孔121内的牢固度。多个钢套筒2的顶部均设有固定件23,固定夹包括挡板232和两块立板231,两块立板231的底部均与钢套筒2顶部固定连接,两块立板231的顶部分别与挡板232的两端固定连接。钢套筒2的内孔径从上至下依次变大,便于灌注桩插入钢套筒2内。且每个钢套筒2的内侧壁上均贴附有橡胶止水条21,橡胶止水条21遇水膨胀,能够有效对灌注桩和钢套筒2之间的缝隙进行补充,达到快速止水的效果,便于筒体1内部施工。参照图2,底板12底部的一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防护板3,防护板3靠近内侧开设有多个用于与灌注桩卡嵌配合的灌注槽31。在安装钢膜护筒时,防护板3位于立板231底部远离岸边的一端,且灌注槽31位于防护板3靠近灌注桩的一侧。多个灌注槽31与多个灌注桩的外侧壁卡嵌配合,防护板3进一步对筒体1进行加固,便于船只稳定停靠,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由钢膜护筒为基础浇筑的侧靠船墩的防撞性能。参照图2,防护板3包括顶端开口的防护槽体32和用于填充防护槽体32的混凝土块33,底板12上设有连通口,且通过连通口与防护槽体32顶部连通。混凝土块33采用C30砼制成。筒体1外侧壁位于防护板3上方的两个折角为圆折角13,能够对停靠船只进行保护,有效降低侧靠船墩对撞击船只的伤害。同时筒体1和防护槽体32的外侧壁上均涂覆有环氧云铁防锈层,能够有效提升筒体1和防护槽体32的防锈性,提升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的实施原理为:将钢套筒2焊接固定在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由四块侧板(11)和一块底板(12)围成,所述底板(12)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灌注桩插入的安装孔(121),多个所述安装孔(121)内均穿设有钢套筒(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由四块侧板(11)和一块底板(12)围成,所述底板(12)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灌注桩插入的安装孔(121),多个所述安装孔(121)内均穿设有钢套筒(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2)的内孔径从上至下依次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2)的内侧壁上贴附有橡胶止水条(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钢套筒(2)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固定块(22),多个所述固定块(22)顶部均与底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江侧靠船墩钢膜护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钢套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晓兰,陈柳杰,邹晓华,顾天翔,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水利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