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50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纱线,包括抗菌涂层、混合纱线、导电子纤维和石墨烯纤维,所述抗菌涂层的内侧设置有喷气交缠纱,且喷气交缠纱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纤维,所述加强纤维的下侧设置有涤纶纤维,且涤纶纤维的内侧设置有憎水层,所述憎水层的内侧设置有芦荟纤维子层,且芦荟纤维子层的左右两端均粘合有纳米银纤维子层,所述纳米银纤维子层的内侧设置有活性粘结层,且活性粘结层内侧填充有填充棉,所述混合纱线的内侧设置有导电子纤维,且导电子纤维的内侧包裹有石墨烯纤维。该抗菌纱线,添加有多种抗菌纤维,可达到多层抗菌效果,而且添加有静电导出结构,避免静电对人体造成不适感,提升与人体的触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纱线
本技术涉及纱线
,具体为一种抗菌纱线。
技术介绍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大都是运用各种纺织纤维支撑的细缕,根据组成纤维的不同,可以达到多种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所以对纱线的要求较为严格,但市面上存在的一般纱线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便于达到抗菌效果,易导致细菌滋生,也容易造成静电,不够亲肤,对人体产生不适感,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纱线,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纱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面上存在的一般纱线不便于达到抗菌效果,易导致细菌滋生,也容易造成静电,不够亲肤,对人体产生不适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纱线,包括抗菌涂层、混合纱线、导电子纤维和石墨烯纤维,所述抗菌涂层的内侧设置有喷气交缠纱,且喷气交缠纱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纤维,所述加强纤维的下侧设置有涤纶纤维,且涤纶纤维的内侧设置有憎水层,所述憎水层的内侧设置有芦荟纤维子层,且芦荟纤维子层的左右两端均粘合有纳米银纤维子层,所述纳米银纤维子层的内侧设置有活性粘结层,且活性粘结层内侧填充有填充棉,并且填充棉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纱线,所述混合纱线的内侧设置有导电子纤维,且导电子纤维的内侧包裹有石墨烯纤维。优选的,所述加强纤维与涤纶纤维为螺旋式缠绕,且加强纤维的直径尺寸等于涤纶纤维的直径尺寸,并且加强纤维与涤纶纤维的数量对比为1:1。优选的,所述混合纱线包括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和甲壳素纤维,莫代尔纤维的内侧交织有竹纤维和甲壳素纤维。优选的,所述竹纤维与甲壳素纤维的数量对比为1:1,且竹纤维与甲壳素纤维的缠绕方向相同。优选的,所述填充棉通过活性粘结层与芦荟纤维子层和纳米银纤维子层构成一体化结构,且芦荟纤维子层与纳米银纤维子层的分布比例为2:1。优选的,所述导电子纤维在石墨烯纤维外侧呈螺旋式缠绕,且导电子纤维外侧等角度缠绕有混合纱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抗菌纱线,添加有多种抗菌纤维,可达到多层抗菌效果,而且添加有静电导出结构,避免静电对人体造成不适感,提升与人体的触感;1、通过该纱线最外部的抗菌涂层,能够对普通细菌进行阻挡,且通过混合纱线的混合组成,对可能附着在纱线内部的细菌进行抗菌处理,抑制其扩散;2、通过导电子纤维纱线可能产生的静电可进行导出,避免其对人体产生不适感,且通过导电子纤维在石墨烯纤维外侧的螺旋式缠绕,使得导电子纤维的可延展性提升;3、通过加强纤维和涤纶纤维的螺旋式缠绕,提高该纱线的整体韧性和强度,且通过混合纱线单体之间填充的填充棉,增加该纱线的柔软度,提高其使用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竹纤维和甲壳素纤维连接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混合纱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抗菌涂层;2、喷气交缠纱;3、加强纤维;4、涤纶纤维;5、憎水层;6、芦荟纤维子层;7、纳米银纤维子层;8、活性粘结层;9、混合纱线;901、莫代尔纤维;902、竹纤维;903、甲壳素纤维;10、填充棉;11、导电子纤维;12、石墨烯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菌纱线,包括抗菌涂层1、喷气交缠纱2、加强纤维3、涤纶纤维4、憎水层5、芦荟纤维子层6、纳米银纤维子层7、活性粘结层8、混合纱线9、莫代尔纤维901、竹纤维902、甲壳素纤维903、填充棉10、导电子纤维11和石墨烯纤维12,所述抗菌涂层1的内侧设置有喷气交缠纱2,且喷气交缠纱2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纤维3,加强纤维3的下侧设置有涤纶纤维4,且涤纶纤维4的内侧设置有憎水层5,憎水层5的内侧设置有芦荟纤维子层6,且芦荟纤维子层6的左右两端均粘合有纳米银纤维子层7,纳米银纤维子层7的内侧设置有活性粘结层8,且活性粘结层8内侧填充有填充棉10,并且填充棉10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纱线9,混合纱线9的内侧设置有导电子纤维11,且导电子纤维11的内侧包裹有石墨烯纤维12,混合纱线9包括莫代尔纤维901、竹纤维902和甲壳素纤维903,莫代尔纤维901的内侧交织有竹纤维902和甲壳素纤维903;如图1和图2中,加强纤维3与涤纶纤维4为螺旋式缠绕,且加强纤维3的直径尺寸等于涤纶纤维4的直径尺寸,并且加强纤维3与涤纶纤维4的数量对比为1:1,使得该纱线整体的韧性和延展性得到提高,如图1、图3和图4中,竹纤维902与甲壳素纤维903的数量对比为1:1,且竹纤维902与甲壳素纤维903的缠绕方向相同,运用多种抗菌限位,提升该纱线的抗菌效果;如图1和图2中,填充棉10通过活性粘结层8与芦荟纤维子层6和纳米银纤维子层7构成一体化结构,且芦荟纤维子层6与纳米银纤维子层7的分布比例为2:1,提升纱线的整体柔软度,提升其使用时的舒适性,如图2中,导电子纤维11在石墨烯纤维12外侧呈螺旋式缠绕,且导电子纤维11外侧等角度缠绕有混合纱线9,并且混合纱线9单体之间填充有填充棉10,提升导电子纤维11的延展性,减小其断裂的可能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抗菌纱线时,首先如图1和图2中,最外部的抗菌涂层1对大部分细菌进行阻挡,通过喷气交缠纱2对纱线外部进行包裹,避免其内部纤维分散导致炸线,通过加强纤维3与涤纶纤维4的螺旋式缠绕,该纱线整体的韧性和延展性得到提高,且填充棉10通过活性粘结层8与芦荟纤维子层6和纳米银纤维子层7进行粘合,增加纱线的整体强度和柔软度,如图3和图4中,混合纱线9内部混合多种抗菌纤维使细菌繁殖得到抑制,导电子纤维11的螺旋式缠绕使静电得以疏导,也提高其延展性,最中心的石墨烯纤维12得到最好的保护,也能够起到保暖作用,增加使用的舒适性,这就是该抗菌纱线的使用方法。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纱线,包括抗菌涂层(1)、混合纱线(9)、导电子纤维(11)和石墨烯纤维(12),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涂层(1)的内侧设置有喷气交缠纱(2),且喷气交缠纱(2)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纤维(3),所述加强纤维(3)的下侧设置有涤纶纤维(4),且涤纶纤维(4)的内侧设置有憎水层(5),所述憎水层(5)的内侧设置有芦荟纤维子层(6),且芦荟纤维子层(6)的左右两端均粘合有纳米银纤维子层(7),所述纳米银纤维子层(7)的内侧设置有活性粘结层(8),且活性粘结层(8)内侧填充有填充棉(10),并且填充棉(10)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纱线(9),所述混合纱线(9)的内侧设置有导电子纤维(11),且导电子纤维(11)的内侧包裹有石墨烯纤维(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纱线,包括抗菌涂层(1)、混合纱线(9)、导电子纤维(11)和石墨烯纤维(12),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涂层(1)的内侧设置有喷气交缠纱(2),且喷气交缠纱(2)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纤维(3),所述加强纤维(3)的下侧设置有涤纶纤维(4),且涤纶纤维(4)的内侧设置有憎水层(5),所述憎水层(5)的内侧设置有芦荟纤维子层(6),且芦荟纤维子层(6)的左右两端均粘合有纳米银纤维子层(7),所述纳米银纤维子层(7)的内侧设置有活性粘结层(8),且活性粘结层(8)内侧填充有填充棉(10),并且填充棉(10)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纱线(9),所述混合纱线(9)的内侧设置有导电子纤维(11),且导电子纤维(11)的内侧包裹有石墨烯纤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纤维(3)与涤纶纤维(4)为螺旋式缠绕,且加强纤维(3)的直径尺寸等于涤纶纤维(4)的直径尺寸,并且加强纤维(3)与涤纶纤维(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红金友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九舜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