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化池表面流增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48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磷化池表面流增大装置,包括池体;传输横管设在池体底部,且一端由池体一侧穿出,另一端延伸至池体另一侧内壁;循环泵与传输横管穿出池体一端连接;传输竖管设在池体另一侧内壁旁,底端与传输横管另一端连接,顶端延伸至池体内顶部;底喷嘴设在与传输横管连接;顶喷嘴与传输竖管顶端连接;其中,传输横管内磷化液流动方向与工件移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磷化液由底喷嘴喷出后到达池体内壁,并沿池体内壁上流,在池体顶部与由顶喷嘴喷出的磷化液汇流朝工件移动方向流动,在池体内顶部和底部形成循环,增大了顶部和底部的表面流动力,将工件表面的磷化渣带走,避免磷化渣沉积,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及降低了产品的返工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化池表面流增大装置
本技术涉及涂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磷化池表面流增大装置。
技术介绍
磷化工艺在涂装工艺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工序,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磷化工序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工件后期的涂层附着力的等级,以及盐雾试验的时间长度。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磷化工艺的具体操作是将工件吊装在磷化池内行走,工件表面与磷化液充分接触反应磷化。现有的磷化工序存在以下问题:磷化液在与工件表面反应过程中会生成很多磷化渣,磷化渣的产生直接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若磷化渣处理不好,大量悬浮在磷化液中,当遇到工件时,液体表面的流动性不好,就会导致磷化渣遇工件便沉积。在工件喷涂后下件检查时,会发现顶部有很多凸起物,需要后期人工将这些凸起物打磨掉重新喷漆,大大降低产品合格率及提高产品的返工率。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工件表面磷化渣沉积的装置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化池表面流增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件磷化处理时磷化渣易沉积在工件表面,大大降低产品合格率及提高产品的返工率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化池表面流增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池体;/n传输横管,所述传输横管横向设置在所述池体底部,且传输横管一端由所述池体一侧穿出,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池体另一侧内壁;/n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所述传输横管穿出所述池体一端连接,且循环泵用于将磷化液传输至所述传输横管;/n传输竖管,所述传输竖管竖向设置在所述池体另一侧内壁旁,且传输竖管底端与所述传输横管另一端连接,顶端延伸至所述池体内顶部;/n底喷嘴,所述底喷嘴设置在所述池体底部与所述传输横管连接,且底喷嘴朝向所述传输竖管一侧;/n顶喷嘴,所述顶喷嘴设置在所述池体顶部与所述传输竖管顶端连接,且顶喷嘴朝向远离所述传输竖管一侧;/n其中,所述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化池表面流增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池体;
传输横管,所述传输横管横向设置在所述池体底部,且传输横管一端由所述池体一侧穿出,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池体另一侧内壁;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所述传输横管穿出所述池体一端连接,且循环泵用于将磷化液传输至所述传输横管;
传输竖管,所述传输竖管竖向设置在所述池体另一侧内壁旁,且传输竖管底端与所述传输横管另一端连接,顶端延伸至所述池体内顶部;
底喷嘴,所述底喷嘴设置在所述池体底部与所述传输横管连接,且底喷嘴朝向所述传输竖管一侧;
顶喷嘴,所述顶喷嘴设置在所述池体顶部与所述传输竖管顶端连接,且顶喷嘴朝向远离所述传输竖管一侧;
其中,所述传输横管内磷化液流动方向与工件移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化池表面流增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横管与所述底喷嘴之间通过底部支管连接,所述底部支管竖向设置,且底部支管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峰高云慧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琼花涂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