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铜冶炼PS转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铜冶炼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气缸滑座的后缓冲装置,主要由外套筒、内套筒、底座、顶板和弹簧组成,其中所述外套筒两端分别设有底座和顶板,所述外套筒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顶板与内套筒也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套筒在外套筒内部滑动,所述底座靠近顶板的一面焊接有第一挂钩,顶板内侧焊接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第二挂钩与弹簧相连接,所述底座远离顶板的一面与风眼机采用焊接式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轻便灵活,拆装方便,节省了检修时间,保证了生产效率,同时对于风眼机滑座起到了保护性的作用,提高了风眼机的使用寿命,而且大大节约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冶炼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气缸滑座的后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冶炼PS转炉
,具体涉及一种铜冶炼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气缸滑座的后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用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滑座后部多为焊接式挡铁及油压式缓冲器。焊接式挡铁结构较为简陋,当气缸带动滑座向后运动时滑座和挡铁产生刚性接触,对滑座及挡铁的损伤较大,寿命一般在2-3个月,很容易损坏。同时气缸受到滑座刚性碰撞的影响,每次的回程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振动,大大缩短了前缸头密封的使用寿命。现阶段使用的油压式缓冲器,减震性能差,对于回程压力较大的气缸,无法起到完全减震的效果,频繁使用还会出现漏油的现象,维修起来很困难,一般情况下只能更换新缓冲器,同时油压式缓冲器成本相对较高,不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生产条件。根据风眼机的诸多弊端,研制的新型滑座后缓冲器,不仅可以提高了减震性能,而且大大节约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冶炼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气缸滑座的后缓冲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铜冶炼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气缸滑座的后缓冲装置,主要由外套筒、内套筒、底座、顶板和弹簧组成,其中所述外套筒两端分别设有底座和顶板,所述外套筒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顶板与内套筒也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套筒在外套筒内部滑动,所述底座靠近顶板的一面焊接有第一挂钩,顶板内侧焊接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第二挂钩与弹簧相连接,所述底座远离顶板的一面与风眼机采用焊接式的连接方式。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外套筒靠近底座的一端通过车削内丝制成,所述底座外圈设有外螺纹,底座与外套筒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顶板厚度为40mm,所述顶板内侧设有20mm厚的螺纹孔,所述内套筒靠近顶板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内套筒与顶板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弹簧的螺旋方向为右旋。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外套筒内径小于或等于Φ50mm,长度为150mm。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外套筒内径与内套筒外径间隔保持在1-2mm。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内套筒内径与弹簧外径间隔保持在5-8mm。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弹簧的最长展开长度比外套筒的长度长80-100mm,长出部分均被内套筒包裹。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外套筒和内套筒为圆形,所述底座和顶板为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外套筒内设置弹簧,用弹簧作为缓冲部件,可以提高滑座的减震性能,减小对滑座的损伤,避免因剧烈碰撞而缩短气缸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外套筒与底座采用螺纹连接,轻便灵活,拆装方便,便于后期内部部件的维修,节约了后期检修时间,保证了生产效率。(3)本技术相对于常用的风眼机滑块止停装置,制作的工艺过程更加快捷,结构简单,大大节约了制作成本。(4)本技术可以根据气源压力选择不同规格的弹簧,适用于各种生产工况条件,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铜冶炼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气缸滑座的后缓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铜冶炼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气缸滑座的后缓冲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外套筒,2、弹簧,3、底座,4、顶板,5、内套筒,6第一挂钩,7、第二挂钩,L、弹簧总长,D、弹簧外径,d、弹簧内径,d1、弹簧线径,P1、弹簧节距,P2、弹簧小节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铜冶炼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气缸滑座的后缓冲装置,主要由外套筒1、内套筒5、底座3、顶板4和弹簧2组成,其中所述外套筒1两端分别设有底座3和顶板4,所述外套筒1与底座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顶板4与内套筒5也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套筒5在外套筒1内部滑动,所述底座3上有一个圆柱台,圆柱台靠近顶板4的一面焊接有第一挂钩6,顶板4的内侧焊接有第二挂钩7,第一挂钩6与第二挂钩7对称,所述第一挂钩6、第二挂钩7与弹簧2相连接,所述底座3远离顶板4的一面与风眼机采用焊接式的连接方式。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外套筒1靠近底座的一端通过车削内丝制成,所述底座3外圈设有外螺纹,与外套筒1通过螺纹连接,轻便灵活,拆装方便,便于后期内部部件的维修,节约了后期检修时间,保证了生产效率。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顶板4厚度为40mm,所述顶板4内侧设有20mm厚的螺纹孔,所述内套筒5靠近顶板4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内套筒5与顶板4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更换内部弹簧。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外套筒1内径小于或等于Φ50mm,长度为150mm,可选用DN50以下的的钢管,钢材具有强度高、耐冲击及性能可靠的优点。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外套筒1内径与内套筒5外径间隔保持在1-2mm,使套筒5能够自由伸缩,避免内套筒5与外套筒1接触产生摩擦而造成损坏。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内套筒5内径与弹簧2外径间隔保持在5-8mm。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弹簧2的最长展开长度比外套筒1的长度长80-100mm,长出部分均被内套筒5包裹,避免内套筒5从外套筒1中脱出。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外套筒1和内套筒5为圆形,所述底座3和顶板4为方形。本技术的原理及效果:气缸滑座在回程时,与顶板4接触,产生往底座3方向的冲击力,通过内部的弹簧2起到了缓冲的作用,提高了滑座的减震性能,减小对滑座的损伤,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如图1-图3所示,一种铜冶炼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气缸滑座的后缓冲装置,所述弹簧2的螺旋方向为右旋。本技术的原理及效果:连接弹簧时,先将弹簧2一端的端头微微撬开勾住第一挂钩6后旋转半圈,然后将外套筒1与底座3通过螺纹连接,将内套筒5放入外套筒1,再将弹簧2的另一端的端头微微撬开勾住第二挂钩7后旋转半圈,通过转动内套筒5与顶板4连接。弹簧2的选取可以根据气源压力的大小适当改变弹簧总长L,弹簧线径d1,弹簧外径D,弹簧内径d,弹簧节距P1,弹簧小节距P2,适用于各种生产工况条件,应用范围广。实施例三: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如果气缸滑座在回程时,回程力过大,可以在外套筒1外侧再装一个弹簧,外侧弹簧的长度比外套筒1的长度长,比外套筒1内部的弹簧2长度短,起到二级缓冲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冶炼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气缸滑座的后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外套筒(1)、内套筒(5)、底座(3)、顶板(4)和弹簧(2)组成,其中所述外套筒(1)两端分别设有底座(3)和顶板(4),所述外套筒(1)与底座(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顶板(4)与内套筒(5)也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套筒(5)在外套筒(1)内部滑动,所述底座(3)靠近顶板(4)的一面焊接有第一挂钩(6),顶板(4)内侧焊接有第二挂钩(7),所述第一挂钩(6)、第二挂钩(7)与弹簧(2)相连接,所述底座(3)远离顶板(4)的一面与风眼机采用焊接式的连接方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冶炼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气缸滑座的后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外套筒(1)、内套筒(5)、底座(3)、顶板(4)和弹簧(2)组成,其中所述外套筒(1)两端分别设有底座(3)和顶板(4),所述外套筒(1)与底座(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顶板(4)与内套筒(5)也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套筒(5)在外套筒(1)内部滑动,所述底座(3)靠近顶板(4)的一面焊接有第一挂钩(6),顶板(4)内侧焊接有第二挂钩(7),所述第一挂钩(6)、第二挂钩(7)与弹簧(2)相连接,所述底座(3)远离顶板(4)的一面与风眼机采用焊接式的连接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冶炼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气缸滑座的后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靠近底座的一端通过车削内丝制成,所述底座(3)外圈设有外螺纹,底座(3)与外套筒(1)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冶炼PS转炉机械化风眼机气缸滑座的后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厚度为40mm,所述顶板(4)内侧设有20mm厚的螺纹孔,所述内套筒(5)靠近顶板(4)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内套筒(5)与顶板(4)通过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鲁,祁麟,梁富明,路永泽,朱团基,郭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