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转炉炉口区域内衬双拱砌筑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吹炼铜锍、镍锍的卧式转炉
,具体涉及一种卧式转炉炉口区域内衬双拱砌筑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铜镍吹炼用卧式转炉炉口部位内衬采用耐火砖简单侧砌或加大灰缝形成类似于平拱的单层砌筑结构。该砌筑结构强度低,可靠性差,与两侧及下部圆周衬体结合不好,未形成单独受力结构。因此在卧式转炉开炉后受热胀冷缩以及熔体冲刷等作用下,在使用几炉之后即出现炉口脱落,合金炉口直接暴露于高温熔体之下,使合金炉口烧损,即使炉内衬体完好,也不得不停炉检修炉口。因此传统卧式转炉炉口及砌筑方法均存在炉口寿命与炉体寿命不同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卧式转炉炉口区域内衬强度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转炉作业率及使用寿命的卧式转炉炉口区域内衬双拱砌筑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转炉炉口区域内衬双拱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拱砌筑结构包括内环拱(2)和外环拱(3),外环拱(3)砌筑于卧式转炉炉口(5)的底部,内环拱(2)砌筑于外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转炉炉口区域内衬双拱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拱砌筑结构包括内环拱(2)和外环拱(3),外环拱(3)砌筑于卧式转炉炉口(5)的底部,内环拱(2)砌筑于外环拱(3)的底部,卧式转炉炉体内侧通过多个筒体砖(1)砌筑圆周筒体砖层,内环拱(2)和外环拱(3)均与圆周筒体砖层通过多个锁砖(4)砌筑连接;内环拱(2)的底部通过多个筒体砖(1)砌筑过渡砖层(6),过渡砖层(6)的底部与圆周筒体砖层的内侧面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转炉炉口区域内衬双拱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拱砌筑结构包括内环拱(2)和外环拱(3),外环拱(3)砌筑于卧式转炉炉口(5)的底部,内环拱(2)砌筑于外环拱(3)的底部,卧式转炉炉体内侧通过多个筒体砖(1)砌筑圆周筒体砖层,内环拱(2)和外环拱(3)均与圆周筒体砖层通过多个锁砖(4)砌筑连接;内环拱(2)的底部通过多个筒体砖(1)砌筑过渡砖层(6),过渡砖层(6)的底部与圆周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宁辉,张秀德,张明文,马斌文,朱学松,丁万俊,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