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钢板弹簧淬火用冷却装置,属于钢板弹簧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送油管、喷淋架、若干喷淋管、供水组件、储油罐;喷淋架上设置有分流管组,分流管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喷淋架两侧的中空分流筒,两侧的所述分流筒之间水平连通有若干平行的降温管,所述送油管包括一端与淬火炉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组所述分流筒端部连通的第一管道,还包括一端与另一组所述分流筒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接的第二管道,若干所述喷淋管底部开设有喷淋孔且所述喷淋管布设于所述降温管正上方,所述喷淋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供水组件连接。本申请具有喷淋管喷出的冷水将对降温管内的淬火油进行降温冷却,使得整体加工效果更加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弹簧淬火用冷却装置
本申请涉及钢板弹簧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板弹簧淬火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钢板弹簧是汽车悬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弹性元件,它是由若干片等宽但不等长的合金弹簧片组合而成的一根近似等强度的弹性梁,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且维修方便,即是悬架的弹性元件,又是悬架的导向装置,可以传递各种力和力矩,决定车轮的跳动轨迹;并且,钢板弹簧也有一定的摩擦减震作用,所以广泛用于非独立悬架上,在各种汽车上得到大量使用。在钢板弹簧的制造过程中,淬火冷却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其将加热后的钢板弹簧放入冷却液中进行快速冷却,以获得钢板弹簧较好的性能,因此淬火处理工艺对钢板弹簧的性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但现有的钢板弹簧淬火工艺中,加热后的钢板弹簧不断放入不流动的淬火油槽内冷却,连续使用后淬火油的温度不断上升,冷却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保证得到高性能的钢板弹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有效降温淬火处理工艺中淬火油的温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钢板弹簧淬火用冷却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板弹簧淬火用冷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板弹簧淬火用冷却装置,包括送油管、喷淋架、若干喷淋管、供水组件、储油罐;所述喷淋架上设置有分流管组,所述分流管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喷淋架两侧的中空分流筒,两侧的所述分流筒之间水平连通有若干平行的降温管,所述送油管包括一端与淬火炉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组所述分流筒端部连通的第一管道,还包括一端与另一组所述分流筒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接的第二管道,若干所述喷淋管底部开设有喷淋孔且所述喷淋管布设于所述降温管正上方,所述喷淋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供水组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淬火炉内的淬火油在使用升温后将沿送油管的第一管道输送至喷淋架的分流管组内,淬火油即可分散至不同的降温管内,此时喷淋架上的喷淋管将利用喷淋孔进行冷水喷淋,所喷淋的冷水将对降温管内的淬火油进行降温冷却,降温后的淬火油将利用送油管的第二管道实现送至储油罐内暂存,使淬火炉内所使用淬火油在降温后温度处于较低范围内,使得整体加工效果更加稳定,提升钢板弹簧的质量。优选的,所述喷淋架上平行设置有多组所述分流管组,多组所述分流管组在水平方向上依次布设,所述送油管还包括连接两组所述分流管组内同侧所述分流筒的第三管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淬火油在喷淋架上得到绕设输送,进而与更多的喷淋水进行热量交换,促使整体降温时长更久,实现提升淬火油在喷淋架处的冷却效果。优选的,所述喷淋架顶部呈围框状敞口设置,所述喷淋架顶部两侧边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沿定位缺口,所述喷淋管两端分别放置于两侧边沿上对应的所述定位缺口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缺口对若干喷淋管进行有序的放置,实现可快速进行布置的同时提高了喷淋管在喷淋架上的放置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喷淋架下方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外设置有降温池,所述降温池与所述集水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并设置有抽水泵,所述供水组件为与所述降温池连接的供水管与增压泵,所述供水管与所述喷淋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管所喷淋出的冷却水在冷却降温管后将落入集水池内得到收集,并在后续通过管道与抽水泵输送至降温池内进行自然降温,并在降温后可在增压泵作用下将降温池内的冷水沿供水管再次送至喷淋管内进行降温管的降温,实现冷却水循环利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优选的,所述降温池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降温池并列排布并设置有连通孔进行连通,首尾两组所述降温池分别与所述集水池、喷淋管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降温池内可储存较为大量的冷却水,且接收降温池与送出冷却水的降温池分别分布在两端,实现有效将送入降温池内的水进行自然冷却。优选的,相邻所述降温池之间的连通孔设置于所述降温池的侧壁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冷却水在蓄满一个降温池后其顶部的水流才能流入下一降温池,进而使得冷却水每一个降温池内均在得到一定沉淀后进入下一降温池内,实现控制送出的冷却水具有较好的清洁程度。优选的,所述降温池的底部竖直设置有顶端伸出所述降温池的散热金属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降温池内水温可借助散热金属板更加快捷的向外界环境发散,进而提高降温系统中冷却水的降温效率,最终保障对送油管的降温效果,即一定程度上保障钢板弹簧在淬火炉内的淬火效果。优选的,所述降温管采用不锈钢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送油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作为金属材质的不锈钢管也具有较好的导热能力,实现送油管可有效的将其内淬火油同外界进行热量交换,提高冷却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实现对淬火炉内的淬火油进行有效降温,进而保障后续使用淬火油对钢板弹簧的冷却加工效果,使得钢板弹簧质量更加稳定、安全;2.对淬火油进行冷却的用水也通过集水池、降温池实现冷却与循环利用,进而有效控制钢板弹簧的加工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喷淋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降温池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送油管;2、喷淋架;3、喷淋管;4、分流筒;5、降温管;6、分流管组;7、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第三管道;10、定位缺口;11、集水池;12、降温池;13、供水管;14、连通孔;15、散热金属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钢板弹簧淬火用冷却装置,包括送油管1、喷淋架2、若干喷淋管3、供水组件、储油罐。其中,喷淋架2呈长方体框架状结构,其两侧面内焊接有呈镂空设置的安装框,两侧安装框正对设置,并在两组安装框上焊接有柱状并垂直于喷淋架2侧面的分流筒4。两分流筒4呈中空设置且共轴,两组分流筒4之间焊接有多组平行的降温管5,降温管5采用不锈钢管制成。多组降温管5的两端在分流筒4端面上沿周向间隔布设并与分流筒4内连通,值得说明的是,正对的两分流筒4以及之间的多组降温管5组成一组分流管组6,本实施例中喷淋架2上间隔布设有十二组分流管组6,十二组分流管组6间隔设置在喷淋架2上且其内的降温管5均平行。参照图送油管1则包括第一管道7、第二管道8与第三管道9,其中第一管道7一端与淬火炉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组分流筒4的端部连通,第二管道8一端与最后一组分流筒4的端部连通、另一端与储油罐连接,第三管道9的两端则分别连接在相邻两分流管道内同侧的两组分流筒4端面上,进而使送油管1内的淬火油可在四组分流管组6内依次进行流动。参照图1与图2,喷淋架2顶部两侧边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沿定位缺口10,喷淋管3两端分别放置于两侧边沿上对应的定位缺口10内。喷淋架2下方设置有集水池11,集水池11外设置有降温池12,降温池12与集水池11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并设置有抽水泵(图中未示出),供水组件则为与降温池12连接的供水管13与增压泵(图中未示出),供水管13与喷淋管3连接。其中,降温池12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弹簧淬火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油管(1)、喷淋架(2)、若干喷淋管(3)、供水组件、储油罐;所述喷淋架(2)上设置有分流管组(6),所述分流管组(6)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喷淋架(2)两侧的中空分流筒(4),两侧的所述分流筒(4)之间水平连通有若干平行的降温管(5),所述送油管(1)包括一端与淬火炉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组所述分流筒(4)端部连通的第一管道(7),还包括一端与另一组所述分流筒(4)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接的第二管道(8),若干所述喷淋管(3)底部开设有喷淋孔且所述喷淋管(3)布设于所述降温管(5)正上方,所述喷淋管(3)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供水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弹簧淬火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油管(1)、喷淋架(2)、若干喷淋管(3)、供水组件、储油罐;所述喷淋架(2)上设置有分流管组(6),所述分流管组(6)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喷淋架(2)两侧的中空分流筒(4),两侧的所述分流筒(4)之间水平连通有若干平行的降温管(5),所述送油管(1)包括一端与淬火炉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组所述分流筒(4)端部连通的第一管道(7),还包括一端与另一组所述分流筒(4)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接的第二管道(8),若干所述喷淋管(3)底部开设有喷淋孔且所述喷淋管(3)布设于所述降温管(5)正上方,所述喷淋管(3)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供水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弹簧淬火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架(2)上平行设置有多组所述分流管组(6),所述送油管(1)还包括连接两组所述分流管组(6)内同侧所述分流筒(4)的第三管道(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弹簧淬火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架(2)顶部呈围框状敞口设置,所述喷淋架(2)顶部两侧边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定位缺口(10),所述喷淋管(3)两端分别放置于两侧边沿上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民,彭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东风钢板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