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包括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导向滑轨,导向滑轨上设有轿厢体,轿厢体的两侧设有侧旋翼装置,侧旋翼装置通过侧旋翼支架安装在轿厢体的侧部上,轿厢体的底部设有底旋翼装置,底旋翼装置通过底旋翼支架安装在轿厢体的底部上,侧旋翼装置、底旋翼装置推动轿厢体沿导向滑轨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旋翼装置驱动电梯轿厢与导向滑轨对电梯轿厢导向相结合的方案,具有系统简化,资源利用率高以及制造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多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属于电梯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现有的建筑物楼宇交通装备中,最常见的为垂直电梯和斜坡式自动扶梯。垂直电梯主导着高层建筑的运输任务,其由机房、井道、轿厢系统、层站四大部分和九大系统组成。曳引系统两端分别连着轿厢系统和重量平衡系统,缆绳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系统的电动机驱动曳引轮转动,靠缆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系统和重量平衡系统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现有电梯技术虽然被大量实施,但仍然存在的诸多亟需改善的问题,比如:需要长度较长、数量较多的特制缆绳,影响建筑物的高度和形态;需要面积较大的专用电梯井道、控制机房,从而压缩了建筑的实际使用面积;需要采用特种电机驱动,其设计复杂、制造困难;又比如需要架设复杂的专用钢结构及轨道,轿厢系统需要采用强度钢焊接拼装,并进行升降配重,其自重影响运行速度且能耗较高。公告号为CN10320991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装置及电梯系统”,其利用蜗轮蜗杆部件旋转驱动电梯的一种运行方式。此种方式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一:其依靠蜗轮、蜗杆、齿类部件直接进行机械传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机械摩擦,导致部件发热,需要大量的冷却和润滑介质进行降温和润滑。随着使用时间增加,机械磨损导致精度和寿命衰减,产生振动和噪音,影响其运行效果。二:其结构为机械传动,将使用较大功率的驱动电机和较大尺寸的蜗轮体,其轿厢系统需增加单独的机房空间,会增加轿厢系统重量,影响运行效率,增加能耗。三:其引用电磁技术的蜗轮、蜗杆支承部件的制造难度较大,对材料强度和表面硬度及相关工艺要求较高,会增加制造工艺和使用维护成本,不适合商业推广使用。在第5234079号美国专利及德国磁悬浮电梯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直线电动机的电梯”。但这些直线电动机式电梯因无缆绳地悬浮于空中的状态,无机械性接触而能够水平运行。该方案对直线电机的驱动技术要求很高,且需要多重安全装置进行保护,从而需要大量的电磁铁材料和先进的悬浮技术,其应用成熟度不足以支撑行业快速实现和发展,在商业化运行方面,存在客户的认识和经济性等诸多有待解决的难以克服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旋翼装置驱动电梯轿厢与导向滑轨对电梯轿厢导向相结合的方案,解决了现有同类方案结构复杂,能源利用效率低,制造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包括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导向滑轨,导向滑轨上设有轿厢体,轿厢体的两侧设有侧旋翼装置,侧旋翼装置通过侧旋翼支架安装在轿厢体的侧部上,轿厢体的底部设有底旋翼装置,底旋翼装置通过底旋翼支架安装在轿厢体的底部上,侧旋翼装置、底旋翼装置推动轿厢体沿导向滑轨运动。进一步,本方案的导向滑轨包括若干横截面呈“T”形的滑轨,滑轨上卡设有滑块部件,滑块部件通过滑块连接座与轿厢体连接,滑块部件与滑轨的顶部相对的内侧上设有制动部件安装槽,制动部件安装槽内设有制动块,制动块与滑轨的顶部相对的制动端上设有若干平面制动片,平面制动片与滑轨的顶部接触制动。更进一步,本方案的滑块部件与滑轨接触滑动的内侧上设有滚柱安装槽,滚柱安装槽内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滚柱,滚柱的两端与滚柱安装槽内的两侧形成轴向限位连接,滚柱与滑轨接触滚动连接,轿厢体通过上述接触滚动连接沿导向滑轨运动。进一步,本方案的侧旋翼装置包括侧旋翼电机、侧旋翼涵道、侧旋翼,侧旋翼涵道是环筒状结构,侧旋翼涵道的一端开口处设有安装梁架,侧旋翼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安装梁架与设在侧旋翼涵道内的侧旋翼传动连接,侧旋翼电机驱动侧旋翼旋转产生推动轿厢体的空气动力。进一步,本方案的底旋翼装置包括底旋翼电机、底旋翼涵道、底旋翼,底旋翼涵道是环筒状结构,底旋翼涵道的一端开口处设有安装梁架,底旋翼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安装梁架与设在底旋翼涵道内的底旋翼传动连接,底旋翼电机驱动底旋翼旋转产生推动轿厢体的空气动力。进一步,本方案的轿厢体的顶部设有能量回收装置、应急安全电源,能量回收装置回收侧旋翼装置、底旋翼装置释放的部分能量后转变成电能存储在应急安全电源内。更进一步,本方案的能量回收装置、应急安全电源的外部盖设有轿顶罩,轿顶罩安装在轿厢体的顶部上。进一步,本方案的底旋翼装置的外部盖设有轿底罩,轿底罩安装在轿厢体的底部上。本专利技术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采用旋翼装置驱动电梯轿厢与导向滑轨对电梯轿厢导向相结合的方案,具有系统简化,资源利用率高以及制造维护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的示意图。图2是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导向滑轨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滑块部件的拆解示意图。图6是侧旋翼装置以及侧旋翼支架的拆解安装示意图。其中,100是轿厢体,110是轿顶罩,120是轿底罩,200是侧旋翼装置,210是侧旋翼电机,220是侧旋翼涵道,221是安装梁架,230是侧旋翼,240是侧旋翼支架,300是底旋翼装置,410是滑轨,420是滑块部件,421是滚柱,430是滑块连接座,440是制动块,441是平面制动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本专利技术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包括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导向滑轨,导向滑轨上设有轿厢体,轿厢体的两侧设有侧旋翼装置,侧旋翼装置通过侧旋翼支架安装在轿厢体的侧部上,轿厢体的底部设有底旋翼装置,底旋翼装置通过底旋翼支架安装在轿厢体的底部上,侧旋翼装置、底旋翼装置推动轿厢体沿导向滑轨运动。上述方案采用旋翼装置驱动电梯轿厢与导向滑轨对电梯轿厢导向相结合的方案,使得电梯轿厢在侧旋翼装置、底旋翼装置的推动下沿导向滑轨运动,从而实现了轿厢根据导向滑轨的布置进行多向运动的目的,简化了系统设计,提高了电梯的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制造维护成本。为了实现导向滑轨的功能,如图1、4、5所示,本方案的导向滑轨包括若干横截面呈“T”形的滑轨,滑轨上卡设有滑块部件,滑块部件通过滑块连接座与轿厢体连接,滑块部件与滑轨的顶部相对的内侧上设有制动部件安装槽,制动部件安装槽内设有制动块,制动块与滑轨的顶部相对的制动端上设有若干平面制动片,平面制动片与滑轨的顶部接触制动。基于以上方案,为了保证轿厢体在滑轨上稳定运行,避免晃动及其产生的噪音,本方案的滑块部件与滑轨接触滑动的内侧上设有滚柱安装槽,滚柱安装槽内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滚柱,滚柱的两端与滚柱安装槽内的两侧形成轴向限位连接,滚柱与滑轨接触滚动连接,轿厢体通过上述接触滚动连接沿导向滑轨运动。为了实现旋翼装置的功能,如图1、2、3、6所示,本方案的侧旋翼装置包括侧旋翼电机、侧旋翼涵道、侧旋翼,侧旋翼涵道是环筒状结构,侧旋翼涵道的一端开口处设有安装梁架,侧旋翼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安装梁架与设在侧旋翼涵道内的侧旋翼传动连接,侧旋翼电机驱动侧旋翼旋转产生推动轿厢体的空气动力。同样,本方案的底旋翼装置包括底旋翼电机、底旋翼涵道、底旋翼,底旋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导向滑轨,所述导向滑轨上设有轿厢体,所述轿厢体的两侧设有侧旋翼装置,所述侧旋翼装置通过侧旋翼支架安装在所述轿厢体的侧部上,所述轿厢体的底部设有底旋翼装置,所述底旋翼装置通过底旋翼支架安装在所述轿厢体的底部上,所述侧旋翼装置、底旋翼装置推动所述轿厢体沿所述导向滑轨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导向滑轨,所述导向滑轨上设有轿厢体,所述轿厢体的两侧设有侧旋翼装置,所述侧旋翼装置通过侧旋翼支架安装在所述轿厢体的侧部上,所述轿厢体的底部设有底旋翼装置,所述底旋翼装置通过底旋翼支架安装在所述轿厢体的底部上,所述侧旋翼装置、底旋翼装置推动所述轿厢体沿所述导向滑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轨包括若干横截面呈“T”形的滑轨,所述滑轨上卡设有滑块部件,所述滑块部件通过滑块连接座与所述轿厢体连接,所述滑块部件与所述滑轨的顶部相对的内侧上设有制动部件安装槽,所述制动部件安装槽内设有制动块,所述制动块与所述滑轨的顶部相对的制动端上设有若干平面制动片,所述平面制动片与所述滑轨的顶部接触制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部件与所述滑轨接触滑动的内侧上设有滚柱安装槽,所述滚柱安装槽内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滚柱,所述滚柱的两端与所述滚柱安装槽内的两侧形成轴向限位连接,所述滚柱与所述滑轨接触滚动连接,所述轿厢体通过所述接触滚动连接沿所述导向滑轨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翼装置驱动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旋翼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继,
申请(专利权)人:沈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