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厢式电梯,安装于井道内,包括支撑齿轮,传动链、动力部、轿厢;支撑齿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齿轮转动连接在井道的同一侧内壁上,并分别位于矩形的四角;传动链套设在四个支撑齿轮的外侧,且与支撑齿轮啮合,传动链的部分销轴沿轴向方向延长形成长销轴,多个长销轴均匀间隔分布在传动链上;动力部包括驱动齿轮和电机,驱动齿轮至少为一个,转动连接在井道的内壁上,且与传动链啮合;电机固定在井道的外侧壁上,且其动力输出轴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轿厢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轿厢分别与多个长销轴转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厢式电梯
本技术涉及厢式电梯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循环厢式电梯。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型建筑及建筑群越来越多,电梯的运输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电梯运输系统一般是单井道配置单轿厢,通过曳引机不断改变转动方向,实现轿厢的上升与下降,面对人流量突然上升或侯梯人的目的方向与轿厢移动方向相反时等特殊情况,势必会增加侯梯时间,不能高效地运输人群,而且随着建筑楼层的不断升高,侯梯时间也会越来越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运输量大,运输效率高的厢式电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坏厢式电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厢式电梯,安装于井道内,包括支撑齿轮,传动链、动力部、轿厢;所述支撑齿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支撑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井道的同一侧内壁上,并分别位于矩形的四角;所述传动链套设在四个所述支撑齿轮的外侧,且与所述支撑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链的部分销轴沿轴向方向延长形成长销轴,多个所述长销轴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传动链上;所述动力部包括驱动齿轮和电机,所述驱动齿轮至少为一个,转动连接在所述井道的内壁上,且与所述传动链啮合;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井道的外侧壁上,且其动力输出轴与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轿厢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轿厢分别与多个所述长销轴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的方式,驱动齿轮和传动链的啮合,使得驱动齿轮带动传动链转动,提高了这个系统的稳定性,循环式电梯很大的提高了安全系数,避免出现像老式电梯因为悬吊钢丝绳断裂,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多个轿厢均匀分布在传动链上,在工作时有利于平衡支撑齿轮两端的重力,理论情况下,在轿厢内部相同重量时本装置不需要提供动力就可以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消耗能量更少,有利于节能。优选的,所述井道内设置有导轨,与所述导轨相对应的所述轿厢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导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轿厢在导轨内运动,避免轿厢出现晃动,在上下轿厢时出现危险。优选的,所述导轨安装在与所述支撑齿轮所在的井道内壁相对的井道内壁上,与所述导轨相对应的所述轿厢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轿厢的开门方向朝向所述滑槽所在的所述井道侧壁相邻的两侧壁,并且两侧开门,驱动齿轮向单一方向转动。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轿厢两侧开门,一侧电梯门进的乘客固定向上或者向下,两个门将向上的乘客和向下的乘客分开。优选的,所述导轨安装在与所述支撑齿轮所在的井道内壁垂直的井道内壁上,与所述导轨相对应的所述轿厢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轿厢开门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齿轮所在平面且远离支撑齿轮所在平面。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电梯门位于同一平面,在上下电梯时只需要在同一位置等候,节约时间。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齿轮上下布置,所述驱动齿轮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多个,两个驱动齿轮上下布置是本技术的最佳方案,所述驱动齿轮只需要与所述传动链啮合,完成驱动传动链传动的功能即可,可以位于所述传动链的内侧,也可以位于其外侧,相比来说,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传动链内侧对于所述传动链的张紧要求更低,是一种更优的选择。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加装轿厢时会造成动力不足,添加驱动齿轮可以使其动力更加充足,避免由于轿厢过重使电机过载。优选的,所述轿厢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四个轿厢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传动链竖直方向上,四个轿厢为本技术的最优方案,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楼层高度的不同轿厢可以在传动链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多个轿厢。轿厢加装方便,不用重新制造井道,节约成本,而且轿厢的数量可以增加的更多。优选的,所述井道为扁平的中空矩形体结构。普通的正方形井道不能顺利安装本技术所涉及的零件,方形井道可以安装齿轮传动链等,方便安装。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井道墙壁采用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并且电机所在位置设置有维修间。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联轴器连接方便拆卸,在电机所在位置设置维修间,方便定期检修。优选的,所述井道设置有支撑齿轮的内壁上安装有红外探测装置,所述红外探测装置临近所述传动链。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定期打开红外探测装置,检查井道内零件的磨损情况,便于及时更换。优选的,所述传动链采用航空铝材或者也可以采用钢,铁等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并且可以在材料的表面包裹橡胶减少噪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航空铝材质量轻,力学性能好,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并且减少噪音。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循环厢式电梯,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驱动齿轮与传动链啮合实现了传动链带动轿厢运动,多个轿厢的设计使理论上在轿厢未工作时,不提供动力的情况下可以静止在任意高度,节省能量,驱动齿轮单向转动,同时有人处于上行轿厢和下行轿厢中时,可以减少输出的动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式电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式电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式电梯轨道安装在井道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附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式电梯只有一个轿厢的结构示意图;图5附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式电梯只有一个驱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附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式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井道;11-导轨;2-支撑齿轮;3-传动链;31-长销轴;4-动力部;41-驱动齿轮;42-电机;5-轿厢;5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附图1、2和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循环厢式电梯,安装于井道1内,包括支撑齿轮2,传动链3、动力部4、轿厢5;支撑齿轮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齿轮2转动连接在井道1的同一侧内壁上,并分别位于矩形的四角;传动链3套设在四个支撑齿轮2的外侧,且与支撑齿轮2啮合,传动链3的部分销轴沿轴向方向延长形成长销轴31,多个长销轴31均匀间隔分布在传动链3上;动力部4包括驱动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厢式电梯,其特征在于,安装于井道(1)内,包括支撑齿轮(2),传动链(3)、动力部(4)和轿厢(5);/n所述支撑齿轮(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支撑齿轮(2)转动连接在所述井道(1)的同一侧内壁上,并分别位于矩形的四角;/n所述传动链(3)套设在四个所述支撑齿轮(2)的外侧,且与所述支撑齿轮(2)啮合,所述传动链(3)的部分销轴沿轴向方向延长形成长销轴(31),多个所述长销轴(31)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传动链(3)上;/n所述动力部(4)包括驱动齿轮(41)和电机(42),所述驱动齿轮(41)至少为一个,且转动连接在所述井道(1)的内壁上,并与所述传动链(3)啮合;所述电机(42)固定在所述井道(1)的外侧壁上,且其动力输出轴与所述驱动齿轮(41)固定连接;/n所述轿厢(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轿厢(5)分别与多个所述长销轴(31)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厢式电梯,其特征在于,安装于井道(1)内,包括支撑齿轮(2),传动链(3)、动力部(4)和轿厢(5);
所述支撑齿轮(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支撑齿轮(2)转动连接在所述井道(1)的同一侧内壁上,并分别位于矩形的四角;
所述传动链(3)套设在四个所述支撑齿轮(2)的外侧,且与所述支撑齿轮(2)啮合,所述传动链(3)的部分销轴沿轴向方向延长形成长销轴(31),多个所述长销轴(31)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传动链(3)上;
所述动力部(4)包括驱动齿轮(41)和电机(42),所述驱动齿轮(41)至少为一个,且转动连接在所述井道(1)的内壁上,并与所述传动链(3)啮合;所述电机(42)固定在所述井道(1)的外侧壁上,且其动力输出轴与所述驱动齿轮(41)固定连接;
所述轿厢(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轿厢(5)分别与多个所述长销轴(3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厢式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内设置有导轨(11),与所述导轨(11)相对应的所述轿厢(5)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导轨(11)与所述滑槽(5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厢式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1)安装在与所述支撑齿轮(2)所在的所述井道(1)内壁相对的内壁上,与所述导轨(11)相对应的所述轿厢(5)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滑槽(51),所述轿厢(5)的开门方向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润岭,
申请(专利权)人:刘润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