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节能制氮机
本技术涉及制氮机
,更具体的是涉及高效节能制氮机。
技术介绍
变压制氮是以空气为原料,利用碳分子筛的氮和氧的选择性吸附的性能把空气中的氮和氧分离出来。目前现有的变压制氮系统,碳分子筛对氮的分离作用主要是基于氮气在分子筛表面的扩散速率不同,较小直径的氧气扩散较快,这样气相中就可以得到氮的富集成分。一段时间后,分子筛对氧的吸附达到平衡,根据碳分子筛在不同压力下对吸附气体的吸附量不同的特性,降低压力使碳分子筛解除对氧的吸附。现有高纯度变压制氮通常使用两塔并联,交替进行加压吸附和解压再生,从而获得连续的氮气流,但因吸附塔体积固定,不便根据需求调节制氮速度,同时在吸附塔损坏时,不便维修更换,当输入气体温度较高时,在空气压缩和冻干时耗能较高。因此,提出高效节能制氮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制氮机不便根据需求调节制氮速度,吸附塔不便维修更换和耗能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高效节能制氮机。(二)技术方案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高效节能制氮机,包括吸附塔组、底座和预冷装置,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吸附塔组有多个,多个所述吸附塔组均匀固定在固定架的顶端,所述吸附塔组由第一净化塔和第二净化塔组成,所述预冷装置由排空管、进水管、喷淋头、固定壳、冷却管和出气口组成,所述预冷装置的出气端依次连接有空压机、空气净化组件和空气储罐,所述空气储罐的出气端与压缩空气输气管连接。r>进一步地,所述压缩空气输气管远离空气储罐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与底座之间,所述第一净化塔和第二净化塔均通过第一进气管与压缩空气输气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净化塔和第二净化塔的出氮口均设有止回阀,所述第一净化塔和第二净化塔的出氮口均与氮气输气管连接,所述氮气输气管远离吸附塔组的一端设有第二气流控制器,所述第一净化塔和第二净化塔的排空口均设有排气电磁阀,所述第一净化塔和第二净化塔的排空口均与排空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塔组的顶端设有净化管,两个相邻的吸附塔组之间与压缩空气输气管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第一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压缩空气输气管靠近空气储罐的一端设有第一气流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与吸附塔组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架与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吸附塔组通过固定座与固定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在固定壳的内部顶端,所述喷淋头与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排空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壳的内部一侧,所述出气口与排空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远离出气口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口,所述冷却管固定连接在固定壳的中部,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吸气管和空气进气管,所述空气进气管与空压机的进气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头的固定位置与冷却管的固定位置相对应,所述出气口的固定位置与冷却管的固定位置相对应。(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氮气输气管、吸附塔组、排空管、压缩空气输气管、第一电磁阀、固定座和固定架,通过控制吸附塔组的启用数量来控制氮气制作速度,使其适应于不同速率的制氮需求,同时因多个吸附塔组并联,在单个吸附塔组损坏时,不会影响其他吸附塔组,在固定座和固定架的作用下,便于第一净化塔和第二净化塔的拆装,以便维修更换,解决了不便根据需求调节制氮速度和吸附塔不便维修更换。2、本技术,通过设置排空管、进水管、喷淋头、冷却管和出气口,在排空管排出的废气的带动下加快水挥发,带走热量,使冷却管中气体降温,从而减小压缩空气和冻干时的耗能,解决了耗能较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吸附塔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吸附塔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预冷装置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氮气输气管;2、吸附塔组;3、排空管;4、固定座;5、底座;6、空气净化组件;7、空压机;8、预冷装置;9、空气储罐;10、固定架;11、第一气流控制器;12、进气电磁阀;13、压缩空气输气管;14、第一电磁阀;15、第一进气管;16、通孔;17、止回阀;18、净化管;19、第一净化塔;20、第二净化塔;21、排气电磁阀;22、进水管;23、喷淋头;24、固定壳;25、吸气管;26、冷却管;27、出气口;29、排气口;30、空气进气管;31、第二气流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高效节能制氮机,包括吸附塔组2、底座5和预冷装置8,底座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吸附塔组2有多个,多个吸附塔组2均匀固定在固定架10的顶端,固定架10与吸附塔组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16,固定架10与通孔16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吸附塔组2通过固定座4与固定架10固定连接,吸附塔组2由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组成,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的出氮口均设有止回阀17,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的出氮口均与氮气输气管1连接,氮气输气管1远离吸附塔组2的一端设有第二气流控制器31,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的排空口均设有排气电磁阀21,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的排空口均与排空管3连接,吸附塔组2的顶端设有净化管18,预冷装置8由排空管3、进水管22、喷淋头23、固定壳24、冷却管26和出气口27组成,预冷装置8的出气端依次连接有空压机7、空气净化组件6和空气储罐9,空气储罐9的出气端与压缩空气输气管13连接,压缩空气输气管13远离空气储罐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与底座5之间,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均通过第一进气管15与压缩空气输气管13连接,第一进气管1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电磁阀12,两个相邻的吸附塔组2之间与压缩空气输气管13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第一电磁阀14,压缩空气输气管13靠近空气储罐9的一端设有第一气流控制器1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氮气输气管1、吸附塔组2、排空管3、压缩空气输气管13和第一电磁阀14,通过氮气输气管1、排空管3和压缩空气输气管13将多个吸附塔组2并联,并在相邻的吸附塔组2之间与压缩空气输气管13相对应的位置设第一电磁阀14,通过第一电磁阀14控制启用吸附塔组2的数量,从而控制氮气制作速度,使其适应于不同速率的制氮需求,同时因多组吸附塔组2并联,使其不会相互影响,在单个吸附塔组2损坏时,不会影响其他吸附塔组2,同时在固定座4和固定架10的作用下,便于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的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制氮机,包括吸附塔组(2)、底座(5)和预冷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所述吸附塔组(2)有多个,多个所述吸附塔组(2)均匀固定在固定架(10)的顶端,所述吸附塔组(2)由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组成,所述预冷装置(8)由排空管(3)、进水管(22)、喷淋头(23)、固定壳(24)、冷却管(26)和出气口(27)组成,所述预冷装置(8)的出气端依次连接有空压机(7)、空气净化组件(6)和空气储罐(9),所述空气储罐(9)的出气端与压缩空气输气管(1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高效节能制氮机,包括吸附塔组(2)、底座(5)和预冷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所述吸附塔组(2)有多个,多个所述吸附塔组(2)均匀固定在固定架(10)的顶端,所述吸附塔组(2)由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组成,所述预冷装置(8)由排空管(3)、进水管(22)、喷淋头(23)、固定壳(24)、冷却管(26)和出气口(27)组成,所述预冷装置(8)的出气端依次连接有空压机(7)、空气净化组件(6)和空气储罐(9),所述空气储罐(9)的出气端与压缩空气输气管(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制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输气管(13)远离空气储罐(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与底座(5)之间,所述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均通过第一进气管(15)与压缩空气输气管(13)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1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电磁阀(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制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的出氮口均设有止回阀(17),所述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的出氮口均与氮气输气管(1)连接,所述氮气输气管(1)远离吸附塔组(2)的一端设有第二气流控制器(31),所述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的排空口均设有排气电磁阀(21),所述第一净化塔(19)和第二净化塔(20)的排空口均与排空管(3)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林培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伊普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