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喷淋降尘装置,包括车体、设于所述车体上的轮胎;水箱,固定在所述车体上;喷淋头,所述喷淋头通过输水管路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喷淋头设置多组,固定在每个轮胎斜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箱与喷淋头协同作用,对车辆的轮胎进行清洗,可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扬尘,以造成环境的污染;且操作方便,在场地合适的情况下可随时对车辆的轮胎进行清理,普适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喷淋降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喷淋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促使城市渣土运输活动日趋频繁,渣土车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隐患。目前亟需一种降尘装置,来应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车辆喷淋降尘装置,旨在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喷淋降尘装置,包括车体、设于所述车体上的轮胎;水箱,固定在所述车体上;喷淋头,所述喷淋头通过输水管路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喷淋头设置多组,固定在每个轮胎斜上方。作为优选,所述车体上设有一置放台,所述水箱通过锁固组件固定在置放台上。作为优选,所述锁固组件包括L型的限位板、设于所述限位板上的锁定槽、以及设于水箱上的与所述锁定槽配合的锁定杆。作为优选,所述置放台上设有一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内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限位板一端伸进所述限位腔内,于所述限位板伸进所述限位腔内的一端设有阻挡块。作为优选,所述水箱上设有一活动腔,所述锁定杆一端通过柱形杆连接一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活动腔内,所述活动腔内位于滑块远限位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压缩弹簧。作为优选,所述车体一侧设有一U型的主管路与水箱配合,所述主管路远水箱的一端为可伸缩硬管。作为优选,所述车体上设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一侧设有限位结构与所述主管路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喷淋头通过焊接在车体上的支架进行支撑,所述支架包括两组铰接的长条板、以及用于固定喷淋头的夹持件。作为优选,所述夹持件包括安置槽、设于所述安置槽一侧的紧固片、以及与所述紧固片固定的锁紧螺栓,所述紧固片上还连接一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安置槽。作为优选,还包括输水管路包括多组支管路,相邻两支管路之间通过卡接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箱与喷淋头协同作用,对车辆的轮胎进行清洗,可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扬尘,以造成环境的污染;且操作方便,在场地合适的情况下可随时对车辆的轮胎进行清理,普适性高。设置水箱与车体通过锁固组件进行固定,实现水性与车体的可拆卸连接,方便将水箱从车体上分离下来,方便在日常的应用中对其进行检修;其中,设置的主管路一端为可伸缩连接的硬管,使其容易的与水箱进行分离,辅助将水箱取下。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支架固定喷淋头,所述支架的两组长条板相互铰接,在对其进行固定时可通过改变两者的分开的程度来调整喷淋头的角度,来增加其普适性,可适应不同的安装位置;且,喷淋头通过夹持件进行固定,则限定喷淋头与支架的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更换。再,输水管路通过多段式的支管路以卡接的方式固定组成,在安装喷淋降尘装置时方便管路的排布,方便安装,后续发生故障时亦便于拆卸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支管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管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B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C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D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E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1、车体2、轮胎3、水箱4、喷淋头5、置放台6、限位板7、锁定槽8、锁定杆9、限位腔10、第一压缩弹簧11、阻挡块12、活动腔13、滑块14、第二压缩弹簧15、柱形杆16、凸块17、主管路18、密封垫板19、防护板20、牵拉杆21、把手22、腔体23、滑槽24、第三压缩弹簧25、手柄26、长条板27、安置槽28、紧固片29、锁紧螺栓30、限位杆31、支管路32、卡扣33、卡块34、盲槽35、第四压缩弹簧36、阻挡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车辆喷淋降尘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轮胎2,还包括固定在车体1上的水箱3、以及通过输水管路与所述水箱3连接的喷淋头4;其中,所述喷淋头4设置多组,固定在每个轮胎2的斜上方。通过设置水箱3与喷淋头4协同作用,对车辆的轮胎2进行清洗,可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扬尘,以造成环境的污染;且操作方便,在场地合适的情况下可随时对车辆的轮胎2进行清理,普适性高。其中,水箱3与所述车体1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对水性进行拆卸进行检修,其安装方式如下:所述车体1上设有一置放台5,用于放置水箱3用,所述水箱3通过锁固组件固定在置放台5上。其中,所述锁固组件包括L型的限位板6、设于所述限位板6上的锁定槽7、以及设于所述水箱3上的与所述锁定槽7配合的锁定杆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限位板6上设有与所述水箱3相适配的限位槽,限制水箱3的位置,使得锁定槽7与锁定杆8进行完美的配合。所述置放台5上设有一限位腔9,所述限位腔9内设有第一压缩弹簧10,所述限位板6一端伸进所述限位腔9内,并与所述限位板6伸进所述限位腔9内的一端设有阻挡块11。所述水箱3上设有一活动腔12,所述锁定杆8一端通过柱形杆15连接一滑块13,所述滑块13位于所述活动腔12内,所述活动腔12内位于滑块13远限位板6的一侧设有第二压缩弹簧14,所述活动腔12上设有容柱形杆15活动的通槽。为方便操纵锁定杆8,所述锁定杆8上设有一凸块16。水箱3安装时,将水箱3放置在置放台5上,拉动锁定杆8向一侧移动,后按压限位板6至其完全抵在水箱3上,松开锁定杆8,在第二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回弹,锁定杆8的一端伸进锁定槽7内,完成水箱3的固定即可;水箱3拆除时,上述步骤反过来操作即可。所述车体1一侧设有一U型的主管路17与水箱3配合,所述主管路17远水箱3的一端为可伸缩硬管。所述主管路17的管体上设有一密封垫板18,所述密封垫板18与水箱3配合。所述车体1上设有防护板19,用于固定保护主管路17,所述防护板19一侧设有限位结构与主管路17配合,对其进行固定,所述主管路17中间段设有一方便操作的把手21。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长条板26、设于所述车体1上的滑槽23、以及设于所述滑槽23内的第三压缩弹簧24,所述长条板26上设有方便移动的手柄25。另,所述喷淋头4通过焊接在车体1上的支架进行支撑固定,所述支架包括两组铰接在一起的长条板26、以及固定所述喷淋头4的支持件。本专利技术中利用支架固定喷淋头4,所述支架的两组长条板26相互铰接,在对其进行固定时可通过改变两者的分开的程度来调整喷淋头4的角度,来增加其普适性,可适应不同的安装位置;且,喷淋头4通过夹持件进行固定,则限定喷淋头4与支架的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更换。所述夹持件包括安置槽27、设于所述安置槽27一侧的紧固片28、以及与所述紧固片28固定的锁紧螺栓29,所述紧固片28上还连接一限位杆30,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设于所述车体上的轮胎;/n水箱,固定在所述车体上;/n喷淋头,所述喷淋头通过输水管路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喷淋头设置多组,固定在每个轮胎斜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设于所述车体上的轮胎;
水箱,固定在所述车体上;
喷淋头,所述喷淋头通过输水管路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喷淋头设置多组,固定在每个轮胎斜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一置放台,所述水箱通过锁固组件固定在置放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组件包括L型的限位板、设于所述限位板上的锁定槽、以及设于水箱上的与所述锁定槽配合的锁定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台上设有一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内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限位板一端伸进所述限位腔内,于所述限位板伸进所述限位腔内的一端设有阻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设有一活动腔,所述锁定杆一端通过柱形杆连接一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活动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龙,季忠勋,李新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融拓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