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送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28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送板装置,包括输送机、机架及安装在机架内的提升装置和推板装置,所述输送机外接在机架下端右侧,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架及驱动提升架上升的提升电机,所述提升架竖直方向可移动安装在机架内部,推板装置安装在机架内部上侧,工作时,输送机将托板运送至机架内,提升装置将托板提升至预定高度,推板装置的推板将托板推入托板轨道,托板轨道内预先放有一块备用托板,推板装置的推板将托板推入托板轨道时,同时将备用托板推出托板轨道,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送板装置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上板速度快、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送板装置
本技术涉及砌块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送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砌块生产过程的托板用来放置砌块,以方便随砌块进行加工及转运,在砌块的生产流程中,托板的使用频率极高,使用完的托板一般会垒在一起存放及转运,而在重新使用托板时,需将托板一块一块放进砌块生产流水线中,托板的重量大,人工上板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送板装置,其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安全系数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自动送板装置,包括输送机、机架及安装在机架内的托轮机构、提升装置和推板装置,所述输送机外接在机架下端右侧并水平对接机架内部的托轮机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架及驱动提升架上升的提升电机,所述提升架竖直方向可移动安装在机架内部且可降至托轮机构的承托平面以下;所述推板装置包括行走轨道、托板轨道、推板、驱动推板运动的推板电机,所述行走轨道沿前后方向设在机架内部上侧,所述推板通过行走轮滚动配合在行走轨道上,所述行走轨道向前方伸出机架一部分,所述托板轨道连接在行走轨道伸出机架部分的下端,所述推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对推爪,所述推爪可转动安装在推板上。优选地,所述提升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端,提升电机两侧的机架上分别安装有一根转轴,提升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双输出轴减速机,双输出轴减速机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根转轴传动连接,每根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一个齿轮,每个齿轮上均配合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提升架传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优选地,所述机架具有四条空心的竖杆,所述配重块置于竖杆内。优选地,所述提升架包括两条连接杆及若干支承杆,所述两条连接杆前后对置且两条连接杆之间的间距大于托轮机构所在区域的前后宽度,所述若干支承杆水平连接在两条连接杆上侧而用于支撑托板;所述托轮机构包括位于机架下部前后侧且分别沿左右方向间隔安装的数对托轮,各对托轮通过安装板固装在机架上,且最右侧的一对托轮承接在输送机的输出端,所述支承杆对应于左右相邻两安装板之间的空间设置以使支承杆可下降至托轮承托平面以下。优选地,各侧的所述安装板有三对,每对安装板上安装有两对托轮,支承杆设有三条,三条支承杆与三对安装板相互错开。优选地,所述两条连接杆分别通过链条与提升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两条连接杆的四个端头上分别安装有三个滚轮,所述三个滚轮分两组分别与机架的竖杆的两个相邻侧壁滚动配合。优选地,所述推板电机安装在机架后端,所述推板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行走轨道上端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套设有传动链条,所述推板通过连接件与传动链条连接。优选地,所述推爪上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方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推板上,所述推爪可顺时针旋转至非推板状态,此时推爪下端脱离托板轨道高度范围,推爪也可逆时针旋转至推板状态,此时推爪下端置于托板轨道高度范围且所述限位块抵接在挡板上阻挡推爪逆时针旋转。优选地,所述机架上端右侧设有整板气缸,所述整板气缸的活塞杆沿左右方向伸缩,且整板气缸的活塞杆和托板轨道在同一高度,所述机架的左侧设有两根竖直的挡杆。优选地,所述输送机为链条输送机,所述链条输送机的两侧安装有侧挡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自动送板装置实现了自动化上板,提高了安全系数,可将垒在一起的托板一块一块送入砌块生产流水线中,自动送板装置在工作时,将托板放置在输送机上,输送机将托板送进机架内,提升架带动托板上升至预定高度,推板装置运作,将第一块托板推入托板轨道,推板装置复位,提升架上升一个板厚高度,推板装置运作,将下一块托板推入托板轨道,同时将第一块托板推离托板轨道,如此循环工作,上板速度快、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送板装置的轴侧视图一;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自动送板装置的轴侧视图二;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自动送板装置的前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自动送板装置的右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自动送板装置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提升装置的链条装配图。图10为本技术推板装置的链条装配图。图11为本技术推板的结构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01、竖杆;102、安装板;103、托轮;104、挡杆;105、整板气缸;2、输送机;201、侧挡板;301、行走轨道;302、托板轨道;303、推板;3031、推爪;3032、限位块;3033、挡板;3034、连接件;304、推板电机;305、传动链条;401、提升电机;402、提升架;4021、支承杆;4022、连接杆;4023、滚轮;403、转轴;405、链条;406、双输出轴减速机;5、备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送板装置,包括输送机2、机架1及安装在机架1内托轮机构、提升装置和推板装置,所述输送机2外接在机架1下端右侧,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架402及驱动提升架402上升的提升电机401,所述提升架402竖直方向可移动安装在机架1内部,且可降至托轮机构的承托面以下,推板装置安装在机架1内部上侧,工作时,输送机2将托板运送至机架1内,提升装置将托板提升至预定高度,推板装置的推板303将托板推入托板轨道302,托板轨道302内预先放有一块备用托板,推板装置的推板303将托板推入托板轨道302时,同时将备用托板推出托板轨道302,整个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上板速度快、效率高。本实施例的推板装置包括行走轨道301、托板轨道302、推板303、推板电机304,所述行走轨道301沿前后方向设在机架1内部上侧,所述推板303通过行走轮滚动配合在行走轨道301上,所述行走轨道301向前方伸出机架1一部分,所述托板轨道302连接在行走轨道301伸出机架1部分的下端,所述推板30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对推爪3031,所述推爪3031可转动安装在推板303上,所述推爪3031上端固定有限位块3032,所述限位块3032上方设有与限位块3032相配合的挡板3033,所述挡板3033固定在推板303上,安装在推板303前端的一对推爪3031用于将托板轨道302内的备用托板推离托板轨道302,安装在推板303后端的一对推爪3031用于将提升架402上的托板推入托板轨道302,所述推爪3031可顺时针旋转至非推板状态,此时推爪3031下端脱离托板轨道302高度范围,如此以保证推板303在复位时,推板303前端的一对推爪3031不会将托板轨道302内的托板带回提升架402,推爪3031也可逆时针旋转至推板状态,此时推爪3031下端置于托板轨道302高度范围且所述限位块3032抵接在挡板3033上阻挡推爪3031逆时针旋转,如此以保证推板303在前进时,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机架及安装在机架内的托轮机构、提升装置和推板装置,所述输送机外接在机架下端右侧并水平对接机架内部的托轮机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架及驱动提升架上升的提升电机,所述提升架竖直方向可移动安装在机架内部且可降至托轮机构的承托平面以下;所述推板装置包括行走轨道、托板轨道、推板、驱动推板运动的推板电机,所述行走轨道沿前后方向设在机架内部上侧,所述推板通过行走轮滚动配合在行走轨道上,所述行走轨道向前方伸出机架一部分,所述托板轨道连接在行走轨道伸出机架部分的下端,所述推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对推爪,所述推爪可转动安装在推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机架及安装在机架内的托轮机构、提升装置和推板装置,所述输送机外接在机架下端右侧并水平对接机架内部的托轮机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架及驱动提升架上升的提升电机,所述提升架竖直方向可移动安装在机架内部且可降至托轮机构的承托平面以下;所述推板装置包括行走轨道、托板轨道、推板、驱动推板运动的推板电机,所述行走轨道沿前后方向设在机架内部上侧,所述推板通过行走轮滚动配合在行走轨道上,所述行走轨道向前方伸出机架一部分,所述托板轨道连接在行走轨道伸出机架部分的下端,所述推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对推爪,所述推爪可转动安装在推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端,提升电机两侧的机架上分别安装有一根转轴,提升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双输出轴减速机,双输出轴减速机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根转轴传动连接,每根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一个齿轮,每个齿轮上均配合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提升架传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具有四条空心的竖杆,所述配重块置于竖杆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架包括两条连接杆及若干支承杆,所述两条连接杆前后对置且两条连接杆之间的间距大于托轮机构所在区域的前后宽度,所述若干支承杆水平连接在两条连接杆上侧而用于支撑托板;所述托轮机构包括位于机架下部前后侧且分别沿左右方向间隔安装的数对托轮,各对托轮通过安装板固装在机架上,且最右侧的一对托轮承接在输送机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华宋傅鑫源傅炳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