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保证路面通畅的共享单车回收设备,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路面展开机构及设置于所述所述车架上的车厢转移机构,所述路面展开机构包括用于设备整体驱动的驱动机构、用于路面展开的展开机构及用于路面缝隙填补的填补机构,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能够在回收单车的时候将货车车架变成一个可以供单车和非机动车通过的上下坡路面的装置,通过转动连接柱和第二电动转轴的转动实现坡面的展开,通过封堵块的移动实现缝隙的封堵,通过移动板的移动实现车厢的转移,通过液压缸和液压杆的移动实现车厢的继续移动,能够将装置展开成上下坡路面,车厢转移至非机动车道外,减少对于公共交通的影响,提高交通流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保证路面通畅的共享单车回收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交通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保证路面通畅的共享单车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公共交通工具的“最后一公里”是城市居民出行采用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障碍,也是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因此衍生出来共享单车。但共享单车内部需要电力系统,因此需要每天回收充电、检修及重新分配,但回收时,常常要一辆货车开到单车集中地点进行回收,货车常常会占用非机动车道,使得正常的行驶路线受堵,妨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路面通畅的共享单车回收设备,该装置能够在回收单车的时候,将货车车架变成一个可以供单车和非机动车通过的上下坡路面,从而保证交通的通畅。一种能够保证路面通畅的共享单车回收设备,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路面展开机构及设置于所述所述车架上的车厢转移机构,所述路面展开机构包括用于设备整体驱动的驱动机构、用于路面展开的展开机构及用于路面缝隙填补的填补机构,所述展开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车架内的转动连接柱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连接柱上的第一展开块,所述填补机构固定设置于第一展开块内的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车厢转移机构包括车厢横移机构、用于车厢转移的推动机构、用于动力对接的对接机构及用于车厢下放的下放机构,所述车厢横移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车架内的移动板,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架内的第二电动伸缩杆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上端的安装板,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放机构包括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内且左右对称的电机腔,所述电机腔内固定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内动力连接有贯穿所述驱动电机前后端面的车轮轴,所述车轮轴前后端贯穿所述电机腔前后端壁向外伸出,所述车轮轴前后端固定设有车轮。进一步,所述展开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腔前后端壁之间的第一电动转轴,所述第一电动转轴上固定设有转动连接柱,所述转动连接柱远离所述第一电动转轴一端贯穿所述电机腔侧壁向外伸出,所述转动连接柱远离所述第一电动转轴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展开块,所述第一展开块上端固定设有第二电动转轴,所述第二电动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二展开块。进一步,所述填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展开块下端面上开口向下的封堵滑动腔,所述封堵滑动腔顶壁上固定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下端动力连接有封堵块。进一步,所述车厢横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内且开口向后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滑动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所述移动腔底壁动力连接,所述移动板下端设有两个开口向下的通孔,所述移动板内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转动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腔前端壁内设有连通所述转动腔与所述移动板前端面的连通槽,所述转动块内设有开口向前的对接腔。进一步,所述下放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腔左右端壁且开口向上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内滑动设有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轨道内设有开口向后的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内动力连接有电动滑块,所述车架上端滑动设有车厢,所述车厢内设有放置腔,所述车厢前端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导向槽,所述导向轨道上端伸入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电动滑块与所述车厢之间固定设有连接块。进一步,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腔底壁上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上端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固定设有转动电机。进一步,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电机后端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所述转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液压缸后端动力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后端固定设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上下两端均固定设有卡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能够在回收单车的时候将货车车架变成一个可以供单车和非机动车通过的上下坡路面的装置,通过转动连接柱和第二电动转轴的转动实现坡面的展开,通过封堵块的移动实现缝隙的封堵,通过移动板的移动实现车厢的转移,通过液压缸和液压杆的移动实现车厢的继续移动,能够将装置展开成上下坡路面,车厢转移至非机动车道外,减少对于公共交通的影响,提高交通流畅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A-A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2中B-B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3中C-C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3中D-D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2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完全展开后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7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结合附图1-7所述的一种能够保证路面通畅的共享单车回收设备,包括车架15、设置于所述车架15上的路面展开机构及设置于所述所述车架15上的车厢转移机构,所述路面展开机构包括用于设备整体驱动的驱动机构、用于路面展开的展开机构及用于路面缝隙填补的填补机构,所述展开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车架15内的转动连接柱35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连接柱35上的第一展开块10,所述填补机构固定设置于第一展开块10内的第一电动伸缩杆32;所述车厢转移机构包括车厢横移机构、用于车厢转移的推动机构、用于动力对接的对接机构及用于车厢下放的下放机构,所述车厢横移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车架15内的移动板19,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架15内的第二电动伸缩杆23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3上端的安装板22,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21,所述转动电机21与所述安装板22固定连接,所述下放机构包括导向轨道18,所述导向轨道18与所述移动板19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能够在回收单车的时候将货车车架变成一个可以供单车和非机动车通过的上下坡路面的装置,通过转动连接柱和第二电动转轴的转动实现坡面的展开,通过封堵块的移动实现缝隙的封堵,通过移动板的移动实现车厢的转移,通过液压缸和液压杆的移动实现车厢的继续移动,能够将装置展开成上下坡路面,车厢转移至非机动车道外,减少对于公共交通的影响,提高交通流畅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15内且左右对称的电机腔39,所述电机腔39内固定设有驱动电机40,所述驱动电机40内动力连接有贯穿所述驱动电机40前后端面的车轮轴38,所述车轮轴38前后端贯穿所述电机腔39前后端壁向外伸出,所述车轮轴38前后端固定设有车轮16;所述驱动电机40启动,带着所述车轮轴38转动,从而带着所述车轮16转动,从而带着所述设备移动;将驱动力设置在车厢底部,减去了体积较大的车头,防止车头将道路堵塞。本实施例中,所述展开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腔39前后端壁之间的第一电动转轴36,所述第一电动转轴36上固定设有转动连接柱35,所述转动连接柱35远离所述第一电动转轴36一端贯穿所述电机腔39侧壁向外伸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保证路面通畅的共享单车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路面展开机构及设置于所述所述车架上的车厢转移机构,所述路面展开机构包括用于设备整体驱动的驱动机构、用于路面展开的展开机构及用于路面缝隙填补的填补机构,所述展开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车架内的转动连接柱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连接柱上的第一展开块,所述填补机构固定设置于第一展开块内的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车厢转移机构包括车厢横移机构、用于车厢转移的推动机构、用于动力对接的对接机构及用于车厢下放的下放机构,所述车厢横移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车架内的移动板,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架内的第二电动伸缩杆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上端的安装板,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放机构包括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保证路面通畅的共享单车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路面展开机构及设置于所述所述车架上的车厢转移机构,所述路面展开机构包括用于设备整体驱动的驱动机构、用于路面展开的展开机构及用于路面缝隙填补的填补机构,所述展开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车架内的转动连接柱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连接柱上的第一展开块,所述填补机构固定设置于第一展开块内的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车厢转移机构包括车厢横移机构、用于车厢转移的推动机构、用于动力对接的对接机构及用于车厢下放的下放机构,所述车厢横移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车架内的移动板,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架内的第二电动伸缩杆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上端的安装板,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放机构包括导向轨道,所述导向轨道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保证路面通畅的共享单车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内且左右对称的电机腔,所述电机腔内固定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内动力连接有贯穿所述驱动电机前后端面的车轮轴,所述车轮轴前后端贯穿所述电机腔前后端壁向外伸出,所述车轮轴前后端固定设有车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保证路面通畅的共享单车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腔前后端壁之间的第一电动转轴,所述第一电动转轴上固定设有转动连接柱,所述转动连接柱远离所述第一电动转轴一端贯穿所述电机腔侧壁向外伸出,所述转动连接柱远离所述第一电动转轴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展开块,所述第一展开块上端固定设有第二电动转轴,所述第二电动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二展开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保证路面通畅的共享单车回收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雨欣,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市天时利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