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的地埋式充电装置,包括设于地面上的预埋槽,所述预埋槽内安装有升降支架以及滑动安装在升降支架上的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上安装有用于新能源车充电的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上连接有延伸出所述预埋槽的电源线;所述预埋槽内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承载组件上下滑动的动力机构;所述预埋槽边缘处转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伸入预埋槽内的部位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上并对所述充电桩进行防护;改善了现有充电桩设置在路面上容易损坏并占用路面空间的现状,进一步对充电桩的安装方式以及保护进行优化,增加路面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的地埋式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充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的地埋式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新能源车使用数量逐渐增加,新能源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充电桩进行充电,充电桩一般安装在较为空旷的停车场所,而目前大多的充电桩是始终设置的地面上的,而一般生活规律的上班族充电时间是在夜间,使得充电桩白天大多处于不使用状态,从而使得充电桩白天容易损坏,造成使用寿命的降低,并且充电桩始终位于地面总是受到车辆的威胁,极有可能遭受到撞击而损坏,使得充电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的地埋式充电装置,解决了现有充电桩设置在路面上容易损坏并占用路面空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的地埋式充电装置,包括设于地面上的预埋槽,所述预埋槽内安装有升降支架以及滑动安装在升降支架上的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上安装有用于新能源车充电的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上连接有延伸出所述预埋槽的电源线;所述预埋槽内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承载组件上下滑动的动力机构;所述预埋槽边缘处转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伸入预埋槽内的部位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上并对所述充电桩进行防护。优选的,所述升降支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埋槽底部的基座,以及垂直固接在所述基座上并两两对称设置的四根滑动杆,四根滑动杆顶部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便于所述充电桩伸出的开口结构。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杆上的滑动套以及固接在滑动套上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充电桩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位于所述滑动套与所述基座之间的支撑弹簧。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基座之间固接有用于缠绕电源线的伸缩杆。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制动组件以及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预埋槽的侧壁上,所述制动组件固定安装在位于所述升降组件一侧的两个滑动套上;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制动组件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固定块以及安装在固定块上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有蜗杆;所述固定块上螺纹连接伸入滑动套的制动螺杆,所述制动螺杆末端设有与所述蜗杆配合的蜗轮。优选的,所述制动组件上设有防尘罩。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转动安装有呈纵向设置的收卷轮以及转向轮,所述收卷轮上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收卷轮上设有穿过转向轮并固接在固定块上的两根牵引绳。优选的,所述收卷轮与所述转向轮上均设有间隔分布的缆线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预埋槽内设置升降支架与承载组件滑动配合,使得充电桩能够随着承载组件上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动力机构对承载组件的移动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现整个充电桩能够在预埋槽内隐藏或升出;在充电桩隐藏在预埋槽内后通过挡板支撑在升降支架上,从而能够使预埋槽被覆盖,一方面对充电桩起到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避免行车移动到预埋槽内的情况,通过升降支架、挡板形成可靠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制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预埋槽1、升降支架2、基座21、滑动杆22、连接板23、承载组件3、滑动套31、承载板32、充电桩4、电源线5、动力机构6、制动组件61、固定块611、双轴电机612、蜗杆613、制动螺杆614、蜗轮615、升降组件62、安装板621、收卷轮622、转向轮623、驱动电机624、牵引绳625、挡板7、支撑弹簧8、伸缩杆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的地埋式充电装置,包括设于地面上的预埋槽1,所述预埋槽1内安装有升降支架2以及滑动安装在升降支架2上的承载组件3,所述承载组件3上安装有用于新能源车充电的充电桩4;通过承载组件3向下滑动让整个充电桩4移动到预埋槽1内进行隐藏,而在需要使用时通过升降支架2向上移动对充电桩4进行伸出;具体的,在所述充电桩4上连接有延伸出所述预埋槽1的电源线5,电源线5通过在地面下预埋方式伸入到预埋槽1内并连接到充电桩4上形成电源供给。升降支架2的上下移动通过在预埋槽1内的安装的动力机构6进行驱动,从而能够驱动所述承载组件3上下滑动,并且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制动,保证充电桩4伸出高度满足将上面的充电接头拉出。为了对预埋槽1进行遮挡保护并形成稳定支撑,避免行车落入预埋槽1内,在预埋槽1边缘处转动安装有挡板7,所述挡板7伸入预埋槽1内的部位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2上并对所述充电桩4进行防护;通过预埋槽1两侧的挡板7支撑在升降支架2上后对整个预埋槽1形成覆盖以及可靠的支撑,具体的,挡板7为钢板;而在充电桩4伸出过程中能够将挡板7抬高,从而便于翻转挡板7将充电桩4露出。其中,升降支架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埋槽1底部的基座21,以及垂直固接在所述基座21上并两两对称设置的四根滑动杆22,四根滑动杆22顶部固接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上开设有便于所述充电桩4伸出的开口结构;整个升降支架2形成稳定支撑结构,并且能够让充电桩4从开口结构伸出。而承载组件3包括滑动安装在滑动杆22上的滑动套31以及骨接在滑动套31上的承载板32,承载板32与充电桩4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充电桩4能够随着承载板32在滑动套31的上下移动时同步移动。为了保证升降支架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缓振作用,在滑动杆22上套设有位于所述滑动套31与所述基座21之间的支撑弹簧8,通过支撑弹簧8对整个升降支架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形成支撑并具有减振作用,从而保证充电桩4在下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避免过快下降造成的晃动情况。同时,为了在充电桩4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让电源线5能够在承载板32与基座21之间形成良好的放置状态而避免产生电源线5混乱的情况,在承载板32与基座21之间固接有用于缠绕电源线5的伸缩杆9,伸缩杆9呈宝塔状结构;当伸缩杆9拉伸时能够使得电源线5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顺序缠绕在伸缩杆9上,而在伸缩杆9缩短时,能够让电源线5向下松开并形成回字形顺序缠绕状态,从而能够满足电源线5在上下移动后不会造成混乱缠绕的情况。具体的,如图1、图2、图3所示,整个动力机构6包括制动组件61以及升降组件62,而升降组件62安装在所述预埋槽1的侧壁上,所述制动组件61固定安装在位于所述升降组件62一侧的两个滑动套31上;所述升降组件62用于驱动所述制动组件61上下移动;通过升降组件62驱动制动组件6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带着升降支架2进行移动,并且在移动到位后通过制动组件61对升降支架2进行止动。其中,制动组件61包括固定块611以及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的地埋式充电装置,包括设于地面上的预埋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槽(1)内安装有升降支架(2)以及滑动安装在升降支架(2)上的承载组件(3),所述承载组件(3)上安装有用于新能源车充电的充电桩(4);/n所述充电桩(4)上连接有延伸出所述预埋槽(1)的电源线(5);/n所述预埋槽(1)内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承载组件(3)上下滑动的动力机构(6);/n所述预埋槽(1)边缘处转动安装有挡板(7),所述挡板(7)伸入预埋槽(1)内的部位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2)上并对所述充电桩(4)进行防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的地埋式充电装置,包括设于地面上的预埋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槽(1)内安装有升降支架(2)以及滑动安装在升降支架(2)上的承载组件(3),所述承载组件(3)上安装有用于新能源车充电的充电桩(4);
所述充电桩(4)上连接有延伸出所述预埋槽(1)的电源线(5);
所述预埋槽(1)内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承载组件(3)上下滑动的动力机构(6);
所述预埋槽(1)边缘处转动安装有挡板(7),所述挡板(7)伸入预埋槽(1)内的部位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2)上并对所述充电桩(4)进行防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的地埋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埋槽(1)底部的基座(21),以及垂直固接在所述基座(21)上并两两对称设置的四根滑动杆(22),四根滑动杆(22)顶部固接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上开设有便于所述充电桩(4)伸出的开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的地埋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3)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杆(22)上的滑动套(31)以及固接在滑动套(31)上的承载板(32),所述承载板(32)与所述充电桩(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的地埋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22)上套设有位于所述滑动套(31)与所述基座(21)之间的支撑弹簧(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的地埋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2)与所述基座(21)之间固接有用于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甘国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