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器Bar条上料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27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器Bar条上料的辅助装置,涉及到激光器Bar条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和输送带,输送带位于箱体的右侧,且箱体的右侧壁开设有与输送带位置第一的出料口,箱体的内部滑动设有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均为倾斜设置并相互平行,上板的上端中部通过调节机构与箱体的上侧壁连接,上板的上端右侧开设有第一条形口,第一条形口的内部设有输送辊,输送辊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转轴分别与第一条形开口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后端延伸至箱体的外部,箱体的后侧壁开设有与转轴相匹配的第二条形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自动对多个激光器Bar条进行依次输送上料,减少人们的工作强度,减少工作误差,提高工作效率,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器Bar条上料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激光器Bar条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器Bar条上料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激光器--能发射激光的装置,1954年制成了第一台微波量子放大器,获得了高度相干的微波束,1958年A.L.肖洛和C.H.汤斯把微波量子放大器原理推广应用到光频范围,1960年T.H.梅曼等人制成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1年A.贾文等人制成了氦氖激光器。1962年R.N.霍耳等人创制了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器bar条是由多个半导体单管并排形成的激光器单条,具有功率转换效率高、体积小等诸多优点,在激光器bar条的生产工艺中,激光器bar条在生产后需要模拟工作状态来测试其参数,测试过程通常需要经过多种测试工序,而现有技术中,现有运输方式通常采用人工运输,操作人员需要通过器具单独装夹每一个激光器bar条将他们从供料区移动到测试区,增加了人们的工作强度,且人们操作误差较大,容易对激光器bar条造成损坏。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激光器Bar条上料的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器Bar条上料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位于箱体(1)的右侧,且箱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与输送带(2)位置第一的出料口,所述箱体(1)的内部滑动设有上板(3)和下板(4),所述上板(3)和下板(4)均为倾斜设置并相互平行,所述上板(3)的上端中部通过调节机构与箱体(1)的上侧壁连接,所述上板(3)的上端右侧开设有第一条形口,所述第一条形口的内部设有输送辊(5),所述输送辊(5)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转轴分别与第一条形开口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后端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所述箱体(1)的后侧壁开设有与转轴相匹配的第二条形口,所述箱体(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器Bar条上料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位于箱体(1)的右侧,且箱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与输送带(2)位置第一的出料口,所述箱体(1)的内部滑动设有上板(3)和下板(4),所述上板(3)和下板(4)均为倾斜设置并相互平行,所述上板(3)的上端中部通过调节机构与箱体(1)的上侧壁连接,所述上板(3)的上端右侧开设有第一条形口,所述第一条形口的内部设有输送辊(5),所述输送辊(5)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转轴分别与第一条形开口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后端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所述箱体(1)的后侧壁开设有与转轴相匹配的第二条形口,所述箱体(1)的后侧通过滑动机构滑动连接有与第二条形口位置对应的滑板(6),所述滑板(6)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贯穿滑板(6)并通过联轴器与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轴承与滑板(6)转动连接;
所述下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对称分布的伸缩杆(8),多个所述伸缩杆(8)的下端均与箱体(1)的下内侧壁固定连接,且多个伸缩杆(8)杆壁均活动套接有弹簧(9),所述箱体(1)的左侧中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器Bar条上料的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晓东余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汇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