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斗提机分段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斗单元安装在机壳的进料口处,出料斗安装在机壳的出料口处,主动转轴左端联轴器与减速器输出轴连接,第一发射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后传感器支架上,第二发射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后传感器支架上,第三发射传感器安装在第三后传感器支架上,第四发射传感器安装在第四后传感器支架上,第四接收传感器安装在第四前传感器支架上,第三接收传感器安装在第三前传感器支架上,第二接收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前传感器支架上,第一接收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前传感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防止超限而造成设备损坏,满足了设备的使用性能,安装与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斗提机分段调速装置
本技术属于斗提机
,具体涉及一种斗提机分段调速装置。
技术介绍
为餐厨设计的斗提机只有1个料斗,料斗容积大,在上行至顶部接近卸料位置时因惯性作用易超出上部极限位,从而造成设备损伤;同样在下行至底部接近装料位置时也易超出下部极限位。因此,大大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引起机械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斗提机分段调速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防止超限而造成设备损坏,满足了设备的使用性能,安装与维修方便。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斗提机分段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进料斗单元、出料斗、主动转轴、主动链轮、电机安装座、驱动电机、减速器、从动链轮、从动转轴、第一后传感器支架、第一发射传感器、第二发射传感器、第二后传感器支架、第三后传感器支架、第四后传感器支架、第四发射传感器、第三发射传感器、第四接收传感器、第四前传感器支架、第三前传感器支架、第三接收传感器、第二接收传感器、第二前传感器支架、第一接收传感器和第一前传感器支架,所述的进料斗单元安装在机壳的进料口处,所述的出料斗安装在机壳的出料口处,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在减速器上,所述的减速器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的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机壳上,所述的主动转轴左端联轴器与减速器输出轴连接且主动转轴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上,所述的主动链轮固定安装在主动转轴上,所述的从动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顶端,所述的从动链轮固定安装在从动转轴上,所述的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上安装有链条且链条上安装有提升斗,所述的第一后传感器支架、第二后传感器支架、第三后传感器支架和第四后传感器支架都固定安装在机壳内的后侧面上,所述的第一发射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后传感器支架上,所述的第二发射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后传感器支架上,所述的第三发射传感器安装在第三后传感器支架上,所述的第四发射传感器安装在第四后传感器支架上,所述的第四前传感器支架、第三前传感器支架、第二前传感器支架和第一前传感器支架都固定安装在机壳内的前侧面上,所述的第四接收传感器安装在第四前传感器支架上,所述的第三接收传感器安装在第三前传感器支架上,所述的第二接收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前传感器支架上,所述的第一接收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前传感器支架上。上述的第一后传感器支架、第二后传感器支架、第三后传感器支架和第四后传感器支架上都设有一个纵向长条孔和两个横向长条孔。上述的第四前传感器支架、第三前传感器支架、第二前传感器支架和第一前传感器支架上都设有一个纵向长条孔和两个横向长条孔。上述的第一后传感器支架、第四后传感器支架、第四前传感器支架和第一前传感器支架都为“U”形结构形式。上述的第二后传感器支架、第三后传感器支架、第三前传感器支架和第二前传感器支架都为“L”形结构形式。本技术中的第一发射传感器和第一接收传感器组成下限位开关,第四发射传感器和第四接收传感器组成上限位开关,第二发射传感器和第二接收传感器组成下行减速开关,第三发射传感器和第三接收传感器组成上行减速开关;其中下行减速开关与上行减速开关之间的区域为高速行驶区,而下限位开关和下行减速开关之间为下行减速区,上限位开关和上行减速开关之间为上行减速区;当斗提机的提料斗到达下行减速开关处或上行减速开关处,就会启动减速,从而避免了超限而导致机械设备的损坏。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防止超限而造成设备损坏,满足了设备的使用性能,安装与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C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D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机壳1、进料斗单元2、出料斗3、主动转轴4、主动链轮5、电机安装座6、驱动电机7、减速器8、从动链轮9、从动转轴10、第一后传感器支架11、第一发射传感器12、第二发射传感器13、第二后传感器支架14、第三后传感器支架15、第四后传感器支架16、第四发射传感器17、第三发射传感器18、第四接收传感器19、第四前传感器支架20、第三前传感器支架21、第三接收传感器22、第二接收传感器23、第二前传感器支架24、第一接收传感器25、第一前传感器支架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一种斗提机分段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进料斗单元2、出料斗3、主动转轴4、主动链轮5、电机安装座6、驱动电机7、减速器8、从动链轮9、从动转轴10、第一后传感器支架11、第一发射传感器12、第二发射传感器13、第二后传感器支架14、第三后传感器支架15、第四后传感器支架16、第四发射传感器17、第三发射传感器18、第四接收传感器19、第四前传感器支架20、第三前传感器支架21、第三接收传感器22、第二接收传感器23、第二前传感器支架24、第一接收传感器25和第一前传感器支架26,所述的进料斗单元2安装在机壳1的进料口处,所述的出料斗3安装在机壳1的出料口处,所述的驱动电机7安装在减速器8上,所述的减速器8安装在电机安装座6上,所述的电机安装座6固定安装在机壳1上,所述的主动转轴4左端联轴器与减速器8输出轴连接且主动转轴4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上,所述的主动链轮5固定安装在主动转轴4上,所述的从动转轴10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顶端,所述的从动链轮9固定安装在从动转轴10上,所述的从动链轮9和主动链轮5上安装有链条且链条上安装有提升斗,所述的第一后传感器支架11、第二后传感器支架14、第三后传感器支架15和第四后传感器支架16都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的后侧面上,所述的第一发射传感器12安装在第一后传感器支架11上,所述的第二发射传感器13安装在第二后传感器支架14上,所述的第三发射传感器18安装在第三后传感器支架15上,所述的第四发射传感器17安装在第四后传感器支架16上,所述的第四前传感器支架20、第三前传感器支架21、第二前传感器支架24和第一前传感器支架26都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的前侧面上,所述的第四接收传感器19安装在第四前传感器支架20上,所述的第三接收传感器22安装在第三前传感器支架21上,所述的第二接收传感器23安装在第二前传感器支架24上,所述的第一接收传感器25安装在第一前传感器支架26上。实施例中,第一后传感器支架11、第二后传感器支架14、第三后传感器支架15和第四后传感器支架16上都设有一个纵向长条孔和两个横向长条孔。实施例中,第四前传感器支架20、第三前传感器支架21、第二前传感器支架24和第一前传感器支架26上都设有一个纵向长条孔和两个横向长条孔。实施例中,第一后传感器支架11、第四后传感器支架16、第四前传感器支架20和第一前传感器支架26都为“U”形结构形式。实施例中,第二后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斗提机分段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进料斗单元(2)、出料斗(3)、主动转轴(4)、主动链轮(5)、电机安装座(6)、驱动电机(7)、减速器(8)、从动链轮(9)、从动转轴(10)、第一后传感器支架(11)、第一发射传感器(12)、第二发射传感器(13)、第二后传感器支架(14)、第三后传感器支架(15)、第四后传感器支架(16)、第四发射传感器(17)、第三发射传感器(18)、第四接收传感器(19)、第四前传感器支架(20)、第三前传感器支架(21)、第三接收传感器(22)、第二接收传感器(23)、第二前传感器支架(24)、第一接收传感器(25)和第一前传感器支架(26),所述的进料斗单元(2)安装在机壳(1)的进料口处,所述的出料斗(3)安装在机壳(1)的出料口处,所述的驱动电机(7)安装在减速器(8)上,所述的减速器(8)安装在电机安装座(6)上,所述的电机安装座(6)固定安装在机壳(1)上,所述的主动转轴(4)左端联轴器与减速器(8)输出轴连接且主动转轴(4)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上,所述的主动链轮(5)固定安装在主动转轴(4)上,所述的从动转轴(10)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顶端,所述的从动链轮(9)固定安装在从动转轴(10)上,所述的从动链轮(9)和主动链轮(5)上安装有链条且链条上安装有提升斗,所述的第一后传感器支架(11)、第二后传感器支架(14)、第三后传感器支架(15)和第四后传感器支架(16)都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的后侧面上,所述的第一发射传感器(12)安装在第一后传感器支架(11)上,所述的第二发射传感器(13)安装在第二后传感器支架(14)上,所述的第三发射传感器(18)安装在第三后传感器支架(15)上,所述的第四发射传感器(17)安装在第四后传感器支架(16)上,所述的第四前传感器支架(20)、第三前传感器支架(21)、第二前传感器支架(24)和第一前传感器支架(26)都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的前侧面上,所述的第四接收传感器(19)安装在第四前传感器支架(20)上,所述的第三接收传感器(22)安装在第三前传感器支架(21)上,所述的第二接收传感器(23)安装在第二前传感器支架(24)上,所述的第一接收传感器(25)安装在第一前传感器支架(2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提机分段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进料斗单元(2)、出料斗(3)、主动转轴(4)、主动链轮(5)、电机安装座(6)、驱动电机(7)、减速器(8)、从动链轮(9)、从动转轴(10)、第一后传感器支架(11)、第一发射传感器(12)、第二发射传感器(13)、第二后传感器支架(14)、第三后传感器支架(15)、第四后传感器支架(16)、第四发射传感器(17)、第三发射传感器(18)、第四接收传感器(19)、第四前传感器支架(20)、第三前传感器支架(21)、第三接收传感器(22)、第二接收传感器(23)、第二前传感器支架(24)、第一接收传感器(25)和第一前传感器支架(26),所述的进料斗单元(2)安装在机壳(1)的进料口处,所述的出料斗(3)安装在机壳(1)的出料口处,所述的驱动电机(7)安装在减速器(8)上,所述的减速器(8)安装在电机安装座(6)上,所述的电机安装座(6)固定安装在机壳(1)上,所述的主动转轴(4)左端联轴器与减速器(8)输出轴连接且主动转轴(4)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上,所述的主动链轮(5)固定安装在主动转轴(4)上,所述的从动转轴(10)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顶端,所述的从动链轮(9)固定安装在从动转轴(10)上,所述的从动链轮(9)和主动链轮(5)上安装有链条且链条上安装有提升斗,所述的第一后传感器支架(11)、第二后传感器支架(14)、第三后传感器支架(15)和第四后传感器支架(16)都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的后侧面上,所述的第一发射传感器(12)安装在第一后传感器支架(11)上,所述的第二发射传感器(13)安装在第二后传感器支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浩,谢金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