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扇形结构的分类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24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扇形结构的分类垃圾桶,包括中心圆柱,围绕中圆柱依次连接扇形结构的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有害垃圾桶、湿垃圾桶、控制箱,对应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有害垃圾桶、湿垃圾桶的顶部设有四个可启闭的桶盖,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有害垃圾桶、湿垃圾桶内均设有内桶,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有害垃圾桶、湿垃圾桶的弧形桶门均通过阻尼与各自对应的垃圾桶连接,中心圆柱的上部开有圆柱形腔体,圆柱形腔体内设桶盖控制装置,控制箱内设供电装置、设有垃圾识别装置,垃圾识别装置上设有识别探头,识别探头从控制箱前表面的上部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分类垃圾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具有较大的垃圾容纳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扇形结构的分类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分类垃圾箱
,特别涉及一种扇形结构的分类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是错配的资源,大部分的垃圾都具有一定的回收价值,北京、上海等地相继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但实际施行中居民往往因为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导致不知如何分类,存在误投垃圾桶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实现了自动垃圾分类的垃圾桶,但这些垃圾桶普遍设置有结构复杂的自动分拣装置,而垃圾桶整体大小有限,被体积相对庞大的自动分拣装置挤占一部分后能用来容纳垃圾的空间很小,并且在垃圾装满后,工作人员很难将垃圾桶内垃圾进行快速处理,若安装在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投放垃圾的人多,势必很快装满垃圾桶,给人们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扇形结构的分类垃圾桶,整体呈扇形结构,又细分成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有害垃圾桶、湿垃圾桶四种垃圾桶,相比于传统的垃圾桶的方形结构而言,可避免棱角对人体产生磕碰,并且未采用结构复杂的自动分拣装置,转而使用扇形桶盖,可平行折缩开合,把桶盖和桶盖控制装置紧密结合,精简传动部件,整体呈扇形的结构域,空间利用率更高,垃圾桶体积相同的前提下,可容纳更多垃圾,通过垃圾识别装置控制位于垃圾桶中部的桶盖控制装置驱动桶盖进行折缩启闭,并且也可通过控制面板手动控制桶盖控制装置,方便人们投放垃圾,此外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有害垃圾桶、湿垃圾桶内设置的内桶为垃圾容器,可以取出,方便清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扇形结构的分类垃圾桶,包括有中心圆柱,围绕所述中心圆柱依次面面连接有扇形结构的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有害垃圾桶、湿垃圾桶、控制箱,对应所述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有害垃圾桶、湿垃圾桶的顶部开口设有四个可启闭的桶盖,所述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有害垃圾桶、湿垃圾桶内均设有内桶,所述内桶的弧形侧壁外均设有提带,所述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有害垃圾桶、湿垃圾桶的弧形桶门均通过阻尼与各自对应的垃圾桶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中心圆柱的上部开有圆柱形腔体,所述圆柱形腔体内设有桶盖控制装置,所述控制箱内设有供电装置、垃圾识别装置,所述垃圾识别装置上设有识别探头,所述识别探头从控制箱前面的上部穿出,所述供电装置、桶盖控制装置、垃圾识别装置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盖为柔性扇面,在所述中心圆柱的侧壁上部对应四个桶盖设有四个弧形限位孔用于连通外界和圆柱形腔体,所述桶盖控制装置包括有圆柱形腔体内同轴设置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部设有四个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分别水平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限位片.的向外端铰接,另一端从弧形限位孔向外穿出,桶盖的一侧固定在转动杆的穿出部分上,桶盖的另一侧与对应垃圾桶的上部一侧固定,转动杆的未伸出弧形限位孔.部分上套设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底部水平转动连接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机的驱动端。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板水平旋转,与转动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滑动框可沿滑动杆杆体滑动,并且由于转动杆的一端与限位片铰接,随着滑动框的滑动,动转动杆可在弧形限位孔的限位下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弧形限位孔是根据各自对应转动杆的转动轨迹开设的,并分别限制对应转动杆的转动范围,由于桶盖的一端是与对应垃圾桶的一侧顶部固定,转动杆与桶盖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带动桶盖的一端向桶盖的固定端靠近,则桶盖收拢,转动杆带动桶盖的一端向桶盖的固定端远离,则桶盖展开,从而实现桶盖的启闭。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盖的柔性扇面中埋设有多根支撑杆,支撑杆的向内端嵌入弧形限位孔。当转动杆带动桶盖的一端向桶盖的固定端靠近,支撑杆跟随沿弧形限位孔移动,与转动杆并拢,当转动杆带动桶盖的一端向桶盖的固定端远离,支撑杆跟随沿弧形限位孔移动,与转动杆分离,可使桶盖更规则的水平收拢。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湿垃圾桶的内桶下部水平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将所述湿垃圾桶的内桶内部分为上部的储物桶和下部的储液桶,所述储液桶的侧壁下端设有排液口。湿垃圾往往具有一定水分,不管不顾地堆积在一起会产生难闻气体,而且工作人员也不易清理,通过滤网设置,水分可进入下部的储液桶,上部的储物桶储存脱水后的垃圾,也可对液体挥发产生的难闻气体进行阻隔,同时方便后期清理工作。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湿垃圾桶与控制箱相连的侧壁上设有特殊垃圾桶,所述特殊垃圾桶的上部左侧设有灭烟槽.,所述特殊垃圾桶上部右侧设有漏斗形集液口.,所述特殊垃圾桶的下部为电池收集箱.,所述电池收集箱.弧面上设有箱门和废旧电池进口,所述漏斗形集液口.连接有排液管的一端,排液管的另一端穿过湿垃圾桶侧壁与储液桶连通,所述湿垃圾桶与储物桶之间留有排液管活动空间,方便湿垃圾桶内桶取出。设置灭烟槽可方便人们在吸烟之后灭掉烟头,当人们需要处理废液时刻从废液收集口倒入,废液经排液管导入储液桶,方便清理人员清理,电池收集箱可对电池进行回收,防止污染。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箱前面设置有对应桶盖控制装置的控制面板。通过控制面板可人为控制桶盖控制装置进而控制桶盖的闭合,两种方式并用,保证垃圾桶始终能正常使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围绕所述识别探头在控制箱前面设有人体感应装置。当感应到人靠近时,垃圾识别装置启动,当感应到人离开则垃圾识别装置关闭,桶盖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扇形结构的分类垃圾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而且具有较大的垃圾容纳空间,可对多种垃圾进行分类,且无棱角与突出部,可有效减少人潮拥挤时的磕绊刮,在使用时,通过人体感应装置感应到人靠近,供电装置供电,垃圾识别装置启动,垃圾投放者将垃圾对准垃圾识别装置的识别探头,对垃圾识别后,桶盖控制装置使电机转动固定角度,打开对应垃圾桶的桶盖,也可直接通过手动控制面板控制桶盖打开,当人体感应装置感到人远离,桶盖控制装置再使电机转回初始位置,桶盖关闭,或者手动控制桶盖关闭,避免使用者直接与垃圾容器接触,减少病菌传播,此外设置滤网将湿垃圾桶中垃圾进行固液分离,清理人员可分别将内桶取出,方便对其内的垃圾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视角下去掉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桶盖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A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中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特殊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心圆柱和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扇形结构的分类垃圾桶,包括有中心圆柱1,围绕中圆柱1依次面面连接有扇形结构的可回收垃圾桶2、干垃圾桶3、有害垃圾桶4、湿垃圾桶5、控制箱6,对应可回收垃圾桶2、干垃圾桶3、有害垃圾桶4、湿垃圾桶5的顶部开口设有四个可启闭的桶盖7,桶盖7为柔性扇面,可回收垃圾桶2、干垃圾桶3、有害垃圾桶4、湿垃圾桶5内均设有内桶,内桶的弧形侧壁外均设有提带24,可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扇形结构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心圆柱(1),围绕所述中心圆柱(1)依次面面连接有扇形结构的可回收垃圾桶(2)、干垃圾桶(3)、有害垃圾桶(4)、湿垃圾桶(5)、控制箱(6),对应所述可回收垃圾桶(2)、干垃圾桶(3)、有害垃圾桶(4)、湿垃圾桶(5)的顶部开口设有四个可启闭的桶盖(7),所述可回收垃圾桶(2)、干垃圾桶(3)、有害垃圾桶(4)、湿垃圾桶(5)内均设有内桶,所述内桶的弧形侧壁外均设有提带(24),所述可回收垃圾桶(2)、干垃圾桶(3)、有害垃圾桶(4)、湿垃圾桶(5)的弧形桶门(8)均通过阻尼与各自对应的垃圾桶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中心圆柱(1)的上部开有圆柱形腔体,所述圆柱形腔体内设有桶盖控制装置,所述控制箱(6)内设有供电装置、垃圾识别装置,所述垃圾识别装置上设有识别探头(9),所述识别探头(9)从控制箱(6)前面的上部穿出,所述供电装置、桶盖控制装置、垃圾识别装置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形结构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心圆柱(1),围绕所述中心圆柱(1)依次面面连接有扇形结构的可回收垃圾桶(2)、干垃圾桶(3)、有害垃圾桶(4)、湿垃圾桶(5)、控制箱(6),对应所述可回收垃圾桶(2)、干垃圾桶(3)、有害垃圾桶(4)、湿垃圾桶(5)的顶部开口设有四个可启闭的桶盖(7),所述可回收垃圾桶(2)、干垃圾桶(3)、有害垃圾桶(4)、湿垃圾桶(5)内均设有内桶,所述内桶的弧形侧壁外均设有提带(24),所述可回收垃圾桶(2)、干垃圾桶(3)、有害垃圾桶(4)、湿垃圾桶(5)的弧形桶门(8)均通过阻尼与各自对应的垃圾桶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中心圆柱(1)的上部开有圆柱形腔体,所述圆柱形腔体内设有桶盖控制装置,所述控制箱(6)内设有供电装置、垃圾识别装置,所述垃圾识别装置上设有识别探头(9),所述识别探头(9)从控制箱(6)前面的上部穿出,所述供电装置、桶盖控制装置、垃圾识别装置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扇形结构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7)为柔性扇面,在所述中心圆柱(1)的侧壁上部对应四个桶盖(7)设有四个弧形限位孔(10)用于连通外界和圆柱形腔体,所述桶盖控制装置包括有圆柱形腔体内同轴设置的固定轴(11),所述固定轴(11)上部设有四个限位片(11.1),所述限位片(11.1)分别水平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一端与限位片(11.1)的向外端铰接,另一端从弧形限位孔(10)向外穿出,桶盖(7)的一侧固定在转动杆(12)的穿出部分上,桶盖(7)的另一侧与对应垃圾桶的上部一侧固定,转动杆(12)的未伸出弧形限位孔(10)部分上套设有滑动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嘉伟段向森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