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绿色容器,涉及垃圾容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底部设有底层垫料和震动通孔,所述外壳的内腔中部设有震动板、筛网和内箱体,所述外壳的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导轨,所述内导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导轨,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导轨,所述外导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外滑块,所述外滑块远离外导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脚踏板,所述外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该生态绿色容器,通过内导轨、内箱体、内箱滑块、牵引绳、外滑块和第一脚踏板的配合设置,解决了现有的垃圾容器难以快速便捷的转运垃圾的问题,通过内箱体、渗水孔和筛网的配合设置,解决了现有的垃圾容器难以处理垃圾中的水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绿色容器
本技术涉及垃圾容器
,具体为一种生态绿色容器。
技术介绍
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对于垃圾处理也有了新的要求。现有的垃圾容器有很多种类,包括垃圾桶、垃圾管道等等,但是这些垃圾容器难以将垃圾中的水分进行分离,有的垃圾容器甚至会出现垃圾中的水分直接排放到附近的区域,而且现有的垃圾容器在进行垃圾转运时,大部分还是需要人力将容器抬起倾倒,费时费力。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921157830.X中公开有一种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包括上端开口和至少一分隔板,下端封闭的桶体,所述桶体具有两相对侧以及两相对侧和下端封闭壁围成的桶腔,所述分隔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桶体上,并且所述分隔板在桶体上适于沿其中一相对侧的相对方向滑动,所述分隔板将完全的或部分的桶腔分隔为相邻设置的两分桶腔。该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没有设置处理垃圾中水分的机构,也没有设置转运机构,没有解决现有的垃圾容器难以快速便捷的转运垃圾,难以处理垃圾中的水分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生态绿色容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绿色容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垃圾容器难以快速便捷的转运垃圾,难以处理垃圾中的水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态绿色容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底部设有底层垫料和震动通孔,所述外壳的内腔中部设有震动板、筛网和内箱体,所述外壳的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导轨,所述内导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导轨,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导轨,所述外导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外滑块,所述外滑块远离外导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脚踏板,所述外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外滑块的一端贯穿弧形导轨并固定连接有内箱滑块,所述内箱体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所述震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塞棒,所述震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震动导轨,所述震动导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震动滑块,所述震动滑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震动导杆,所述震动导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震动导杆远离震动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脚踏板,优选的,所述底层垫料由沙土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筛网与外壳的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震动板与外壳滑动连接,所述内箱体与外壳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导轨与外壳的顶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内箱滑块与内导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渗水孔有多个,多个所述渗水孔呈环形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防塞棒有多个,多个所述防塞棒呈环形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转轴与震动通孔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绿色容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生态绿色容器,首先通过内导轨、内箱体、内箱滑块、牵引绳、外滑块和第一脚踏板的配合设置,能够使使用者通过脚踩第一脚踏板使内箱体升起,避免了费时费力的直接搬运,其次通过弧形导轨的设置,能够使内箱体在上升到内导轨后进行转动,以便使用者对内箱体中的垃圾进行倾倒,解决了现有的垃圾容器难以快速便捷的转运垃圾的问题。2、该生态绿色容器,先通过内箱体、渗水孔和筛网的配合设置,能够将内箱体中的水分通过重力初步的分离出来,其次通过震动板和防塞棒的配合设置,可以通过踩踏第二脚踏板来使震动板和防塞棒上下震动,内箱体同样震动,使内箱体中的水分进一步分离出来,同时也阻止了筛网的堵塞,最后通过底层垫料的设置,能够将分离出来的水分吸收,避免污水流出外壳污染地面,解决了现有的垃圾容器难以处理垃圾中的水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震动板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震动板结构的仰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内箱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外壳;11、震动通孔;12、内导轨;13、底层垫料;14、弧形导轨;15、外导轨;16、外滑块;17、第一脚踏板;18、筛网;2、内箱体;21、渗水孔;22、内箱滑块;23、牵引绳;3、震动板;31、防塞棒;32、震动导轨;33、震动滑块;34、震动导杆;35、转轴;36、第二脚踏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生态绿色容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腔底部设有底层垫料13和震动通孔11,底层垫料13由沙土材料制成,由沙土材料制成的底层垫料13,造价低廉、便于回收,而且吸收污水的能力较好,外壳1的内腔中部设有震动板3、筛网18和内箱体2,筛网18与外壳1的内腔中部固定连接,震动板3与外壳1滑动连接,内箱体2与外壳1滑动连接,外壳1的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导轨12,内导轨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导轨14,弧形导轨14与外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导轨15,外导轨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外滑块16,外滑块16远离外导轨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脚踏板17,外滑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23,牵引绳23远离外滑块16的一端贯穿弧形导轨14并固定连接有内箱滑块22,内箱滑块22与内导轨12滑动连接,内箱体2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21,渗水孔21有多个,多个渗水孔21呈环形阵列分布,首先通过内导轨12、内箱体2、内箱滑块22、牵引绳23、外滑块16和第一脚踏板17的配合设置,能够使使用者通过脚踩第一脚踏板17使内箱体2升起,避免了费时费力的直接搬运,其次通过弧形导轨14的设置,能够使内箱体2在上升到内导轨12后进行转动,以便使用者对内箱体2中的垃圾进行倾倒,解决了现有的垃圾容器难以快速便捷的转运垃圾的问题,震动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塞棒31,防塞棒31有多个,多个防塞棒31呈环形阵列分布,震动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震动导轨32,震动导轨3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震动滑块33,震动滑块3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震动导杆34,震动导杆3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35,转轴35与震动通孔11固定连接,震动导杆34远离震动滑块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脚踏板36,首先通过内箱体2、渗水孔21和筛网18的配合设置,能够将内箱体2中的水分通过重力初步的分离出来,其次通过震动板3和防塞棒31的配合设置,可以通过踩踏第二脚踏板36来使震动板3和防塞棒31上下震动,内箱体2同样震动,使内箱体2中的水分进一步分离出来,同时也阻止了筛网18的堵塞,最后通过底层垫料13的设置,能够将分离出来的水分吸收,避免污水流出外壳1污染地面,解决了现有的垃圾容器难以处理垃圾中的水分的问题。工作原理:使用时,垃圾直接丢进内箱体2中,垃圾中的水分通过重力而下落,通过渗水孔21和筛网18落到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绿色容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底部设有底层垫料(13)和震动通孔(11),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部设有震动板(3)、筛网(18)和内箱体(2),所述外壳(1)的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导轨(12),所述内导轨(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导轨(14),所述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导轨(15),所述外导轨(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外滑块(16),所述外滑块(16)远离外导轨(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脚踏板(17),所述外滑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23),所述牵引绳(23)远离外滑块(16)的一端贯穿弧形导轨(14)并固定连接有内箱滑块(22),所述内箱体(2)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21),所述震动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塞棒(31),所述震动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震动导轨(32),所述震动导轨(3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震动滑块(33),所述震动滑块(3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震动导杆(34),所述震动导杆(3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35),所述震动导杆(34)远离震动滑块(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脚踏板(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绿色容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底部设有底层垫料(13)和震动通孔(11),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部设有震动板(3)、筛网(18)和内箱体(2),所述外壳(1)的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内导轨(12),所述内导轨(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导轨(14),所述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导轨(15),所述外导轨(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外滑块(16),所述外滑块(16)远离外导轨(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脚踏板(17),所述外滑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23),所述牵引绳(23)远离外滑块(16)的一端贯穿弧形导轨(14)并固定连接有内箱滑块(22),所述内箱体(2)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21),所述震动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塞棒(31),所述震动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震动导轨(32),所述震动导轨(3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震动滑块(33),所述震动滑块(3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震动导杆(34),所述震动导杆(3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35),所述震动导杆(34)远离震动滑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玲怡,
申请(专利权)人:杜玲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