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缠绕结构的双组份材料制件及其基于3D打印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缠绕结构的双组份材料制件及其基于3D打印的制备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成熟,3D打印也应运而生并大规模普及,开启了无模具制造的时代。《经济学人》杂志曾描述,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将改写制造业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产业链的运作模式。3D打印,又名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按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国际标准组织F42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给出的定义:3D打印是根据3D模型数据,用材料的层层相连接来制造物体的工艺。其核心就是将所需成型制件的复杂3D实体通过切片处理转化为简单的2D截面的组合,依据制件的3D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在3D打印设备上直接成型实体制件。3D打印最大的特点是不用模具成型,因此可以省去开模费用,大大降低成本。熔融沉积成型(FusedDepositionModeling,FDM)是利用高温将材料融化,通过打印头挤出成细丝,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3D打印的喷头,其中,所述喷头包括内部进料筒、内喷嘴、加热腔、固定滑轨、外喷嘴和外部进料筒;/n所述内部进料筒的外围设置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外围设置外部进料筒;/n所述加热腔的外部和外部进料筒通过固定滑轨连接,且所述外部进料筒可沿加热腔旋转;/n所述内部进料筒底部设置内喷嘴,所述外部进料筒底部设置外喷嘴,且所述外喷嘴的出料口设置在内喷嘴的出料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D打印的喷头,其中,所述喷头包括内部进料筒、内喷嘴、加热腔、固定滑轨、外喷嘴和外部进料筒;
所述内部进料筒的外围设置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外围设置外部进料筒;
所述加热腔的外部和外部进料筒通过固定滑轨连接,且所述外部进料筒可沿加热腔旋转;
所述内部进料筒底部设置内喷嘴,所述外部进料筒底部设置外喷嘴,且所述外喷嘴的出料口设置在内喷嘴的出料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头,其中,所述内部进料筒的形状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圆柱形结构的直径为4-8mm,高度为6-10mm,例如所述圆柱形结构的直径为6mm,高度为8mm。
优选地,所述内喷嘴的出料口的开口大小为0.2-0.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头,其中,所述外部进料筒的形状为圆环结构,所述圆环结构的外直径为60-80mm,内直径为30-38mm,例如所述圆环结构的外直径为70mm,内直径为34mm;所述外部进料筒的高度为100-120mm;所述外部进料筒的壁厚为1-2mm;圆环结构的外部进料筒的内部通过固定滑轨与加热腔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喷嘴的出料口的开口大小为0.2-0.6mm。
优选地,所述外喷嘴的出料口设置在内喷嘴的出料口下方0.2-0.5mm。
优选地,所述外部进料筒的轴与内部进料筒的轴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喷头,其中,所述固定滑轨通过圆柱形连接件固定在加热腔上,所述外部进料筒可在固定滑轨上自由圆周旋转;例如所述固定滑轨通过圆柱形连接件固定在加热腔距离底部1/4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喷头,其中,所述外部进料筒上还设置有旋转动力装置。
优选地,在所述喷头上方设置有步进电机,通过在所述喷头上方设置的步进电机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磊,吴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