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22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容器组件,容器组件包括容器、蓄能部和弹性部。其中,容器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二腔室围设于第一腔室的外侧。这样,位于第二腔室内的蓄能部围设于第一腔室的外侧,以实现与第一腔室进行有效换热。弹性部位于第二腔室内,弹性部与蓄能部相连接,且部分弹性部与第二腔室的腔壁相抵靠,其中,托盘的盘口至第二腔室的底部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腔室的顶部至底部的距离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托盘的盘口位于第二腔室的中上部。该设置在保证弹性部的弹性变形能的同时,有利于增大蓄能层的体积,进而有利于增大第二腔室内容置的蓄能材料量,进而有利于提升容器组件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容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温控容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容器组件。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利用温控容器存储食材。由于温控容器无法与位于其内的食材进行有效换热,故而当向温控容器内倒入温度较高的食材时,食材的降温速度较慢,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容器组件。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容器组件,包括:容器,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围设于第一腔室的外侧;蓄能部,设于第二腔室,蓄能部被配置为能够与第一腔室换热;弹性部,位于第二腔室内,弹性部与蓄能部相连接,且部分弹性部与第二腔室的腔壁相抵靠。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容器组件包括容器、蓄能部和弹性部。其中,容器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二腔室围设于第一腔室的外侧。这样,位于第二腔室内的蓄能部围设于第一腔室的外侧,以实现与第一腔室进行有效换热。进一步地,蓄能部可以起到存储冷量或热量的作用,故而可将冷量或热量提前存储在蓄能部中,进而利用蓄能部与第一腔室换热,达到利用蓄能部快速调节第一腔室内的食材温度的目的。第一腔室内未放置食材时,蓄能部与第一壳体在弹性部的作用下紧密贴合。当第一腔室内放置有高温食材时,蓄能部与第一腔室进行换热时体积会随之发生膨胀,进而驱动弹性部发生弹性形变。弹性部和第二腔室的腔壁相配合以限定蓄能部的膨胀方向,使得蓄能部在与第二腔室的腔壁紧密贴合的同时体积膨胀。进一步地,蓄能部与第一腔室换热完成后,弹性部在自身的回弹力和第二腔室的腔壁的共同作用下,驱动蓄能部向第一腔室方向体积逐步收缩。也就是说,蓄能部在体积膨胀和体积收缩的过程中,蓄能部始终与第二腔室的腔壁紧密贴合,进而可保证蓄能部与第一腔室的有效换热面积。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蓄能部与第一腔室换热,进而可快速降低第一腔室内的食材温度。当将高温食材放入第一腔室内后,蓄能部可有效且快速调节第一腔室内的食材温度,可减少用户等待高温食材冷却的时间,使得即时食用的需求不受限于第一腔室内的食材温度的限制,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容器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蓄能部包括:蓄能层,蓄能层与第二腔室的腔壁相抵靠;托盘,托盘设于蓄能层背离第一腔室的一侧,弹性部与托盘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蓄能部包括蓄能层和托盘,弹性部与托盘相连接,托盘对弹性部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另外,托盘设于蓄能层背离第一壳体的一侧,也就是说,蓄能层位于托盘和第一腔室之间。托盘对蓄能层起到刚性固定的作用。即,通过限定托盘与蓄能层的配合结构,使得蓄能层通过托盘形成为一个完整体,这样,蓄能层处于收缩状态或是处于膨胀状态时托盘始终与蓄能层相贴合,以保证蓄能层收缩或膨胀时成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该设置为蓄能层与第二腔室的腔壁进行有效贴合提供了可靠的结构支撑。具体地,由于越靠近容器组件的开口端,第二腔室的空间越小,当第二腔室的空间较小时无法安装托盘,或是安装了托盘但是用于容置蓄能层的空间较小,这样会降低蓄能部的换热效率。故而,本技术兼顾了产品的换热效率和容器组件的尺寸,使得托盘包覆蓄能层背离第一腔室的一侧的部分外壁面。托盘与蓄能层的外壁面相适配,以保证托盘与蓄能层的外壁面的有效贴合面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托盘的盘口至第二腔室的底部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腔室的顶部至底部的距离的二分之一。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托盘与第二腔室的配合结构,使得托盘的盘口至第二腔室的底部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腔室的高度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托盘的盘口位于第二腔室的中上部。该结构设置在保证弹性部的弹性变形能的同时,有利于增大蓄能层的体积,进而有利于增大第二腔室内容置的蓄能材料量,进而有利于提升容器组件的换热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弹性部与托盘的盘口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弹性部与托盘的配合结构,使得弹性部与托盘的盘口相连接,这样在蓄能层与第二腔室的腔壁紧密贴合的同时,有利于简化弹性部和托盘的装配工序,加工工艺简单,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弹性部与托盘一体式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弹性部与托盘为一体式结构。该结构设置由于省去了弹性部与托盘的装配工序,故而简化了弹性部与托盘的成型工序,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加工效率。另外,弹性部与托盘一体式连接可保证蓄能部的尺寸的精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弹性部沿第一腔室的周向间隔布置。在该技术方案中,弹性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部沿第一腔室的周向间隔布置,这样,增大了弹性部与蓄能部的接触面积,增多了弹性部与蓄能部的接触角度,可保证弹性部作用在蓄能部各个部位处的力的均衡性和一致性,可保证弹性部驱动蓄能部与第二腔室的腔壁紧密贴合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弹性部包括:支撑段,与托盘相连接;抵接段,支撑段被配置为能够支撑抵接段,以使抵接段与第二腔室的腔壁相抵靠。在该技术方案中,弹性部包括支撑段和抵接段。支撑段对抵接段具有支撑的作用,以使抵接段与蓄能部的外壁面相分离,及使抵接段与第二腔室的腔壁相抵靠。该设置为抵接段形变提供了有效的空间支持,进而为弹性部与第二腔室的腔壁相配合以驱动蓄能部与第二腔室的腔壁紧密贴合,提供了有效的结构支撑。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托盘被构造为碗状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托盘被构造为碗状结构,该设置有利于增大托盘与蓄能层的接触面积,增多托盘与蓄能层的接触角度,进而有利于增强蓄能部的整体结构强度,以保证托盘驱动蓄能层移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进而可以使蓄能层与第二腔室的腔壁紧密贴合在一起。该结构设置有利于增大蓄能层与第一腔室的换热面积,可保证蓄能部与第一腔室各个位置处的食材换热的均衡性及一致性,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托盘被构造为沿第一腔室周向分布的环形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托盘被构造为沿第一腔室周向分布的环形结构。该设置有利于增大托盘与蓄能层的接触面积,和增多托盘与蓄能层的接触角度,进而有利于增强蓄能部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增强托盘驱动蓄能层与第二腔室的腔壁贴合的紧密性及可行性。该结构设置有利于增大蓄能层与第一腔室的换热面积,可保证蓄能部与第一腔室各个位置处的食材换热的均衡性及一致性,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托盘沿第一腔室的周向间隔布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托盘与蓄能层的配合结构,使得托盘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托盘沿第一腔室的周向间隔布置,以实现多个托盘在多个位置同时与蓄能层相贴合,进而有利于增强蓄能部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增强托盘驱动蓄能层与第二腔室的腔壁贴合的紧密性及可行性,有利于提升换热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蓄能层包括:第一子层,第一子层位于第一腔室的底部;第二子层,与第一子层相连接,第二子层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容器,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围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外侧;/n蓄能部,设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蓄能部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腔室换热;/n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蓄能部相连接,且部分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腔壁相抵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围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外侧;
蓄能部,设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蓄能部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腔室换热;
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蓄能部相连接,且部分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腔壁相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部包括:
蓄能层,所述蓄能层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腔壁相抵靠;
托盘,所述托盘设于所述蓄能层背离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托盘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的盘口至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腔室的顶部至底部的距离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托盘的盘口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托盘一体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弹性部沿所述第一腔室的周向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
支撑段,与所述托盘相连接;
抵接段,所述支撑段被配置为能够支撑所述抵接段,以使所述抵接段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腔壁相抵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弘光万鹏曹达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