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
,具体为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注塑技术发展到今天,诸多注塑模具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当前注塑模具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高光镜面深腔模具产品,在注塑时会吸真空粘住模具前模高光一面,出不了产品,或勉强出得了的导致产品拖伤影响外观效果及装配功能,现有的技术水平解决方法大都是模具后模增加倒扣强行拉下产品,这多用于普通一些粘性不高的模具上可解决,对一些吸真空严重或产品斜度小的情况下就无法解决此问题,有些在高光一面产品上增加气顶结构,增加气顶产品上有印子的,目前气顶结构件都是固定的形状的大小,这些在产品要求不高或粘性不高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及方法,具备防止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技术水平解决方法大都是模具后模增加倒扣强行拉下产品,这多用于普通一些粘性不高的模具上可解决,对一些吸真空严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本体(1)和下模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本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镶件本体(6),所述第一镶件本体(6)的底部与下模本体(4)的顶部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镶件本体(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镶件本体(9),所述下模本体(4)和第一镶件本体(6)的内腔均设置有多个通气槽(2),所述通气槽(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气接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本体(1)和下模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本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镶件本体(6),所述第一镶件本体(6)的底部与下模本体(4)的顶部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镶件本体(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镶件本体(9),所述下模本体(4)和第一镶件本体(6)的内腔均设置有多个通气槽(2),所述通气槽(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气接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件本体(6)的内腔开设有第一环形排气槽(7),所述通气槽(2)的输出端和第一环形排气槽(7)的输入端呈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镶件本体(9)的内腔开设有第二环形排气槽(8),所述通气接口(3)的输出端通过通气槽(2)与第二环形排气槽(8)的输入端呈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模槽(5),所述模槽(5)的内腔和第一镶件本体(6)以及第二镶件本体(9)的表面呈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产品吸真空粘模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楚荣,张勇帆,张盛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